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認為教師應把“教為中心”變為“學為中心”,把“師為中心”變為“生為中心”。教師應注意避免一刀切,搞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教師應合理使用教學媒體,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切不可只注重形式,而忽視了是否得當。教師還應處理好課堂內外的關系,切不可認為課上學會了就一勞永逸,課下就可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了。對于如何構建高效課堂的話題很多,希望與大家共同探討。
關鍵詞:課堂 高效 學為中心 分層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96-01
近幾年,我區各個中小學都在進行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在聽課、教研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教師還不能很好地領悟高效課堂的精神實質,因而存在一些問題。現就構建高效課堂應注意的問題談談我的見解。
第一,教師應把“教為中心”變為“學為中心”,把“師為中心”變為“生為中心”。
在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的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有些教師抱著傳統的觀念不放,擔心學生學不會,總是不厭其煩地講個不停,甚至重復講解。學生只能被動地聽,已會的學生浪費了時間沒有收獲,不會的學生還是不會,這樣的課堂實在是低效。如今教師應更注重引導學生悟道、學習、解決問題。教師的角色理應改變,由過去至高無上的權威、滔滔不絕的講師,轉變成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組織者。教師不能再做舞臺的主角,沉醉于自導自演的快樂中,而是應該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教師做導演、點評專家。當然這種角色的轉變,需要教師在備課中付出更多的時間更多的精力,預料學生在“演”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在課堂上也要求教師能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機應變,處理好各種突發事件,真正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把課堂交給學生,把時間交給學生,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把“教為中心”變為“學為中心”,把“師為中心”變為“生為中心”。師生真正各司其職各得其所,才能構建高效課堂。
第二,教師應注意避免一刀切,搞好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高效課堂的精神實質,就是使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利用每一分鐘,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主動性,充分完成學習目標,充分獲取知識提高能力,也就是使學生獲得最大的收益。由于學生本身存在諸如智力、學習水平、學習能力等方方面面的差異,我們不能強求每一個學生都有同樣的學習結果,相反應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不搞一刀切,使每個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最大程度的提高,這才是高效課堂所追求的目標。為此我們可以在不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情況下,把學生分成三個或四個此次,再由不同層次的學生結成學習小組,在課堂上安排與學生水平相適應的學習能容,練習題也設計成金字塔狀,要求不同水平的學生完成不同的習題,課下布置作業要有梯度,既讓成績好的同學吃得飽,又讓中等生吃得好,還讓差等生吃得消。長此以往,每一層次的學生都會樹立信心,不斷進步,課堂效率就會提高。
第三,教師應合理使用教學媒體,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式,切不可只注重形式,而忽視了是否得當。
現在許多教師都喜歡使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如多媒體。使用多媒體教學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增加課堂的密度,還可直觀、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運用得好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有的教師用用不夠合理,如書上有的圖片、習題、材料在多媒體中展示,不僅不如書上的清晰,還沒有新鮮感不如直接看書更直接方便。也有的教師把所有教學內容不分重點與否都制成了幻燈片,學生整堂課都在看大屏幕,導致視覺疲勞,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在構建高效課堂中,教師應合理使用教學手段,當用則用,不可濫用。
為了體現教學方式靈活多樣,有的教師設計了許多學生活動,如:學生自學、小組交流、小組討論、學生表演、小組辯論等。但是有些學生活動卻流于形式,如小組討論,教師并沒有精心設計要討論的問題,以至于不是問題太深學生得不出結論,就是過于簡單絲毫沒有討論的必要;討論的時間也沒有精心安排,學生討論并沒有充分就被匆忙制止;怎么分組也沒有提前確定,教師隨口一說前后桌或同桌討論一下吧,很具有隨意性。這樣的討論并不會為教學服務。構建高效課堂就要精心設計學生活動和教師活動,預計到可能達到的效果和可能出現的問題,以及應對的措施。
第四,處理好課堂內外的關系,切不可認為課上學會了就一勞永逸,課下就可躺在功勞簿上睡大覺了。有的老師認為,我們在課堂上完成了學習任務,就可以使學生解放了,課下沒有布置預習、復習、作業。要知道學生不是電腦可以永久保存某些記憶,學生的記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產生遺忘,我們要不斷地鞏固、運用所學知識才會把它變成永久性的記憶。一個四年級的非常優秀的學生只是國慶放了幾天假居然想不起一位數除多位數的除法法則。這更讓我堅定課下復習是非常必要的。當然充分的預習有助于提高課堂學習的效率,教師還要指導學生科學的預習。課上課下學生比學趕超、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也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力因素。因此,構建高效課堂就要充分挖掘有力因素,是各種有利因素相互配合、相輔相成。
總之,構建高效課堂還有許多要研究的課題,愿與各位同仁商榷,共同進步,為高效課堂的研討盡自己的微薄之力。
參考文獻
[1]吳豐軍.淺談如何提高教學質量并構建高效課堂[J].科技資訊,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