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數學內容較多,涵蓋面較廣,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適當培養學生自學的能力和意識,讓學生善于主動學習,也能夠自主去解決一些問題。這樣不僅有助于學生高中數學學習,也符合新課標教學的基本要求。下面針對培養學生自學能力這一方面,我結合個人教學經驗,談談我的理解和經驗。
關鍵詞:培養能力 提供空間 適當幫助 作業合理 創造氛圍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198-01
1 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為自學打下基礎
學生要想自學,不僅僅要興趣和好奇,還要掌握相關數學能力,而這里的數學能力,細分又可以分為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數學習慣的養成。首先說基礎知識,對于學生來說,一些零碎的基礎知識往往很容易被忽視,而這些知識卻在數學學習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如N在數學中代表非負整數集即自然數集,表示0、1、2、3……這樣的數,而N*表示正整數集,即N中數去除0后的集合,對于類似這樣的數學基礎知識教師要保證學生掌握熟悉,從而為今后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知識基礎。另一方面是指學生良好數學習慣的養成,數學中常常會面臨各種復雜的運算和繁瑣的步驟,例如:在選修1-1的第二章圓錐曲線和方程中,當圓錐曲線和函數結合起來,運算往往會十分復雜,這時就是無形中考驗學生的運算能力,教師應重視平時學生運算習慣的培養,規范習題步驟的書寫,培養學生良好的運算品質,讓學生在面臨一些較難或繁瑣的題目時仍能夠游刃有余,彰顯良好習慣的益處。培養學生數學能力,為學生自學創造良好條件。
2 為學生自學提供空間和時間
現在的數學教學中,普遍存在教師“一手包辦”的現象,即教師幾乎占據全部課堂教學時間,甚至不給學生留下提問和質疑的機會。這樣很容易產生學生存在不懂點卻匆匆而過的弊端,長此以往,還容易使學生產生對數學學習的厭煩心理,這是極其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的。此外,這種教學方法也很不利于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和自主意識的形成。所以為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要敢于提供給學生一些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例如在教學中遇到較簡單或初步的課程,如學習必修1中第一章集合相關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自主學習,過后提出疑問和不解,這樣既可以節省時間,方便學生,也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另外在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和能力后,教師不妨敢于嘗試,在一些稍有難度的課程上讓學生去嘗試,如空間幾何圖形的面積和體積運算公式上,教師可讓學生結合課本實例自己去推理得出結果,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對學習的知識掌握得更熟練,記憶得更牢固,還可以在運算中考研學生的計算和推理能力,讓學生相關能力有所提升,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3 在學生自學過程中適當給與幫助
培養學生自學能力并不意味著教師就可以輕輕松松地什么都不管,什么都不問,任由學生自己去,相反,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加細心,更加有耐心,努力去發現學生中大都存在的疑問,并把這個當成重點,詳細講解,掃除學生自學過程中的不解和疑問,從而輔助學生自學進程的良好進行。例如:在學習三角函數這一章節中,如果讓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能大多會在三角函數的圖像和性質這一節遇到困難,無法繼續學習之后的內容,教師應該在這個時候應當適當給與學生幫助,輔助學生了解正弦函數和余弦函數的周期性、奇偶性、單調性,強調重點,講明難點,讓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更好地把握本章節的重點。另外在必修5數列一章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在學生自學已了解等差數列和等比數列的相關性質基礎上,把這些性質做一些詳細的整理說明,讓學生對相關性質的記憶和了解更加清晰有條理,使學生的自學成果能夠更加條理化和清晰化。因此,教師在學生自學中的作用不可忽視,為了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能力,教師應充分發揮自身作用,幫助學生培養自學能力。
4 作業布置上爭取合理有效
在今天的高中數學學習中,很多學校和教師容易采用“題海戰術”模式,而在這種模式中,鋪天蓋地的習題往往使學生疲于應付,而大量習題產生的效果也經常不明顯,此外學生往往在習題中處于被動狀態,只是一心一意完成作業,提高自己自學能力和水平更是無從談起。針對“題海戰術”帶來的弊端,教師應認真反思,敢于創新,結合自身情況和學生水平,合理布置作業,讓學生在正確的練習中掌握知識,提高自學能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練習中,教師要做到精挑細選,善于剔除一些陳舊老套或已重復多變價值不大的題目,選擇一些有代表性、新穎、內涵豐富的習題讓學生練習。另外教師可在學習某章節一段時間后選取一些有特色的題目或相似的題型進行練習,幫助學生把握相關知識。此外針對廣大學生在練習中經常錯誤的重要習題教師也要加以重視,保證廣大學生能夠在反復練習后熟練掌握。對于一些難度很大的習題教師可不做強制要求,供學有余力者學習而并不是硬性要求,如在圓錐曲線和方程結合的練習中往往有三問,而第三問無論從思維還是運算上來說都是相當困難的,教師可結合本版情況和習題水平來決定是否刪除本問,留下更多時間來保證學生對第一二問知識的掌握。適當刪減,合理布置,這樣學生既可以在習題中總結有關知識,加深記憶,也可以節省更多時間來結合自身情況加以思考,擁有足夠的自學時間,可以充分提高自學能力。
5 創造有利于自主學習的氛圍
高中數學學習常常給人以壓抑緊張的氛圍,長期處于這種氣氛下,不僅不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還會大大阻礙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和提升。為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必須改變沉悶單調的學習氣氛,創造出適合學生學習的輕松活潑氣氛來。首先,教師面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不應一味制止和反對,相反,教師對于一些有價值有思想深度的問題要重視鼓勵,積極幫助學生解答,讓學生對知識的了解更加全面。當然對于一些較膚淺或價值不大的問題教師也不應該漠然對待,教師應同樣給予鼓勵,同時要善于引導學生到更有深度和高度的方向上去。其次,教師要敢于讓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主動去解決自己心中的疑問和不解,在討論中鍛煉自主意識和自學能力。最后,教師還要善于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和生活內容結合,如函數知識和生活中商家促銷搞活動相聯系,讓學生發現數學知識并不像空中樓閣一樣高高在上,它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從而調動廣大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
高中數學知識的學習對于每位高中生來說都是重要的,而培養學生數學自主能力不僅可以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還可以提高數學學習的效率,符合新課標教學的要求,在高中學習中至關重要。希望本篇文章可以為廣大教師的教學提供幫助,培養出更多有自主意識的高中生,讓高中數學教學變得更加有趣實用。
參考文獻
[1]王雷.淺談如何培養初中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J].新課程學習(基礎教育),2010(7).
[2]張云.淺談怎樣提高中學生的數學自學能力[J].中學教學參考,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