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氯胺酮的兩種作用(毒理作用與藥理作用)。方法:查找一些參考文獻或是一些氯胺酮研究性的報告,進行分類、整理、總結。結果:氯胺酮藥理作用主要包括麻醉作用,鎮痛作用,抗炎作用與神經元保護作用。氯胺酮毒理作用主要是表現在四個方面:①對認知、記憶、學習功能的影響;②氯胺酮的致精神分裂、致幻作用;③對神經系統造成的毒性作用;④對染色體造成的損傷作用。 結論:氯胺酮在臨床的治療上應用到了麻醉、抗炎、鎮痛的作用,在醫療事業中有其重要的意義。但是也有其副作用及毒副作用,引起了人們的關注。
關鍵詞:氯胺酮;藥理作用;毒理作用
Study of effects of ketamine pharmacology and toxicology
Wang HuifengLi Wen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se and explore two kinds of effect of ketamine (strychnos and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Methods:to find some references or some ketamine research report, classification, sorting, summary. Results: ketamin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including anesthesia effect, analgesic effect,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nd neuron protection. Ketamine strychnos mainly in four aspects: (1) effects on cognition, memory, learning, function; (2) ketamine to schizophrenia, hallucinogenic effects; (3) on the nervous system caused by the toxic effect; (4) effect on chromosome damage. Conclusion: ketamine on clinical treatment applied to anesthesia, anti-inflammatory and analgesic effect, has it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medical career. But also has its side effects and side effects,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people.
Key words:Ketamin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strychnos
【中圖分類號】R971+.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3-0034-02
氯胺酮是一種靜脈全麻藥,具有鎮痛作用。NMDA受體是一種有興奮特性的谷氨酸受體,這類型的興奮包括了一些機制:鎮痛、全麻、神經毒性。運用氯胺酮的特征是:淺鎮靜、僵直狀、鎮痛、遺忘、出現幻覺。現就氯胺酮的兩種作用(毒理與藥理)作了具體闡述,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一些有關于氯胺酮作用的參考資料,包括一些文獻與研究型的報告。
1.2方法:
仔細閱讀這些參考資料,整理、分類、總結出氯胺酮的兩種作用的具體機理。
2結果
2.1氯胺酮的藥理作用
2.1.1氯胺酮產生麻醉作用:
氯胺酮麻醉的特點:失去痛感,意識模糊但沒有完全地喪失,反應遲鈍,就像是與外界隔離了,是一種感覺與意識分離的狀態。造成這樣的原因是:氯胺酮的抑制作用,興奮作用。但是氯胺酮也會出現淺鎮靜、僵直狀、鎮痛、遺忘、幻覺產生的現象。臨床上主要是應用在全身麻醉,其優點是能夠維持血壓、不會影響到神經系統,也很少會影響到呼吸系統。由此可以將其作為麻醉藥的首種選擇,在沒有呼吸手術儀器進行機械通氣和氣管插管的時候。
2.1.2氯胺酮產生鎮痛作用:
氯胺酮能夠有效地降低患者在手術之后的疼痛,并且還能減少對鎮痛藥物的依賴。氯胺酮還可以減輕或抑制傷口的過敏,具有預防作用,能夠減少慢性痛的發生。氯胺酮鎮痛的機制原理是阻斷了脊髓網狀結構對于痛覺的一個傳入的信號,來進行對大腦皮層的抑制,選擇性的進行痛覺的阻斷,這樣,就可以看出其使用的鎮痛效果對身體的感覺作用影響比較小,其主要是有關于阻斷痛覺的一些情緒的成分。
2.1.3氯胺酮產生抗炎作用:
氯胺酮能夠抑制促炎性因子(產生在過度的炎性反應過程中),能夠刺激淋巴細胞,使其產生IL-4、IL-10的抗炎性介質。學者的一些研究表明,氯胺酮也能夠直接的抑制IL-6、IL-8的誘導分泌作用。根據報道,氯胺酮可以通過NMDA受體與谷氨酸的抑制作用來調節興奮突觸的傳遞,從而減少NO,抑制NOS,最后能夠發揮出抗炎的作用。
2.1.4氯胺酮對神經元的保護作用:
氯胺酮在“冷凍傷后海馬區神經元”這種神經元的喪失上有抑制作用,能夠使神經的恢復功能加快,有助于顱腦治療后的恢復。氯胺酮能夠阻斷NMDA受體,激活I通道來達到對神經元的保護作用。
2.2氯胺酮的毒理作用:
氯胺酮毒理作用主要是表現在以下的4個方面:①對認知、記憶、學習功能的影響;②氯胺酮的致精神分裂、致幻作用;③對神經系統造成的毒性作用;④對染色體造成的損傷作用。這些作用可以是在用藥之前,也可以是在用藥之后。
2.2.1氯胺酮對認知、記憶、學習功能的影響:
氯胺酮作為一種常用的靜脈全麻藥,也有一定的副作用產生。NMDA受體能夠影響到記憶,氯胺酮可以阻斷神經而造成記憶的損害。記憶、學習的重要腦部位置是海馬結構,其上的NMDA受體就會受到氯胺酮的影響而干擾到記憶、學習的過程。研究表明,氯胺酮應用之后,會產生認知、記憶、學習的損傷。通過進行對老鼠運用氯胺酮的實驗可以發現,使用氯胺酮之后,老鼠逐漸遺忘了對味覺的感受,這就說明了其能夠造成記憶功能的損傷。
2.2.2氯胺酮的致精神分裂、致幻作用:
研究發現,當靶控輸注氯胺酮鎮痛的劑量低于麻醉劑量的時候,會出現明顯的幻覺效果。在臨床上有一例子,手術之后蘇醒的期間,病人發生了躁動,表現為:大喊大叫、身子扭動、四肢亂晃、總是不自主的就像運動。也有臨床發現,使用氯胺酮之后出現了像是精神分裂的狀態,就像幻覺、幻聽、噩夢等等,外在的變現就是行為異常和對認知的損害。還有部分病人會有內臟的幻覺,內感性的不適,這都是精神病障礙的一個特點。
2.2.3氯胺酮對神經系統造成的毒性作用:
氯胺酮對腦干和大腦皮層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廣泛地抑制大腦皮層,沒有特異性抑制第1軀體與第2軀體的感覺區。有關的研究表明,NMDA受體的拮抗劑能夠在不同動物的體內都產生神經的毒性。這就體現了,長期性的NMDA受體的拮抗劑,會造成前額葉功能的選擇性的被損傷,NMDA受體的拮抗劑能夠導致產生神經毒素,造成細胞的凋亡(由于影響到興奮性、抑制性神經,不同信號的通路,應激作用而導致的)。NMDA受體在其功能受到拮抗作用的時候,會造成中樞神經某一區域的各種各樣的重要遞質的異常。這種穩態失衡的綜合變現就是:增強了對一些大腦區域的刺激,造成了神經元的損害。NMDA受體的拮抗劑最終會造成氧化過激反應,由此我們可以說,有氯胺酮誘導形成的神經毒性,它的最后的表現就是氧自由基水平提高了,從而會產生對某個位置特定的神經元的氧化過激反應,最終對神經元造成損傷。而這也就說明了由氯胺酮誘導造成的神經元的凋亡和其產生作用的時間有著極為密切的關系,即長時間、大劑量的氯胺酮的麻醉會造成腦血管周圍的神經膠質細胞的水腫,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是顱內的壓強升高,最終導致缺氧、腦缺血及腦水腫。
2.2.4氯胺酮對染色體造成的損傷作用:
在細胞遺傳學的快速發展中,氯胺酮對染色體造成的損傷作用也更加受到了人們的關注與重視。它常用在臨床的麻醉上。有關的研究表明,將氯胺酮的細胞運用互換姐妹染色單體來進行誘變,檢測其結果可以發現,它可以造成外周血淋巴細胞互換姐妹染色單體頻率的增高,對染色體造成一定的損傷。由于有很多的育齡期婦女(娛樂性使用)會使用它,因此,濫用氯胺酮會對下一代造成不可忽視的影響。
3討論
目前,在臨床上使用氯胺酮來進行治療的例子越來越多,其應用也越來越廣。很多的資料顯示氯胺酮有兩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夠對機體產生保護的作用(藥理作用:麻醉、抗炎、鎮痛),另一就是會產生神經毒素,造成細胞的凋亡(由于影響到興奮性、抑制性神經,不同信號的通路,應激作用而導致的)。氯胺酮隨著使用的增多、濫用,其造成的毒理作用(對認知、記憶、學習功能的影響;氯胺酮的致精神分裂、致幻作用;對神經系統造成的毒性作用;對染色體造成的損傷作用)不能置之不理。
綜上所述:該研究通過分析氯胺酮的毒理作用與藥理作用以及其作用的機制,來闡述了對于氯胺酮應用在臨床上的產生的效果與影響,及其應用在臨床上的一些重要的意義。也要求了氯胺酮在臨床上應用是要適度,不能濫用在“娛樂性使用”上,以免造成一些無可挽回的后果。
參考文獻
[1]Sakai T,Ichiyama,Whitten CW,et al.Keta mine suppresses endotoxin-induced NF-kappaB expression[J].Can J Anesht,2000,47(10):1019-1024
[2]Koga K,Ogata M,Takenaka I,et a1.Keta mine suppresses tumornecrosis factor-alpha activity and mortality in car-rageenan sensitized endotoxin shock mode[J].Circ Shock,1994,44(3):160-168
[3]Salo M,Pirttikangas CO,Pulkki K.Efects of propofol emulsion and thiopentone on T helper cell type-1/type-2 balance in vitro[J].Anaesthesia,1997,52(4):341-344
[4]Dickenson AH.NMDA receptor antagonists:interactions with opioids [J].Acta An-aesthesiol Scand,1997,41:112- 115
[5]解雅英,馬正良,曾因明.氯胺酮抗炎作用及機制的研究進展[J].國外醫學·麻醉學與復蘇分冊,2003,24(4):247-250
[6]Krystal JH,Perry EB Jr,Gueorquieva R et al.Comparative and interactive human psychopharmacologic effects of ketamine and amphetamine.Arch Gen Psychiatry,2005,62(4):985-994
[7]Duncan GE,Moy SS,Knapp DJ,et a1.Metabolic mapping of the rat brain after subanesthetic doses of keta mine:potential relevance to schizophrenia[J].Brain Res,1998,787(2):181-190
[8]Malhotra AK,Pinals DA,Weingartner H,et al.NMDA receptor function and human cognition:the effects of keta mine in healthy volunteers0].Neuro psychopharmacology,1996,14 (5):301 - 301
[9]武云飛,王志萍,江山等.多次氯胺酮麻醉對發育早期大鼠空間辨別學習記憶與海馬CA1區突觸長時程增強[J].徐州醫學院學報,2005,25 (3):221-224
[10]賈寶森,岳云,芮燕,等.NMDA受體拮抗藥氯胺酮對內隱記憶的影響[J].中國麻醉與鎮痛,2000,2 (3):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