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掌握足夠的詞匯是成功運用外語的關(guān)鍵,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本文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英語詞匯的特點出發(fā),淺談如何有序地實施詞匯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進而輕松地學好英語。
關(guān)鍵詞:英語詞匯 教學 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08-02
現(xiàn)如今,英語已經(jīng)成為世界上詞匯量最大的語言,它的詞匯量已經(jīng)達到了200多萬,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科學的進步以及不斷的更新、擴大。英語詞匯在英語學習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英國語言學家威爾金斯曾經(jīng)說過:“沒有語法人們表達的事物廖廖無幾,而沒有詞匯人們則無法表達任何事物(Without vocabulary nothing can be conveyed)”。詞匯作為語言三要素(語音、詞匯、語法)之一,詞匯也是語言的基本材料,沒有詞匯就無法進行聽、說、讀、寫,然而也就無法表達出心中的所想,更不能有效的進行交際。著名語言學家里弗(River)也認為,掌握足夠的詞匯是成功運用外語的關(guān)鍵,一個人如果沒有大量的詞匯量,那么也就能說明這個人的英語水平不是很高。詞匯量是決定英語水平高低的重要因素。詞匯教學包括教授詞匯的讀音規(guī)則、構(gòu)詞法,要掌握它們的詞義及詞類,更要掌握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這就要求教師應科學地、系統(tǒng)地把單詞教給學生,而且詞匯要放在一定的語境里教,才能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單詞的詞義、詞類和習慣用語及固定搭配。然而,在英語學習中,詞匯往往是學生最大的“攔路虎”,主要體現(xiàn)為:記憶費時,運用費力。作為英語基礎(chǔ)不是很好的學生,在詞匯學習上更有賴于教師的引導與幫助。如何有效地實施詞匯教學,使學生更輕松地學英語?本人試從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與英語詞匯的特點出發(fā),談談個人淺見。
1 多用直觀手段,降低理解難度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教師”。而直觀教具的使用恰恰能激起學生學習的動機。斯波斯克(B.Spolsky)認為,外語學習動機本身包括三方面內(nèi)容:對待學習外語的態(tài)度、學習這種語言的愿望和為學習這種語言而付出的努力。當教師首先呈現(xiàn)的東西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產(chǎn)生興趣,那他們對待外語的學習態(tài)度將會是積極的,心中也就很渴望去學會這種語言,雖然學起來較難,但是只要有了興趣,學生們也愿意下功夫去掌握這門語言。
心理學告訴我們,人們總是通過感官獲取信息來感知周圍世界的存在。并且,當人們回憶曾經(jīng)感知過的事物時,多數(shù)是以表象的形式出現(xiàn)。采用直觀教學方式正符合了這一認知規(guī)律與記憶特點。在展示新詞匯時,教師利用實物、圖片、錄音、課件或通過各種表情、動作等給學生視覺和聽覺上施以最直接的刺激,不但能幫助他們更輕松、更透徹地感知和理解詞匯的音、形、義,而且圖、文、聲、色的巧妙結(jié)合所產(chǎn)生的視覺效果與聽覺效果,能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的印象,從而降低了遺忘率。中技生積累的語言材料畢竟有限,有時用其他方法實施教學有較大難度,這時更需要用直觀教學手段輔助學生理解學習內(nèi)容。例如:
(1)利用實物教詞匯。如:Look,this is monitor.(出示顯示器)These are monitors.”(指著兩臺顯示器)這樣學生不但可以掌握monitor這個單詞的詞性、單復數(shù)。
(2)利用圖片教詞匯。如:給出一幅圖片,指出圖片中不同的部分來學習新的單詞。
(3)用模擬、示范動作或肢體語言教詞匯。如:Look——I am opening the door. I am writing some words on the paper.利用手勢、動作指導學生模仿著去做。
(4)在教學happy、sad、angry、excited、disappointed等描述人物內(nèi)心感受的形容詞時,可通過各種人物表情把詞義傳達出來。抽象的內(nèi)容被形象化,學生自然學得快,記得牢。
總之,用直觀法教詞匯,生動活潑、快而有效,容易引起學生興趣,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易忘記。
2 多創(chuàng)設(shè)語境,堅持學用并重
學習就是為了運用。然而,學生往往感到難以靈活運用所記詞匯,原因何在?學習時脫離了語境!英語詞匯具有一詞多性、一詞多義、用法靈活的特點。而這些特點只有在具體的情景語境中才能體現(xiàn)出來。具體情景指的是生活情景、模擬情景、表演情景、直觀教具情景、想象情景,在具體情景中教單詞、學單詞,不但可以克服孤立記單詞容易遺忘的缺陷,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靈活運用單詞的能力。正如語言學家呂叔湘先生所說:“詞語要嵌在上下文里頭才有生命,才容易記住,才知道用法”。在教學中,只有把詞匯與語境結(jié)合起來,學生才能領(lǐng)悟到詞匯的靈活性,從而更準確地運用所學詞匯,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歸納起來,采用語境教學法可以從以下兩方面入手。
2.1 通過句型或上下文教單詞
通過句子或上下文教單詞,能讓學生在對比中領(lǐng)悟單詞的不同詞性、不同詞義、不同用法。如在教學water時,可通過呈現(xiàn)實物、模擬喝水與澆水的動作來展示下列句子:(1) I’m very thirsty,I’d like to drink some water.(2)The flowers are dry,I must water them every day.(3)There is some water in the glass,we can drink it. 從這些句子中,學生不難猜出在(1)、(3)句中water是名詞,表示“水”的意思,而在(2)句中water是動詞,表示“澆水”的意思。
當然,通過句子教學單詞,要把握好句子難度,除了目標詞匯,句子中的其它單詞最好是學生已經(jīng)學習過的,力求使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對新詞的理解與運用上,這樣學生不但掌握了所教單詞,也培養(yǎng)了學生的思維能力。
2.2 利用情景教單詞
情景教學法是比較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方法,雖然情景是模擬的,但至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運用英語的平臺,學生較樂意參與。比如在教學食物名詞時,我是這樣做的:課前準備一系列食物圖片,如fish、chicken、soup、bread、beaf等,并對教室作簡單布置,模擬餐廳新開張的情景。課堂上,我以“服務員”的身份向“顧客(學生)”推介食品,并以優(yōu)惠措施吸引“顧客”點菜,在這種氛圍中,學生參與熱情高漲。有的一開始只能用單詞點菜,“服務員”再進一步引導他們用I’d like some…這一句型來表達更完整的意思,并對發(fā)音標準、能用完整句子點菜的“顧客”推出更優(yōu)惠的措施。在這一情景中,學生既學會了一系列目標詞匯又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此時學即是用,用即是學,從而克服了學與用的脫節(jié)問題。
需要提出的是,運用情景教單詞,所模擬的情景必須是學生所熟知的,如借物、問路、打電話、探病等,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必要時,教師應該對中西文化差異作適當?shù)慕忉專瑤椭鷮W生更準確地運用所學語言。
2.3 通過謎語教單詞
猜謎語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方法,有了興趣,再積極參與,從而聽、說、讀、寫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最終把單詞牢牢記住。但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較少采用這種方法,覺得猜謎語在一節(jié)課上不太可能,一節(jié)課45分鐘可能會浪費掉20分鐘左右,特別單詞多的時候,更不可能。但是教師們沒有注意到教授單詞絕對不是只采用一種或兩種方法,對于不同類型的詞匯或根據(jù)詞匯的特點,應該找出一種最適合教某個單詞和最吸引學生注意力的方法,有些單詞采用謎語形式來猜測,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便也提高了學生的理解力。例如:
(1)What has four legs but only one foot?(A bed )(2)What has a bed but never sleeps,a mouth but never speaks? (A river) (3)What fruit is never found singly?(A pear)等等,這些謎語都是淺顯易懂的,在實踐中鍛煉了學生的聽說能力和思維能力。
3 多用英語解釋,增大語言輸入
林崇德老師在《英語教學心理學》中指出:“學習語言的首要條件就是要多聽、多讀,通過聽讀這兩條渠道向大腦輸入大量的、可理解的語言材料。有了大量的、足夠的語言輸入與積累,才能融會貫通形成語言規(guī)則。”然而,學生所處的環(huán)境是說漢語的環(huán)境,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時要用英語來教學,用英語來解釋單詞、句子等,并用英語設(shè)置交際情境來啟發(fā)學生用英語思考,在英語教學大綱中,要求教師應該盡量利用英語課堂給學生創(chuàng)造接觸英語的機會。采用英語解釋法,正符合了用聽、說向大腦輸入大量語言材料的要求。英語解釋法就是用簡單的、學生已學過的詞匯來解釋新的單詞,使學生利用原有的知識來掌握新單詞的音、形、義。比如可以這樣解釋下列單詞:(1)different: not the same;(2)invite: ask someone to dinner or a party;(3)busy: not free用這種方法,既訓練了學生的聽力,使舊的簡單詞匯得到反復重現(xiàn),也使學生找到了同義詞,了解更多的詞匯知識,還能促使學生靈活運用詞匯,一舉多得。
4 遵循詞匯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習能力
胡春洞老師在《英語教學法》中指出:“英語詞匯量雖上百萬,但基本構(gòu)詞成分卻是有限的。無論就音形而言,還是就意義而言,每個英語詞都同其它詞有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是整個英語詞匯系統(tǒng)中的一個分子。”也就是說,英語詞匯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這主要體現(xiàn)在構(gòu)詞法與讀音規(guī)則上。在教學中,要遵循詞匯的這些規(guī)律,減輕學生的記憶負擔,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能力。如教學care這個單詞,可用構(gòu)詞法引申出careful、carefully、careless等相關(guān)單詞,這樣學生既掌握這個詞的形容詞,副詞,同時也掌握了它的反義詞;在教like一詞時,作為動詞意思是“喜歡”,其反義詞是dislike,作為介詞意思是“像”,其反義詞是unlike。這樣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總結(jié)其內(nèi)在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有時可把具有相同讀音規(guī)則的詞歸納在一起,如bird、first、third、thirsty等,引導學生去體會、發(fā)現(xiàn)其規(guī)律。久而久之,學生自然能遵循詞匯規(guī)律學習、識記單詞,提高記單詞的效率,促進學習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總之,作為學生學習的引路人,教師只有遵循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結(jié)合英語這門學科的特點,采取不同的詞匯教學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學生學習詞匯的興趣。教師要精心設(shè)計教學活動,才能幫助學生戰(zhàn)勝英語詞匯這一“攔路虎”,克服記憶費時、運用費力兩大難題,從而提高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提高英語詞匯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英語[M].2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2]計算機專業(yè)英語[M].2版.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
[3]英語:基本版[M].2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