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體的組織者和指導者,也是班集體的設計師。班主任是學生、學校、家長三者溝通的橋梁,是溝通的紐帶。班主任的作用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做好班主任工作必須做到以下幾點:(1)注重形象,提高素質。為人師表為首位:班主任的德才學識、情感人格、言行舉止等都會給學生留下深遠的影響。(2)建立一支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3)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就得先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學生的情況,才能從實際出發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對學生進行教育。
關鍵詞:班主任 提高素質 班集體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223-01
1 注重形象,提高素質
作為一個班主任,我非常知道自己在學生中的重要性。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我不斷地完善自己,在實踐中總結經驗,提高自身素質,嚴于律己,以身作則,在學生中樹立一個實實在在的榜樣。我平時對學生要求嚴格,上自習保持安靜,上課不遲到……下課后和學生們一起運動、聊天,和學生們拉近距離,彼此了解,讓他們對我有好感,信任我。
2 建立一支團結友愛、積極向上的班集體
在班級管理中要有創新意識,創設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為學生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班主任應關愛每一個學生,主動關心學生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同時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和諧寬松的環境,讓學生在班級安心學習、發展特長、張揚個性。班主任還應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彼此坦誠相待,逐步建立“信得過”的情感基礎,使班級管理為學生個性張揚建立一個良好氛圍。使每個學生自覺地把班級管理目標與個人目標結合起來,人人為集體,事事想集體,以班級共性的發展來規范和約束學生個性的進步,以學生個性的進步來推動班級共性的發展。
2.1 抓班干部
班級管理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依靠班干部和學生來實施班級管理。我一直提倡建立一支得力的班干部隊伍。如:
首先,實行“班干部半期輪換制”以及“值日班長隔周輪換制”。讓在“崗位責任制”中表現突出、認真負責的學生,由民主選舉進入班干部和值日班長行列,讓他們發揮主人翁的作用。
其次,每周開一次民主總結會,由值日班長總結值日情況,表揚先進,指出不足,再組織民主投票,評出前周班級小明星。正是班主任的這一作用,促使學生確立了自己的班級主人翁地位。
2.2 抓班風
班風建設是“中心”,這是班級管理的關鍵。班主任在進行班級管理中,必須抓好班容班貌建設、班風學風建設、班級規章制度建設、班干部隊伍建設等等。一個班級,如果班風學風端正,全班同學能夠做到爭分奪秒,形成良好的競爭氛圍,互幫互學,使同學之間形成比、學、趕、幫、超的良性互動局面,那么,班級的正氣必然上升,凝聚力也會得以增強,學科教學質量會隨之提高。
2.3 抓參與
一個班級的學生,在氣質、性格、能力上都存在著個別差異,具有不同的心理發展水平,不同的個性特點,要辯證認識個性差異,仔細了解每一個學生個性特點及發展水平,從不同方面調動個人的積極性。我班曾開展過一個主題班會,主題是“個人與集體”。主持人通過班內一段時間內的好人好事和違紀現象,讓學生分組討論,代表發言,其中犯錯誤的同學也進行自我評價,大家暢所欲言,積極參與,最后使學生真正意識到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從而形成正確的自我認識。
3 全面了解和研究學生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說過“如果教育家希望從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須首先從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班主任要教育學生,就得先了解學生,只有了解和熟悉學生的情況,才能從實際出發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對學生進行教育。
3.1 班主任要有愛心
一個優秀的班主任必須具備的一個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心地善良、胸懷博大、充滿愛心!如:一天早晨,注意到班上一個男孩有點反常,一直戴著帽子,我很奇怪,便偷偷的了解了一下,原來他是因為剛剛剃了光頭,怕同學們笑話。了解了原因后,我把他叫到面前,當著全班同學的面給他摘下帽子,然后問道:“大家看李文龍同學的新發型好看嗎?”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好看!”男孩笑了,不再感覺困窘,并且從那以后不再怕羞,學習也比以前認真了。
3.2 班主任要學會賞識
羅素說過“這個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所以我們應該蹲下身子去觀察他們,發現他們。特別是對于后進生,學習上找不到突破口就從品德上找,品德上找不到就從勞動能力方面找。我教過這樣一個孩子,在很多老師和同學眼里,他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后進生。但是,我發現這個孩子的思維非常敏捷,有時回答問題很精彩、有創意。在語文課上我經常會聽到他精彩的發言,尤其是開放性問題。有時,我會讓同學們把他精彩的發言記錄下來,同時給他一個微笑,他覺得這是最高的獎賞。由于我對他的贊賞,他愛上語文課,連他曾經最頭痛的作文都能按時交上,他在作文中寫道:我最喜歡老師對我笑,老師的笑就是對我最大的鼓勵,為了老師的笑,我也要學好語文。
3.3 班主任要學會要求
我們要愛學生,但愛要有度,愛中有嚴。過度的愛容易放縱學生,班主任老師不是在愛學生,而是在害學生。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說教育有什么訣竅,那就是盡可能多的尊重一個學生,盡可能多的要求一個學生。”每當接到新的班級,我與別人不太相同的地方,不是忙于去強化知識的傳授,而是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上,從要求學生的站姿與坐姿開始,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課堂上,要求學生坐端正,從書包怎么放,作業怎么交,預備鈴后干什么,等一一加以規范訓練;在生活上要求教室的桌子、椅子排成一條線,每天早晚拖地、擦桌子,任何時候都要保持自己座位下的清潔。總之,我把對學生良好習慣的培養,作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工作。
3.4 班主任要學會寬容
寬容是一種處世的智慧,是一種教育的層次,是一種無私的接納。愛因斯坦說過:“善于寬容,是教師修養的情感問題,寬容中蘊含的理解、信任、平等,表明教育者對自己和教育對象積累了足夠的信心,也浸透了一種事業、于孩子的誠摯和熱愛。”因此,班主任只有正確認識人的個性,才能對有不同個性的學生抱有積極的殷切的期待,予以熱情的鼓舞。如:一次上課鈴響了,同學們都很快地跑回教室,我剛要喊全體起立,突然看見我班經常遲到的女同學張晴跑進教室,一下課,我就把她叫到講臺前,嚴厲地批評她上課遲到,她似乎很委屈,我看見眼淚在她眼圈里轉。“老師,是媽媽看我成績退步,故意把我關在房間里,不讓我來上學。”“撒謊!遲到了還找借口。”我氣呼呼地說。又過了一節課,她媽媽來到學校,向我解釋女兒遲到的原因。我這才知道錯怪了她,連忙向她道歉,她好像很開心。
總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項具體細致﹑瑣碎繁雜、艱苦長期的工作,需要有積極認真負責的態度,細致扎實的工作作風,嚴格科學的管理方法,靈活有效的帶班藝術,只有這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才能保證和促進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沈默,曹志平.整合校內外貿資源構建高職物流實訓基地項目研究報告[C]//.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江蘇卷),2010.
[2]蘇選剛.淺談班主任如何了解學生[N].黔西南日報,2010.
[3]毛景煥.平等體驗的生成與班級教學共同體[D].南京師范大學,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