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更多的現代技術被應用到教學中去,為教學提供更多便利。現在多媒體技術基本已經覆蓋我國各大小學校,逐漸成為教學過程中有效助力,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吸收知識,更有效的提升教學質量。本文主要針對多媒體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多媒體 品德與社會 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34-01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已經成為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多媒體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更有效的提升教學效率,在教材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更形象逼真的貼近學生生活,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知度和吸收度,進而可以不斷提升教學效率。
1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品德和社會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
小學生正是大范圍接觸社會,對社會形成初步認知的關鍵時期,在教學方式選擇上要注意有效性以及適應性,適應小學生學習的心理特點,增強學習的有效性。品德和社會是在小學高年級開設的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課程,其中不但包括比較復雜的客觀世界,同時還有豐富多彩的主觀世界,在小學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培養以及社會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作用。而多媒體在小學品德和社會課程教學中的應用可以在原有教材的基礎上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看到更大的世界,體會到更豐富的社會精彩,幫助學生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認知體系。同時,小學生學習能力以及思考、接受能力還比較低,通過多媒體的應用,圖片、音頻、視頻代替了傳統的文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有效的理解學習,是課堂教學更加豐富多彩,更生動。
2 多媒體在小學品德和社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 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多媒體教學與傳統語言文字教學相比,在表現形式上更具優勢,通過圖片、音頻、視頻的應用卡伊將教材文字知識更直觀的表現出來,可以更有效的激發學生內在感情,進而可以更好的投入到學習中去。例如在學習“不屈的中國人”這一課時,現在是和平的年代,戰爭年代離現在已經太過遙遠,以小學生基礎到的資料來看更是遙不可及,讓學生通過紙質教材來學習根本不能使其有效的感受到中國人不屈的堅強意志。課程可以用國歌來開場,為整個課堂營造莊重、肅穆的情感基調,然后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戰爭年代的歷史紀錄片,讓學生深刻了解到中國經歷過的苦難和屈辱,深刻體會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抗爭精神,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愛國情懷。然后可以著重進行例子的講解,例如“林則徐虎門硝煙”,在看完視頻以后,讓學生們表達一下自己的感受,設置問題你同意林則徐的做法嗎?如果你是林則徐的話你會怎么做?可以以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探索中國遭受欺凌的原因,明白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更要體會我國人民不屈不撓的精神。在這個過程中多媒體的應用可以有效的激發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主動積極的去學習。
2.2 拓展學生知識范圍
小學生因為受年齡所限,在學習過程中接觸最多、最有效的教學工具就是教科書,所有教學資料不外于教科書、輔導材料,而這些材料都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不能與社會發展緊密聯系,而品德與社會的學習就是要學生在提升自身品德品質的同時去認識一個比較全面的社會,因此多媒體在小學品德和社會教學中具有重要作用,不斷拓展學生知識面,為學生開創一條更寬闊的道路。例如在學習“我有一個夢”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向學生生播放不同名人故事來激勵學生前進。現在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蘋果教父”喬布斯,在他的引領下蘋果產品成為全球科技潮流領頭羊,蘋果公司在2012年成為世界第一上市公司。但是,喬布斯一生并不是一方風順的,最后的成功也是在夢想的驅動下,不斷克服挫折不斷前進,最后才可以取得成功。要注意在多媒體在教學中應用時,教師要選擇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由小見大、由淺到深,例如現在學生比較熟悉的“中國夢”,教師可以選取不同的視頻片段讓學生觀看,讓學生真正體會到夢想的力量,讓學生體會到雖然每個人的夢想不同,但是每個人都會為了它不斷前進,哪怕前進的道路上充滿荊棘和坎坷。
2.3 促進學生理解
小學品德社會知識體系中有部分知識比較復雜,因小學生思維能力受限,并不能完全的理解,進而不能進行吸收。多媒體技術在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過程中的應用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對知識點和難點進行理解,讓學生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幫助學生更深層次的進行理解掌握。例如在“我為祖國驕傲”這一課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說一下我們祖國的偉大之處,學生就會根據一接觸過的知識舉例長江、黃河、大熊貓等等。教師根據學生所說的在多媒體上進行圖片展示,讓學生了解到書法所蘊含的豐富文化知識,剪紙所代表的精巧民間藝術,長江三峽代表的秀麗河山以及故宮代表的雄偉建筑,讓學生更直觀的體會到我過豐富的文化遺產。圖片、視頻可以讓學生更直觀的感受到我國歷史上下五千年所蘊含的的豐富內容,讓學生體會到祖國的偉大。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自己喜歡的內容進行闡述,比如有的學生說喜歡書法,最想成為王羲之那樣的大書法家;有的學生說要走遍祖國好好河山,近距離體會祖國的偉大等等。最后教師總結:自己作為一名中國人是驕傲的,引發學生強烈的愛國情感。在這個過程中不但為學生創設了輕松的學習氛圍,而且將難以表達的感情通過多媒體順利的傳達給學生,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祖國的偉大,并為自己是一名中國人而驕傲。
3 結語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更多的高新技術被應用到教學中去,多媒體技術是現在教學過程中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現代教育手段。多媒體在小學品德社會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針對小學生心理特點進行課堂的創設,幫助學生更有效的理解教材內容,深刻體會教材所要傳達的思想感情,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更加可以幫助學生更系統、全面的認識整個社會,整個世界。
參考文獻
[1]鐘金鳳.多媒體技術在小學數學課程下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1(4):25.
[2]張海成,夏倩.關于多媒體教學與教改創新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10).
[3]王楠.多媒體技術在教學應用中的探析[J].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9(1):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