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生物教學需要從學生實際出發,充分調動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與積極性,激發其探究意識。并且教師要借助多元教學方式拓展學生創造能力與學習能力,培養其良好的生物科學素養,進而構建出高中生物的高效課堂。筆者對傳統生物教學課堂中問題探討,并對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的思路研究。
關鍵詞:高中生物教學 學習主動性 創造能力 素養 問題 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92-01
當前我國教學改革與教書育人的核心環節—— 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拓展創造能力,成為了教育改革的主流。而新的《生物課程標準》中的理念之一就是提倡要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轉變學生們的傳統學習模式,教師要通過多種方式引導學生去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與解決問題問題的能力。筆者在文中對當前傳統生物教學課堂中問題探討,并對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的思路簡述。
1 高中生物新課標的理念
當前我國普通高中生物的新課程標準提出后,要求教師必須在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質,要在課堂中面向全體學生,實施探究性學習,注重將教學過程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能夠在實際解決問題過程中了解生物,為未來深入學習與步入社會崗位打下夯實基礎。另外,在核心理念“以學生為本”引導下,我們要注重“課程功能要從原本注重傳授理論知識轉變為體現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存與學會做人”的原則,將教師在課堂中主體地位的觀念“退位”,讓學生成為課堂舞臺的主角。
2 當前高中生物教學中呈現的問題分析
2.1 學生學法自主性的探究精神
在如今的教學模式下,讓我們教師與學生將生物科學與生物學教學理解成為了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我們的高中生物課程,是一門應試的學科,高中生不只是面臨著學業的水平測試,還要面臨著壓力巨大的高考,因此讓生物課程通常變成了考點集中課。課堂中教師只是去講授考試要考的內容,只去畫重點讓學生去記憶,而對于一些并沒有固定答案的創新探究問題卻忽略不管,讓學生的創新能力受到限制,可以說我國多數高中生都缺乏自主探究能力。
2.2 教師教學方法單一傳統,導致學生思維呆滯,課堂氣氛不夠活躍
國內多數高中生物教師的教學方法依舊停滯在傳統填鴨式模式,與我們新課程提倡的素質教育標準差距較大。許多課堂中,教師獨自一個人在講臺上唱著獨角戲,而學生們在下面呆滯地聽講,缺乏學習興趣。可以說教師一個人唱著“獨角戲”的方式依舊是國內教育主流,缺乏互動,教師一個人講完之后,給學生留下相關內容的作業就不管不顧了。
2.3 不能有效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合作效率較低
我們說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作為獨立個體所存在的,而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則更能夠促進他們的學習效果。但是當前多數教師思想觀念傳統,盡管只是在教育形式上將新課改內容的要求符合,并且也會安排學生們進行合作學習,但是卻難以實現預期的目標。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們能夠借助相互的討論與交流,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完整地認識到自己的觀點,增強學習的效果。
3 構建高中生物高效課堂的思路探討
3.1 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教學主體
我們說每種教學都要以學生為主體,高中生物教學也不例外。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將重點放在提高學生對于生物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將培養學生生物素養與思維來作為我們工作的主要目標之一。并且在實際學習過程中,我們教師要努力為學生們去構建出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并且搭建出學生能夠展示的舞臺。我們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深入地理解到生物學科對于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起到怎樣的作用與必要性,可以讓他們去以生物科學的角度來去了解人類發展、生產、生活的相關內容,進而讓學生們能夠全面地發展。
3.2 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如今提出的生物新課標指出,“注重學生在現實生活的背景中學習生物學,倡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學的核心概念。”也就是說,必須要注重高中生物課程中滲透培養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內容,以高中生物教學角度而言,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實際上就是去培養學生們的深入觀察能力與實驗能力。我們要注重培養學生科學、合理的觀察方法,通過不同的問題去啟發學生,讓他們在不斷觀察中去思考問題,培養學生們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分析能力。例如:筆者在教授細胞分裂的教學中,曾經借助多媒體播放課件的方法,去讓學生認真觀察、比較動物細胞中的有絲分裂與植物細胞中的有絲分裂的相似之處以及差異性,讓學生可以在自己觀察過程中進行深入思考與分析。
3.3 對學生進行鼓勵教學
我們說高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出現情緒化現象,沒有哪個學生會去喜歡教師的訓斥與指責。因此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實施對學生的鼓勵教學模式,進而提高學生們的學習主動性。筆者在課堂中會更加注重每個學生的情緒變化,用幽默、風趣的語言來鼓勵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發揮出他們的豐富想象力與思考問題的能力。
3.4 在課后不斷進行總結與反思
我們教師要對每堂課后進行反思與總結,只有不斷總結,累積經驗,才能夠實現進步與發展。并且在每堂課的教授中,肯定會有一些好的地方,但是也存在著改進的地方,而這就是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不斷的總結與反思中挖掘出來,進而讓日后的教學工作更加完善。
4 結語
總而言之,高中生物教師務必要充分利用好課堂,順應學生實際認知規律,讓學生不斷深入思考,努力探索發現,在這樣的氛圍中才能夠最大限度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進而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過程,使教學效率大幅度提高。
參考文獻
[1]程俊英.創新教學理念提升高中生物教學成效[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1(28):73.
[2]蘇芳.如何運用創新教學理念提高高中生物教學效率[J].大觀周刊,2011(30):39.
[3]曹博.基于新課改背景的創新模式及其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教研版),2009(8).
[4]王策三.保證基礎教育健康發展—— 關于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提法的討論[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1(5).
[5]楊幟.淺談研究性學習在生物教學中的運用—— 學習《研究性學習》一書的體會[J].大理學院學報,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