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數(shù)學教學中,傳統(tǒng)的課堂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往往被過于嚴肅的管教所壓抑,新課程呼喚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吸引學生快樂地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豐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動中,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創(chuàng)造精神才能獲得充分的釋放。
關鍵詞:情境激趣 探索 激勵 充滿活力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91-01
兒童的天性是活潑好動,樂意在游戲和活動中學知識,有著強烈的求知欲望。但在傳統(tǒng)的課堂上,學生的自主探究的積極性往往被過于嚴肅的管教所壓抑,新課程呼喚充滿生命活力的課堂。《數(shù)學新課程標準》指出:“數(shù)學學習活動應當是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因此,使課堂教學充滿活力,放手讓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吸引學生快樂地學習,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教學中力求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留給學生一片自主探究的空間,讓他們經(jīng)歷知識的發(fā)現(xiàn)、問題的思考、規(guī)律的尋找、結論的概括、疑難的質問乃至知識結構的建構的過程。在豐富多彩的自主探究活動中,學生的生命潛能和創(chuàng)造精神才能獲得充分的釋放。作為一名數(shù)學教師,在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努力,去爭取,讓我們的數(shù)學課堂充滿生命活力。
1 營造生動的情境激趣,讓課堂充滿活力
每節(jié)課開始時,學生的精神狀態(tài)處于高度興奮階段,人雖進了課堂,但心中還想著課間的玩樂,此時若用生動有趣的情境引入課堂,給學生一個強烈的刺激,引起他們興奮中心的轉移,從而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例如:在教學一位數(shù)除法時,可以設計摘蘋果的游戲:在黑板上畫一蘋果樹,在又紅又大的蘋果上分別寫有不同的算式,樹旁畫上表示不同結果的各種籃子,讓學生將算式與結果對應的蘋果摘到各自的籃子,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在“摘蘋果”的過程中解決問題,自然、輕松、有趣的情感油然而生。這樣導入新課,自然貼切,趣味猛增,牢牢吸引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的思維活動同教師的課交融在一起,在活動中掌握了知識。
2 創(chuàng)設探索性的學習情境,讓課堂充滿活力
在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多種角度,各個側面不同方向去思考問題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幫助他們體驗數(shù)學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發(fā)現(xiàn),讓他們通過合作交流,在實踐中去求得新知。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教學重點,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又是教學的難點。如何突破難點,我在課堂教學中做了這樣的設計。我先出示長方形框架并告訴學生長方形長3分米,寬2分米,請學生說出它的面積,然后教師捏住長方形框架的一組對角往外拉,長方形變成了平行四邊形。這時我提問:同學們能說出它的面積有沒有變化嗎?學生甲回答:它的面積不變,還是6平方分米。學生乙回答:它的面積變了,比6平方分米小。這時,教師不必急于肯定或否定這兩位學生的回答,給學生留一個懸念,這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到底是多少?怎樣求得呢?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他們一定會探索其中的原由,而教師就應該給學生創(chuàng)設這種情景,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探索,自己得出結論。這樣,學生求知欲望就被激發(fā)出來,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展現(xiàn)了課堂的活力。這種學習效果要比教師硬塞現(xiàn)成公式好得多。
3 運用激勵評價,鼓勵競爭,讓課堂充滿活力
教師在最佳時機處運用激勵性語言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師要把握激勵的時機,及時恰當?shù)乇頁P學生,讓他們通過自身的情感體驗,樹立堅定的自信心,從而在愉悅的數(shù)學學習中體驗、享受學習的成功。同時采用競爭的方法展開教學,可以大大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例如:在講兩位數(shù)相加減時,從每行中選出一個中等偏下的學生作為代表到黑板前做題比賽,我剛說完:看哪一行的代表做得又對又快?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了,上面的同學肩負重任,全力以赴,下面的同學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為上面的伙伴著急、加油。如果孩子全對了,全班同學對他說“你真棒!”如果答錯了,對他說“請你繼續(xù)再努力!”運用競賽極大限度地增強了全體學生對學習的參與意識,使學生表現(xiàn)出興致勃勃的學習情緒、聚精會神的思索狀態(tài),收到扎扎實實的效果。競賽方式可以在個人與個人,小組與小組之間開展,對于較難題,采取“小組接力賽”等方式。學生的思維被不斷地啟動著,學生由被動的客體轉為主動的吸取者,成為學習的主人,展現(xiàn)生命的活力。
4 結語
總之,新課程標準下的課堂教學模式中,課堂上學生的主體地位應得到最鮮明的體現(xiàn),課堂是教與學的交往、互動的過程。教師和學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豐富教學內容,求得新的發(fā)現(xiàn),從而達到共識、共享、共進,實現(xiàn)教學相長。教學中要求教師應用新理念打造新課堂,變換不同的方法教學,給學生新鮮感,保持學生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讓每個學生都能主動地思考,積極的發(fā)言,踴躍的參與。采用鼓勵性語言,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這樣數(shù)學課堂自然就充滿了生命的活力,實現(xiàn)知識與能力的同步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吳文.淺談構建充滿活力的數(shù)學課堂教學[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