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物理教學是每一個物理教師頭疼的問題,由于物理知識理論化、計算題化,再加上一些原理,又增加了物理知識的難度,一直是初中生學習的難點。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初中物理教師要順應新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轉換自己的教學理念,采取切實可行地教學方法,以此提高初中物理教學效果。對于物理計算題,教師應當善于分析,總結出其中的知識點,應用這些知識點進行分析,采取合適的步驟進行解題。在此環(huán)節(jié)上,還應當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在一個充滿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下,活躍學生的思維,提高他們解題能力等。
關鍵詞:初中物理 計算題 解題技能 訓練方式 創(chuàng)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042-01
1 采取梯度分層教學
物理知識相比其他學科,學生接觸晚,加上物理理論知識晦澀,學生學習起來比較難,為此,教師要做好一名引導者的角色,解決學生的學習難題、疑問,并指引他們向正確結果方向研究。[1]對此,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克服做物理計算題的畏懼之心,提高他們做題的信心,最好采取梯度分層教學。梯度分層教學的優(yōu)點就是可以照顧各個學習階層的學生,讓每一個學生在解計算題中充滿信心與成就感,進而提高物理課堂的教學效率。
1.1 教學目標分層確定
部分學生的運算能力較差,一談到物理的計算題,就會膽怯,為此,初中物理計算題技能訓練的首要目標就是提高學生解題的信心,克服心中的恐慌與疑慮。其次,依據學生各異性的差異,設計合理的由易到難的遞進型的問題。第三,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鼓勵學生提問題,并在教師的引導下解題。如在滑輪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上,可以依據學生自編、自選的問題,由教師設計一系列的問題。
1.2 課堂教學梯度分層
初中物理教師在選擇例題時,要結合教學的需要選擇一些代表性、典型性的例題,初中生也能夠透過教師所選擇的例題講解、分析,可以得到同類題型的解題方式,學生通過舉一反三。如甲燈標有“6V 3W”字樣,乙燈標有“9V 6W”的字樣,采取何種方式將甲乙串聯接入電路,兩端允許加的最大電壓值為多大?
在這一題目的引導下,學生可以分成幾大小組,教師結合教學的實際需要,將這一題進行改編,并將其分解成多個梯度較小的問題。(1)甲燈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2)乙燈正常發(fā)光時的電流?(3)將甲乙串聯接入電路后,不斷地加大這電路兩端的電壓,哪盞燈先燒壞?(4)將甲乙串聯接入電路,兩端允許加的最大電壓為多大?
通過小組討論,就能夠讓題目的難度由淺入深,使學生可以獲得成功的體驗,并領悟到解計算題的邏輯思維。
1.3 作業(yè)梯度分層
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外還要進行作業(yè)梯度分層,為學生精心挑選與課堂有關的作業(yè),按照學生的學習能力,所選的計算題要難易適度。在選擇作業(yè)時,可以依據教學的需要,多從題庫中精選題目,每一類型的題目進行有效地改編,這樣就可以起到知識點鞏固的效果,還可以極大地減少學生學業(yè)上的負擔,符合素質教學的需要。[2]物理教師依據學生接受的能力,將計算題的問題實施逐層分解,可以將一個大問題分解成不同梯度的小問題,逐漸減少解題的難度,這樣學生做計算題就比較得心應手,使得學生參與其中。
2 審題能力的訓練
由于初中生是第一次系統(tǒng)的接受物理知識,先前都是經驗型的物理知識,尤其應用物理知識解決計算題,學生要有一個認知過程。物理計算題有一定的情景,為此,教師要善于為物理計算題教學創(chuàng)設情境,這樣學生就能夠自動的投入到情境教學中,進入一個探究階段。學生要帶著這些信息,應用合適的物理知識,確定物理情景,以此解決有關物理問題,將其簡單化,這樣就可以提高計算題的信息處理能力。
2.1 說題法
先前的計算題教學,教師以講解為主,缺少學生的獨立思考的成分,為此,教師應當深入學生中,認真聽取學生出現的學習上的問題,對學生進行啟發(fā),引導來解決這些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以討論的形式,參與學生間的學習,認真傾聽學生討論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這樣教師就能夠洞悉學生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進度。采取“學生說題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發(fā)揮學生主角的優(yōu)勢,用自己的語言、方式去表達自己對物理計算題的看法及解題的思路,這就包括物理計算題的已知條件、隱含條件、所涉及的物理知識,規(guī)律和物理方法。
2.2 圖解法
物理計算題教學的方式有多種,既有教師極富有魅力的語言教學,也有多媒體豐富多彩的圖像,也有激發(fā)學生生命意識的教學手段等。其中圖解法為物理計算題最佳教學的方式,應用圖解法能夠一邊讀題,一邊畫圖,就能夠畫出物理題目中所設計的場景,找出物理計算題中的已知條件。將文字轉換成圖像,可以將抽象的題目轉換成形象的圖畫場景,采取這種教學方法,可以消除學生解題上的思維、行為上的障礙。對于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不能夠完全包辦,需要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草稿紙是最好展示圖解法的工作,學生將各種數據列在稿紙上,依據自己的理解,理清思路,尋找最佳的解題方法,畫出該題的場景,還方便做完之后的審查。如電學計算題中的數據比較多,題目的變量也比較多,應用圖解法,分析出是串聯還是并聯,并標上數據,統(tǒng)一下單位,這樣就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 學會歸納
學習結束之后,教師應當指導學生總結學習的得失,這樣才有助于學習的進步。在解決難題環(huán)節(jié)上,要指導學生分析,并對其進行總結,這樣就能夠對學生的解題思維、解題方法等實施有效地回顧與反思,得出好的解題方法,舍去不好的方式,這樣就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教學目的。在這一過程中,應當讓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計算題的精妙之處,還要有啟發(fā)式地引導學生發(fā)現這些問題,注意相似、相同之處,進而得到一個有效的解題方法。教師在此環(huán)節(jié)上,還應當鼓勵學生從多側面、多層次上分析這些問題,調動初中生的學習物理知識的學習潛能,提高物理信息收集、分析及處理的能力。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上,采取合理科學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實踐能力,并提升學生學習成績。
參考文獻
[1]劉健智,何杰平,肖曉蘭.農村初中物理科學探究教學現狀實證分析[J].中國教育學刊,2011(8):64-67.
[2]趙姝,楊曉露.精品課程探究型學習環(huán)境的構建及實現—— 以國家精品課程“遠程教育原理與技術”為例[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09(3):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