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地理不像語文、數學、物理那樣那么廣泛的受學生的重視。因此,如何上課才能讓學生把精力都投入到課堂中,提高學生對該學科知識了解的渴望程度,進而提高教學效率,一直是老師所共同尋求和探索的熱點。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一套高中地理高效教學方法,供老師參考及相互之間交流。
關鍵詞:高中 地理 高效教學 互動 個性化 激勵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081-01
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我們都知道,相比之下,高中地理會比數學、物理、化學更難教,也更難學。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不是地理這門課本是難學和難理解,而是絕大多數學生在高考中沒有選擇地理這門學科。所以他們在上地理課的時候寧愿睡覺也不會認真聽課,認為把精力用在地理這門課上是一種浪費。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尋求一種創新性的教學方法,改變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對地理知識的興趣,讓他們在學習中由被動變為主動,讓他們從心底自發的想去了解地理知識。讓學生在學習地理的時候成為一種享受而不是成為一種承受,在長期的教學經驗中本人通過以下幾個方面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讓教學質量得到飛躍性的提高。
1 提問式教學,把問題帶入課堂中
我們這里所說的提問式教學或許許多老師都是用過,但并沒有得到明顯的效果,這是為什么呢?因為許多老師提出問題的原則只是很理論的東西,或是本節的重點。但是他們忽略了一個重要的關鍵點,就是沒有把問題與學生的興趣[1]聯系起來,提出的問題學生根本不感興趣甚至厭煩。顯然,這樣的話學生不會被吸引,也就不能把學生的注意力和心思都拉到課堂上來。這就是他們用這種方法沒有能提高教學效率的原因所在。我們這里提出問題的原則是在本節課知識中最能讓學生感興趣而且他們又還沒有理解的內容,把他們最想知道答案的地理知識當做問題在課前提出來,然后讓帶有好奇心的學生跟著老師的思路去學習。當最后他們把這些問題都弄懂的時候發現這節課的知識都已經學會了。那么什么樣的問題才是吸引學生的呢?這就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不斷積累,比如在地理學知識里,為什么中午我們這里太陽還是很辣的時候有些地方卻是在三更半夜?為什么我們是在炎熱夏天的時候有些地方卻是冰天雪地?對于沒有學過這方面知識的學生來說這些問題對他們絕對是吸引萬分的問題。而且,生活中有很多看似神秘的現象都可以用地理知識來解釋,所以提問式教學是地理教學中不二的選擇,對提高教學方法意義深遠。
2 多舉生活例子,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多舉例,理論與實際結合,學以致用。讓學生在課本中學到的東西能應用到現實生活中,解釋生活中的各種現象,這樣當他們學到的東西能夠在生活中應用的時候,他們才對學好這門學科更感興趣。同時理論結合實際才能讓他們對掌握的知識記得更牢固,記得更長久。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哪些與地理知識緊密聯系呢?當我們細心觀察的時候會發現生活中有許多現象都與地理知識有關。比如下雨,我們都知道雨是從天上下下來的,雨水經河流最終流向海洋,但是經過長年累月,地球上的海平面卻不會上升,這是為什么呢?老師可以通過解釋這一現象來解釋雨的形成過程這些知識內容。又如,高原反應與地理現象有哪些聯系?為什么太陽總是從東邊升起來從西邊落下去?等等,把很多地理知識與生活中的現象結合起來學習。這樣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就變得很簡單了,同時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也能夠大大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教學效率也會得到明顯提高。
3 互動式教學[2]為主,與個性化教學相結合
有些老師在上課的時候總是擺出一幅很嚴肅的面孔,在課堂中不允許學生說話,認為上課時候學生說話就是不聽課,是違反課堂紀律、是壞學生的表現。其實,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我們提出互動式教學,在上課時與學生互動,讓有疑問或不懂的學生提出問題,老師在課堂上能幫助他們講解,讓學生心里的困惑能及時得到解答。這樣對他們的學習幫助更大,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允許學生在課堂中相互討論及交流,比如有某個問題大多數學生都不理解的時候,可以給一定的時間給他們相互之間交流最后再告訴他們正確的答案,并告訴他們選這個答案的理由,等等。互動式教學,老師不應該把整節課的時間都用在講學上,假如是四十五分鐘為一節課,那么老師至少留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給學生自己看書,消化本節課的內容。同時老師也恰好能利用這個時間給還有疑問的學生解答,對個別學生進行專門輔導,這種方法實際上也是互動式教學和個性化教學方法相結合。這樣在進行互動式教學的同時與個性化教學相結合,多種教學模式進行靈活運用,能更好的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教學能夠輕松高效的進行。
4 激勵式教學,讓每個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
經調查發現,每個努力學習的學生背后都有一個積極向上的目標。或大或小,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這目標有一股強大的力量推動著這學生不斷地努力,直到目標實現為此。在發現這個規律之后我經常在適當的時候把這種教學方式帶到教學過程中,經常會直接或間接地激勵學生,讓他們在心目中建立并明確自己的目標。也經常舉例子來說明知識可以改變人生,這些例子不一定是偉人但要真實。讓學生相信努力可以提高成績,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天下沒有絕對笨的人,只有不愿意努力或者是方法不對的學生。在舉例講解每一個故事的時候老師也都很投入,充滿激情,只有這激情先燃燒自己,才能很好的傳達給學生。有許多學生在這種激勵式教學的過程中學習成績有飛躍性的提高,發生質的改變,這個教學效果是我在多年工作過程中總結出來能讓學生進步最明顯的教學方法。
5 結語
作為老師,我們一直在努力尋求一種能讓學生學習更輕松、讓學生對學習充滿信心,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的高效教學法,同時又能夠很好的提升學生的成績。因為從事高中地理教學多年,以上是本人從地理的角度出發總結出的教學經驗,從提問式教學、舉例式教學、互動及個性化教學、以及激勵式教學等幾個方面出發,總結出的教學方法,對提高教學質量及效率很有幫助。希望能給在教學一線的老師提供參考及學習。
參考文獻
[1]安金明.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18):48.
[2]姜正川,洪韓.中國名校高效教學[M].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135-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