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物理學習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動手操作能力,但在初中物理課堂上僅靠老師的“一言堂”式的教導是無法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的,學生要想學好物理就必須培養質疑能力,只有敢于質疑、善于發現問才能在解決問題的實踐過程中領悟知識的內涵。
關鍵詞:初中物理 課堂教學 質疑能力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68-01
質疑能力是一個人最寶貴的能力之一,也是一個人具有創新能力的重要表現。正如愛因斯坦所說:發現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僅只是一個數學或實驗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志著科學的真正進步。在初中物理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對于學好物理這門課意義十分重大,只有提高學生的課堂質疑能力才能夠使學生成為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創造者,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本論文認為: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 營造良好課堂氣氛,讓學生敢于提出問題
良好的課堂氣氛能夠讓學生在輕松的學習氛圍中敢于提問、敢于質疑。不敢主動回答問題和提問是當前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上的普遍現象,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教學老師過于古板、課堂氣氛不活躍是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物理教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讓學生敢于發問、敢于質疑。
(1)良好的課堂氣氛首先需要教學老師積極營造。由于在教學課堂上,老師是傳授知識的主體,而學生則是接受知識的客體,因此從一定程度上來說,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表現直接影響著課堂氣氛活躍與否。這就要求老師在課堂上能夠放下“教師權威”,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創設平等、民主、寬松的氛圍,其次還需要老師能夠對學生多鼓勵,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在教學課堂上,有很多學生會對一些物理現象產生疑問,但是往往會因為缺乏自信心而難以啟齒發問,這時候就需要老師給予學生鼓勵,并耐心給學生解答,讓學生的每一次質疑都能夠得到圓滿解答,即使學生所提出的問題有錯誤或者不合理,老師也應當對學生的這種敢于質疑、敢于發問的精神進行表揚和鼓勵,這樣能夠讓學生感覺到老師對自己所提出的問題和意見的重視,學生也就會更加積極踴躍的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2)良好課堂氣氛的培養離不開學生的積極參與。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氣氛緊靠老師的鼓勵和引導是不夠的,在課堂學習過程中老師和學生是互補的關系,老師的講解離不開學生的傾聽,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導,一堂正常學習課堂的組成老師和學生缺一不可,同樣,良好課堂學習氛圍除老師要積極營造外還學學生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如分組討論、分組實驗等形式都可以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中來。
2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想問
良好課堂學習氛圍的營造能夠讓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勇于發問,而興趣則是學生發現問題的源泉。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上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想問、主動發問。
2.1 課堂理論知識與實驗相結合
對于很多學生來說,如果一堂物理課從上課到下課四十多分鐘里全是老師在講解理論知識,學習很快就會厭倦從而失去學習的興趣,但是如果能夠在理論課教學過程中在課堂上融入一些小實驗則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例如在學習“聲音的傳播”這一物理知識點時,老師可以讓一名同學分別在桌子和墻壁上敲打發出聲音,另一名學生伏在桌子和墻壁上聽,從而讓學生了解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效果的不同。在物理教學課堂上融入這些類似的小實驗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印象,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2 融入生活情境
物理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于生活,學生的很多生活經驗都能夠用物理知識來解釋。如果能夠在教學課堂上引入生活情境,將物理教學與生活經驗結合起來,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加深學生的印象,使學生掌握更多的課本之外的物理知識。例如在學習“靜電現象”的知識時,老師可以讓學生聯想冬天脫毛衣時發出的“啪啪”的聲音,這些都是學生體驗過的生活經驗,當在物理課堂上呈現時會引發學生的好奇心,從而激發了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自然會產生許多疑問,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質疑能力自然能夠得到提升。由此可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提出問題,還需教學老師能夠將生活情景與課堂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
3 發揮教師引導作用,讓學生善問
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還需要老師在教學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質疑方法上的引導,提高學習的質疑能力。
3.1 因果質疑法
因果質疑法是初中物理學習中經常用到的一種質疑方法,所謂因果質疑即是指當看到現象的表面時就要思考現象的內在原因。在物理教學課堂中,對于一些物理概念、物理公式和定理的學習老師不能只是簡單得讓學生死記硬背,而是要引導學生多問幾個為什么,只有讓學生掌握了物理知識點的內在原理才能夠讓學生牢記不忘。
3.2 比較質疑法
比較質疑同樣是初中物理學習過程中常用的質疑方法之一。比較質疑要求學生將已經掌握的相關聯或者相類似的物理概念和現象、規律等物理知識進行比較,從而找出不同點并發現問題。要做到能夠比較質疑就要求教學老師在教學課堂上能夠將前后學習過的知識點聯系起來并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比較。
3.3 逆向質疑法
所謂逆向質疑法即是指:以相反的角度進行質疑。在物理教學課堂上,老師應當積極引導學生轉換思考的角度和思維,讓學生多提出“如果不這樣,結果會怎樣?”的問題,當學生有了這種逆向質疑的能力后勢必會探究結果,在這種逆向質疑并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生的質疑能力自然能夠得到提升。
3.4 多思維發散質疑
多思維發散質疑指的是指以某一知識點為出發點,通過多角度、多層次、多形式的變換,向多個知識點擴散,形成立體的思維網絡,從而產生許多新的問題。教學老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改變問題條件的設置,比如以一題多問、一題多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多思維發散質疑能力。
4 結語
教育是一項創造性的社會活動,創新是教育的生命,而質疑則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關鍵,培養初中生教學課堂質疑能力不僅能夠提升初中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讓學生更好的掌握物理知識,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課堂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很有必要,但是學生質疑能力的提升并非是一蹴即成的,初中物理教學課堂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讓學生敢問、敢于質疑;同時還需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想問、提高質疑積極性;最后還需要老師引導學生用正確的質疑方法提出更有深度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和提升學生質疑能力,培養創造性人才。
參考文獻
[1]李新鄉.物理教學論[M].科學出版社,2005,6.
[2]喬際平.物理創造性思維的培養[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9.
[3]林春暉.物理情景呈現要激發學生的質疑[J].物理教師,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