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是國際睡眠日。頭一天,《人民日報》新浪官方微博發了一條微博,內容是中國醫師協會近日發布了2014中國睡眠指數。在這項調查中,相較2013年,中國人睡眠指數上漲2.2分,其中教師、公務員睡得最好,媒體從業者以56.5%的比例“榮獲”睡眠質量榜倒數第一。
除此以外,東莞是睡眠最差的城市;上海是睡得最少的城市;貴陽是學齡期兒童睡得最少的城市;北京是加班最瘋狂和最常夢到工作的城市。
而成都,令人難以置信的,居然是起床氣最嚴重的城市。
其實,媒體人睡眠質量墊底這件事,我一點兒也不驚訝。因為睡眠時間長、睡眠質量高在本行業內不是常態,少數極端人士還認為不失眠是生活品質不夠的表現。睡眠時間正常或略長,說明你是個孤獨精,沒朋友,沒有人找你玩。這么大一個城市,變化日新月異,天天都是嶄新的,有趣的人和新鮮的事等著你去擁抱,而你卻用這寶貴的時間去睡覺!難不成想讓奇跡掀起你的眼皮逼你來見證么?
如此,我們深更半夜不睡覺,研究別的國家別的城市別的女性別的生活方式,彼此交流,謀求共識。第二天起床,攜碩大黑眼圈和眼袋出門,假裝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
如果說有哪個行業的主要工作就是社交的話,那必須得是媒體行業。很多時候,媒體就是社交本身。場面上的社交已經夠累人了,回家之后還有隱形社交。深更半夜困得要死的時候,還要和網上的朋友們交流看美劇的心得。
也許有人要問:看個劇而已,為什么非要交流?女人就這么虛榮么?答:不虛榮那多沒勁啊!
人們,尤其是女性的虛榮心,一定程度上推動著每一座城市的發展。住更好的房子,吃更鮮美的菜,睡更大的床,交更帥的男友,這些都是人之常情。連出租車司機都教育我:“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是人的本能。”而不睡覺,雖然是我們的無奈,卻也有了時髦的意味。
美好生活是什么?一切個人生活自己安排;半夜出門樓下就是24小時便利店;公交車幾站路就到大型商場;天南地北的美食聚集在一條街上,想吃什么隨便點;你的那點兒破事兒不會傳千里,也沒人惦記著搶你的雞蛋。你不需要在乎很多東西,正如它們也不在乎你。
為了這美好城市的一切美好,犧牲一點睡眠時間和質量不算什么。
享受睡眠的人請盡量做個好夢,睡不著的人請想象自己正和城市一起等待未來的到來。
未來會更美好,屬于所有用自己的方式享受生活,并游刃有余的人。不管你睡或不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