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改革后,健康作為學習內容進入了傳統的體育課程,豐富了教學內容的同時也更新了課程理念。教師在教學中,要注重對健康內容的重視,從理念到教學過程,點滴滲透健康意識和健康思想。
關鍵詞:高中 體育 健康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252-01
在傳統的體育教學理念中,體育是學習體育知識、體育技能、強身健體的學科,是一門以運動為主要內容的實踐性課程,只將其作為保持人們健康的手段,很少將其與人類的健康知識聯系起來。新的《體育與健康》科目將“體育”與“健康”看作課程的并列的兩部分,將它們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但是,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由于有現行的教育制度的制約,或者受高考升學壓力的影響,很多學校知識象征性地開設體育課,而不建立有效的課堂評價機制,導致教師的教學跟著習慣走,跟著感覺走。在課堂上知識學習一些運動的技能,然后進行簡單的操作訓練。至于這些知識對學生將來的體育運動或是運動習慣的養成能起到多大作用從不去考慮,更不去思考我們的體育教學對學生的身體健康有哪些重要的影響,應該如何去處理“體育”和“健康”的關系,如何將體育課程學習與學生的終身健康聯系起來。這正是目前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是體育課堂教學改革的切入點。
1 樹立“體育”為“健康”服務的思想
在傳統觀念里,只要運動就會對身體有益處。果真如此嗎?其實不然。過量的運動、不符合健康理念的運動、惡劣環境下的運動不但對人體無益,反而有害。學生正處于長身體的階段,超大量的運動會影響學生的生長發育。不是每個人的體質都適合沒想運動,心臟功能不好的學生就不適宜長跑,彈跳力不強的學生不適應打羽毛球等。現在空氣污染嚴重,北方的許多地區每年都有三分之一的時間處于霧霾的籠罩之中,在霧霾中運動會吸入大量的懸浮顆粒,感染呼吸道和肺部疾病。因此,教師在體育課程教學中要向學生傳達“體育”為“健康”服務的思想,指導學生科學合理地進行體育運動。一定要避免出現違背科學常識進行體育鍛煉,防止出現因體育運動而危害學生健康的情況出現。比如,在霧霾天氣,就不要在室外上體育課,也要告誡學生盡量不要外出,更不要在霧霾天氣做劇烈運動,防止吸入過多粉塵危害身體健康;對于特異體質的學生,也要指導學生避免進行身體不適宜的運動,防止出現意外情況。這種思想和理念不僅要用于指導教學,還要通過長期的滲透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運動理念,讓運動在正確思想的指導下進行,讓體育切實為健康保駕護航。
2 將健康知識和體育技能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
傳統的體驗課教學呈現出重體育知識、體育技能,忽略健康知識的弊端。新編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與健康有關的知識,既包括身體各項健康指標的指數,也包括各類食品中的營養成分,還有精神健康的相關知識。這些新增內容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注重人類健康狀況的發展趨勢。大多數教師認為,這些內容在生物、政治課程中都以不同的形式出現過,在體育課堂上無需再學習。這是一種錯誤的觀點。其它學科的學習都是以科學知識或者是從人的性格養成方面學習,唯有《體育與健康》課程將這些知識與運動都統領在人的健康之下,將其綜合成為一個整體。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安排,或者進行專項室內理論課程,或者滲透到對體育運動的講解中。比如,在進行足球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足球運動對人體能量的消耗,分析在進行足球比賽前吃哪類食物更科學、更合理。我國傳統的飲食習慣以面食為主,西方國家以肉食為主,讓學生結合食物的營養成分和足球運動的需要,綜合分析哪類飲食習慣更符合足球運動的需要呢?這更能調動學生將學到的知識進行對比、分析、綜合,從而得出結論。這種學習不但能讓學生懂得科學道理,更能引導學生將學習的健康知識與體育知識結合起來,指導學生在科學的前提下進行運動。
3 以體育鍛煉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現今的學生學習、升學壓力巨大,很多學生的心理都處于亞健康狀態,表現出一定的抑郁、煩躁、厭世等,每年都有因不堪重負結束生命的悲劇發生。《體育與健康》課程是壓抑的高中生活中調節器,體育鍛煉不僅能增強人體各器官系統的免疫功能,全面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和身體的正常發育,而且能磨練意志,培養自信心,提高抗挫力,陶冶美的性情,增強社會與適應能力。體育鍛煉還能促進人的心理健康發展,而且能夠提高人社會適應的能力,促進社會交往和增進友誼,實現生理、心理、社會交往的三重健康的共同提升。因此,教師要善于借助體育課和體育鍛煉來提高學生身體健康水平的同時,來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盡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娛樂性強或者需要集體合作的運動項目,讓學生在鍛煉中感受到運動的暢快,感受到合作戰勝困難的愉悅感和成就感,從而促進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通過體育鍛煉來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敢于拼搏的作風,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提高對自己的滿意度,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通過體育鍛煉來調節學生的心情,提高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比單純的教師談心、心理疏導有更明顯的效果。身體素質的提升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是保證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保障,也是《體育與健康》課程的育人功效的具體體現。
4 借助傳播體育文化開闊學生的胸襟
體育文化是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重要內容,從豐富多彩的體育形式到體育運動的淵源,從奧運會的發展歷史到我國的北京奧運會舉行,從我國體育運動的發展歷程到著名運動員的成長經歷等,內容可謂豐富多彩。這些看似零碎的知識包含了人類的一部崎嶇的發展歷史,包含了人類戰勝自然、戰勝災難、戰勝自我的發展史,學生從中能感受到人類在與自然抗爭的過程中那種堅韌不屈的精神,感受到自身潛藏的巨大的爆發力。讓學生了解各項體育運動的世界紀錄不斷被打破的過程,從中感受到人類挑戰自我、超越自我的勇氣和行動。讓學生了解著名運動員的成長經歷,從他們身上感受到超越國界、超越民族的界限共同具有的頑強拼搏、戰勝自我的精神。這些體育文化的接受不但能開闊學生的視野,熏陶他們果敢的性格,還能培養學生放眼世界的開闊胸襟。這種精神境界的形成對學生熱愛體育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態都有積極的意義,對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
總之,高中體育教學正在發生變化,由過去的注重學科知識轉向注重體育與健康的關系,將體育定位在為健康服務的地位。教學方向的轉變,表現出體育鍛煉更具人性化,更加靈活,也更具選擇性。這些變化是體育這門傳統課程與時俱進、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具體表現,也是課程自身發展、提高的必然要求。課堂教學改革也是這種發展的必然要求。
參考文獻
[1]楊東旭.高中體育與健康教學反思[J].現代教育教學探索,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