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迅猛發展,人們日益意識到美術教育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強調素質教育、推進創新教育,學生才能實現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小學美術教學是美術教育的初始階段,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通過美術課堂教學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是每一位美術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那么,如何正確實施小學美術教學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點經驗與體會,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小學美術教學 小學生 創造能力 培養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4)01(c)-0257-01
《義務教育美術課程標準(2011年版)》明確對美術課程的性質做出規定,在“前言”部分,《標準》強調:“美術課程必須要與學生生活經驗有機結合,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情感體驗中發展觀察能力、聯想能力和創造能力,并不斷提升審美能力和審美品位,增強對大自然、人類社會的熱愛之情以及責任感,以此形成創造美好生活的能力。”由此看來,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是小學美術教學必須承擔的重要任務。誠然,小學美術課程具有形象性、直觀性等特點,可以實現“寓教于樂”的教學目標,也可以真正培養起小學生的創造能力。那么,應該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創造能力呢?筆者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自己的一點經驗與體會,希望能起到一定的參考作用。
1 小學美術教學在培養創造能力方面的優勢
首先,從小學美術課程的性質來說。眾所周知,美術課程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可感性的特點,透過這些特點,可以深入到思想訓練、思維認識、藝術表現和情感體驗等范疇。這一切都與創造能力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因為創造能力并不是鏡花水月、海市蜃樓,它需要建立在扎實的藝術語言和繪畫技巧基礎之上,小學美術課程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鍛煉學生的藝術語言和繪畫技巧,促使學生通過繪畫表達心中所想,心中所感,從而培養起創造能力。
其次,從小學美術教材的特點來說。如今,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入,小學美術教材已經改變了以往以技法訓練為中心的模式,而從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出發,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貫徹,強調開發智力、發揮學生的個性和創造性,著眼于提升學生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從培養創造能力的角度來看,這恰恰是獨具優勢的。教師要合理利用美術教材,挖掘出有利因素,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最后,從小學美術教學的特點來說。目前的小學美術教學偏重于開發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新課改明確指出,小學美術教學要讓學生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開展想象;強調創設生動活潑的場景,讓學生在“樂中學”;還強調要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使他們大膽創作和表現。從這點來看,小學美術教學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
綜上所述,小學美術教學確實在培養小學生創造力方面占有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要正視美術課的功能,合理利用一切有效資源,妥當安排教學,發揮小學美術教學的真正價值。
2 如何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2.1 調動學生對美術課的興趣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我國偉大教育家孔子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在教學過程中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至關重要。小學生天性好動,動手能力強,美術教師一定要結合他們的心理特征安排教學,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比如有一次上美術設計應用課,我在課前就提前布置學生要充分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收集日常生活中被丟棄的舊電線、快餐盒、易拉罐、紙盒、蛋殼等,上課時讓學生將這些東西帶到課堂上,然后鼓勵學生將這些廢棄的物品做成工藝品,我會讓學生思考:現在的塑料污染如此嚴重,我們應該怎么變廢為寶,將手中的這些東西變成有用的工藝品呢?此問題一出,就會激發學生積極思考的潛力,他們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動手能力,用自己手上的物品做出力所能及的東西。在這過程中,學生的創造能力就在無形中被培養起來了。
2.2 鼓勵小學生大膽想象
作為一種重要的思維方式,想象就是人們在感知客觀事物的基礎上,在頭腦中形成和創造新形象的心理過程。美術課具有形象性、直觀性和可感性的特征,離不開想象的存在。沒有想象,就無法進行藝術構思;沒有想象,創造就猶如無根之基;沒有想象,就不會有各種發明出現。所以說,想象是創造的階梯,是創造的源泉。
小學生是最富有想象力的,陽光、河流、草地、樹木、花朵,這一切都會使他們插上想象的翅膀。在美術課上,他們會基于自己的生活體驗、思維方式和知識結構,畫出各種各樣不同的作品,有的甚至千奇百怪,就連教師也無法理解。但是,這個時候我們不能否認學生不合常規的想法,不能用“異想天開”、“胡思亂想”、“白日做夢”等詞匯評價他們,這樣會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教師要看到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鼓勵他們畫出自己想畫的東西,以此活躍他們的思維,調動他們的興趣。這樣一來,教師就成了學生的朋友,師生之間的距離就拉近了。
2.3 開展美術競賽活動
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但是如果教師在課堂上一味教導學生如何畫,如何做,那么必定會使得教學氣氛枯燥乏味,學生的創造能力也得不到發揮。我們都知道每個人都有表現欲望,小學生尤甚,他們迫切想得到教師對自己的表揚,同伴對自己的認可。那么,應該如何提高學生的表現欲,讓他們盡情發揮自己的創造才能呢?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我認為可以通過競賽的方式為學生創設表現機會,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比賽過程中不斷創新。
在“圓形物”一課中,我就采用添畫比賽的方式讓學生積極表現,讓學生在一個圓形內添加幾筆畫,使之成為另外的物象。后來,學生們踴躍表現,畫出了許多新物象,有花朵、有娃娃臉、有鐘表等。通過這個比賽,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都得到了發揮,課堂氣氛可想而知。當然,比賽不光可以在班級內組織,還可以在班級與班級之間組織,使學生得到向別人學習的機會,還能增強他們的群體意識。
總之,創造能力是美術創作的不竭動力,我們在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實踐能力。但是,創造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不能一蹴而就,不可能立竿見影。我們要合理安排教學,創設輕松、愉悅、和諧的氣氛,將學生從狹小的天地中解放出來,給予他們足夠的發展空間,鼓勵他們自由想象、大膽創新,從而使其綜合素質得到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鄒小萍.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美術教學的創新策略[J].時代教育,2013(12):235.
[2]于疏影.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新課程學習:上,2013(5):24.
[3]潘麗媛.培養創造力是小學美術教學的焦點[J].商,2013(7):301.
[4]范陽.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J].廣西教育,2013(5):90.
[5]孫燕.小學美術教學過程中的創新能力引發策略[J].北方文學:下,2013(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