腕上的“鐘樓”還是腕上的“iPhone”
有人曾說Apple Watch一出,再無穿戴設備,就算Apple Watch確真有這樣的實力,可是蘋果卻不這么想。這到不是說蘋果謙虛了,而是蘋果壓根就沒把Apple Watch當作一個iPhone的配件去考慮,把它打造成為一個新的產品線才是最重的目標,而這條產品線惹到的,可不僅僅是其他數碼廠商。

腕表,這是一個在當今頗為奢侈的詞兒。動輒幾萬元的機械腕表,其在行業領域中也只是入門級的價格,原因無他,還是瑞士傳統手工藝代代相傳的文化底蘊和精密到極致的機械工藝打動著無數男人。用腕表拿來看時間?別逗了,就是路邊上幾十塊的電子表也比天文臺認證的機械腕表準的多。雙時差、萬年歷、三問……無論傳統腕表裝配了多么繁復的機械功能,它早已超脫了身為計時設備這一古老而悠久的意義。
而Apple Watch則不同,它除了可以用讓你眼花繚亂的高科技功能,為你做很多包括通訊、查詢、互聯、提醒、甚至支付等生活中必要的事。更重要的是,蘋果還為Apple Watc推出了名為“EDITION”這樣高端的系列。這個系列售價幾乎是普通款式的兩倍,其表鏈等部分可以選擇玫瑰金來打造。顯然,這是蘋果為了進軍輕奢市場而埋下的伏筆,當該系列成熟之后,誰又能保證蘋果不會推出一款鑲鉆的表款?誰有能否定下一代產品蘋果不會與梵克雅寶這樣的奢侈品商場跨界合作?

一位男士品味的體現,除了身邊的姑娘,就是看腕上的這塊時計了。如果有一塊售價不過幾千塊,設計夠精、用料實在、品牌有自己的文化,最重要的還好用的腕表,那么大多數人又該如何選擇?也許你會說,功能性的必需品和裝飾用的奢侈品并不沖突,這沒錯,可別忘了你的手腕卻只有一個。如果此時,你認為平時帶Apple Watch,會客時換一塊傳統腕表佩戴是一個不錯的主意,那么蘋果在此刻就已經達到了它的大半目的,因為它改變了你使用腕表的習慣,再一次改變了你生活的習慣,勾起了你對便捷生活的思考與追求。而余下另一半的成功,便是在你購買Apple Watch的時候達成了。
Apple Watch能去改變什么
語音通訊
雖然目前Apple Watch還不能脫離iPhone獨立作業,按照蘋果給Apple Watch的定位,相信脫離iPhone單獨運行微信或類似軟件并不是個太遙遠的事。微信通話已經成為了當今通訊必不可少的方式,甚至在某些特定環境下連對講機的作用也替代了。那么下一步呢?就應該是解放自己的雙手了吧,畢竟舉著手機好像是這種通訊方式唯一不方便的地方了。要不,怎么有國家連人行橫道都推出拿手機走的和不拿手機走的兩條呢,如果是用腕表就應該安全多了吧?

表冠
表冠百年來的作用都只是調時間和上弦,而Apple Watch附予它的意義則多的多。比如選擇、滾屏、切換等等,甚至對比iPhone的Home鍵都重要的多。就像大眾汽車信奉的那樣,旋鈕才是最方便操作的方式,而Apple Watch則一定會掀起一番滾輪風潮的。下一個用在手機上的滾輪按鍵會是誰家?
健康浪潮
監控身體健康并不是個陌生的詞兒,尤其是之前還有著像JawBone這樣優秀的配件產生。顯然,Apple Watch一出則繞過了太多的環節,直接與肌膚長時間接觸使得它有著監控人身體得天獨厚的優勢。在今后,也許不僅僅是健身類似的問題了,健康醫療等方向也會向它拋出橄欖枝吧。Nike+都有了,醫療儀器?并不是不能合作的呀。
控制中心
蘋果有了CarPlay,已經入侵汽車市場,那么智能家居呢?支付系統呢?顯然,拿Apple Watch當今后的“萬能鑰匙”比手機要方便多了,而且報警、提醒等功能直接震動手臂還避免了聽不到的情況。在退一步說,腕表可比手機不愛丟的多。
Apple Watch還有多少路要走
方形的腕表對于纖細的黃種人的審美來說,并不如圓形容易接受。而EDITION系列所采用的“土豪金”,也很有可能是向中國市場拋出的橄欖枝。畢竟在國外“土豪金”這三個字算是最為普及的中國話之一了。當年庫克來到中國,說這里一定是今后蘋果最大的市場,當年中國僅大陸市場就是坐二望一的地位了,不知道這次iPhone 6發售后,會不會成為當之無愧的第一市場。不管怎樣,Apple Watch終歸還要像本土化妥協一些東西,就像iPhone時至6代后,終于開放了第三方輸入法一樣。
最后,不得不提一個所有電子設備都頭疼的問題——電量。作為一款腕表,白天用晚上沖電是一個太過麻煩的事,尤其是蘋果公司寄予了Apple Watch這么大的未來期望。無論是腕表還是手機,如果要其成為一個未來智能設備的控制核心,那么如果出現電量不足的情況該有多么可怕?進不去家門?汽車導航鎖死?冰箱音響一團糟?想想就很可怕是不是?
而且,現今不知多少人的家里為移動設備專門提供了一塊充電的地方,每天晚上3部手機+三塊腕表?饒了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