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三復習時間緊、內容多、任務重,這就要求在復習中要講究策略,引導學生歸納,更重要的是盡可能地讓學生牢記所學內容。本文從提高知識要點的“復現率”的角度探索了如何更加有效地引導學生學習掌握所學內容,從而有效提高一輪復習備考效率。
關鍵詞:復現率 高三英語 一輪復習 效率
中圖分類號:G6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67-01
進入高三復習,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提高,老師們組織學生備考并習慣性地把英語復習分為三輪復習,即一輪復習側重基礎知識的識記、應用以及課本知識的回歸;二輪復習側重語法專塊;三輪復習側重綜合訓練,提高學生應試能力。但一輪復習常會出現很多問題,最主要的是學生不是抱怨內容太多無法記住,就是學內容記得快忘得也快。這是老師和學生都面臨的問題和挑戰,就此筆者在教學中做了一些嘗試,希望能夠提高一輪復習的效率。
1 理論及復習思路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對記憶和遺忘的問題研究后得出結論:遺忘速度先快后慢,識記時間越久,遺忘的越多。防止遺忘的有效手段之一就是加強識記材料的及時復習。這也給了筆者一個啟示:要重視復習的及時性和反復性,努力提高知識要點的“復現率(repetition rate)”,以此來提高備考效率。
新人教版英語教科書的編寫給筆者一些啟示,編者編寫每個單元都頗具匠心,整體圍繞主題有目的、有覆蓋的進行,單元的詞匯在課文及課后練習中反復出現,這就更有效地幫助學生識記應用所學的詞匯。在高三復習中如何提高知識要點的“復習率”,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談以下三點。
1.1 充分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
首先每堂課留給學生兩個五分鐘。一輪復習中,教師要應用傳統課堂模式“復習—— 講解—— 總結復習”中的一些優勢,課前五分鐘復習上一堂課所學的內容,本堂課最后五分鐘留給學生,讓學生回顧本堂課所學的具體內容。在高三復習中,學生的復習任務太重,尤其是理科生,作業太多,所以盡量讓學生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當堂課消化所復習的大部分內容。教師應該把屬于學生的思考復習時間還給學生,不能一節課從頭到尾都充當演講家的角色?!皩W生學到多少”比“教師教授多少”更為重要,要建立以學生的學為中心的教學思想。
1.2 把屬于的時間還給學生
“關注學生發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是新課程的核心理念。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不在于教師教了多少知識,而在于學生學會了多少。新課程的理念和有效教學的關注點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提高備考效率的關鍵同樣要激發學生的自主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屬于學生的時間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內心情感體驗,鼓勵學生學會自主探究,形成獨立自信、樂觀向上的情感態度。因此,教師每周盡量留出一節課的時間給學生把本周所學的知識要點、整理的筆記及做過的練習題有重點地梳理一遍,這樣學生可以有時間及時復習一周所學的內容。孔子曰:“溫故而知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教學節奏松弛有度,適時的留給學生反思學習的時間,讓學生有自我消化、自我提升、自我探究的時間,在此過程中,學生若有問題可以在當堂課及時解決。以免在復習中留下知識死角。教學中并不是教師教得快學生就學得快,也不是教師教的多學生就學得多。留點時間給學生自我總結、反思質疑才能掌握更多。
1.3 利用學案導學促學和考案練習提高
美國心理學家維特洛克(1986)認為,學習是一個主動的過程,學習者積極參與其中,主動地構建自己對信息的解釋,并從中作出推論。學習的生成過程解釋學習者已有的認知結構和儲存在長時記憶中的事件,在大腦信息加工策略的指導下與從環境中接受的感覺信息及新的知識相互作用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大腦主動地選擇和構建信息。復習課教學有效性的另一個體現在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有多少新知識點的生成或認知中有多少信息重新構建。因此,在復習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復習內容編寫學案和考卷。
“復現率”不是簡單地對已學知識的單一重復,它不僅包括了對已學知識的復習,也包括在了解已有知識基礎上的拓展,通過活動和任務達到掌握運用知識的目的。因此學案和考卷在復習中就很重要。
學案在學生復習中非常重要。老師除了要安排好每一節課的“復現”的內容和新學內容外,還要根據進度和自己班級學生的情況,設計一些適當的同步練習,如單詞填空、單項選擇、單句翻譯、課文縮寫等。把“機械操練”(mechanical practice)和“有意義操練”(meaningful practice)結合起來,讓學生學有所練,學練結合,讓學生將已有知識與新的語言知識在練習的過程中進行整合加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構建新的信息,這樣學生才能有效地掌握和應用所學的知識。
考卷是檢測學生復習效果及知識掌握情況的重要手段,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教師針對近期復習的具體內容命制考卷,可以明顯地檢測出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對沒掌握的知識要點學生再進行復習,這樣可以彌補學習上的漏洞。
語言學研究表明,一個詞只有在不同的語境中反復出現七次,學生才能徹底記牢這個詞。因此,筆者嘗試了一個提高“復現率”的復習模式,即第一次學習—— 當堂課后五分鐘復習—— 課后自主復習(配學案)—— 次堂課前五分鐘復習(以學案問題解決為主)—— 每周一堂課總結復習—— 考卷檢測查缺補漏。這一復習模式不能說是最好,但筆者認為這能夠在很大程度上讓學生記住所學知識并且能熟練應用,為進一步提高綜合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2 結語
總之,在高三英語復習中,通過復習引導學生完成基礎知識體系的構建,提高知識“復現率”,幫助學生形成有效、牢固的知識點網絡。復現就是知識學習的不斷鞏固,要在復現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在運用原有知識的過程中掌握技巧,真正把知識內化成能力,以達到學習的理想效果。學生才能充分掌握所復習的知識要點,真正達到提高復習效率的目的,實現有效備考。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黃海麗.高三單元復習課的有效性分析[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