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與其說Jackson Clements Burrows在設計一所房子,不如說他們根本是想重新定義“家”這回事,令身處其中的人能夠從無縫拼接的木材中找到和平的隱喻,從灑下來的甜蜜光線中感受大自然的豐富,從故意裸露在外的鋼梁結構中尋求坦白的態度——那么,歡迎回家。
以新裝舊的玻璃房
Old House Tyson Street(泰森街老屋)這個項目的設計過程,是Jackson Clements Burrows對“在遺址上建造房子所帶來的種種艱難”的積極回應。設計伊始,就有相關政府部門要求必須從形式、面積及細節方面與周圍的街景相互呼應;然而,客戶卻執著地表示要讓原本破舊的住宅完全變樣。
面對建造過程中的各方矛盾,Jackson Clements Burrows還是做了困獸之斗,他們的解決方案是采用一種意想不到的材料——玻璃信封——在原來的住宅外用玻璃幕墻以疊蓋的方式,等比添加同樣大小的居住空間。面向天空的玻璃能夠從視覺上減少上面一層房屋的面積,也令整個房子從不論從內部還是外部都看起來像是個能夠折疊的紙張。此外,他們還細心地在玻璃空間中設計了能夠停放兩輛車的車庫。桉樹可能是泰森街老屋為數不多的被保留下來的歷史遺跡,它那隨季節變化的樹枝和葉片顏色像是調色板,因著玻璃的緣故,如今已成為老屋最好的裝飾。
在《幸福的建筑》中,英倫才子Alain de Botton曾這樣感喟:“我們在心理意義上需要一個家就如同在肉體上一樣迫切,我們需要一個避難所以支持我們的精神狀態,因為這個世界是如此異己。”——而Jackson Clements Burrows就這樣用他們質樸而詩意的建筑語言,再次加劇了我們的這種迫切。
詩意地棲居在陡崖上
大概,只有一個建筑狂熱分子才會孜孜以求地在想要在陡崖上建造一所Tree House(樹屋),45度的傾斜角度對建筑師和業主無疑都是一種瘋狂。然而,這種瘋狂很美,房子最終的形態就像在懸崖上長出一棵樹,三間臥室從6×9米的地面層以懸臂的結構方式延伸出來,宛如樹枝。
同時,Jackson Clements Burrows并不因為房子的美感而犧牲掉其功能性。由于戶主有兩個孩子,考慮到安全問題,他們為懸挑式房間特地辟出有保護裝置的角落,比如陽光房下面的沙坑,會讓人想起了20世紀50年代流行一時的戶外空間,那個時候孩子們總是被鼓勵到戶外去玩耍。旁邊還設計有長凳方便父母看管,沙坑不用時則以木質甲板覆蓋著。依著樓梯拾級而下,大約半層的高度就來到了被周遭樹林環繞的主臥室,站在窗前向遠方眺望,巴斯海峽的光影與美景一覽無遺。“我們不止想設計一個可居住的雕塑,同時也希望它能跟環境融為—體”,他們這樣闡述最初的設計理念。
在維多利亞州的大洋路一帶,樹屋190平米的面積可以稱得上低調,而建筑外墻那像是從周圍樹木上借來的綠色,令它具備了一種安靜隱士的性格,海浪拍打著崖壁可能就是那里最喧響的聲音,然后你才會又偶爾記起了那個最開始的瘋狂。
越老越迷人的海景房
或許是因為周圍有大量戰后的沙灘住宅和檐板住宅,位于Barwon Heads的Seaview House(海景房)看起來是有一點中年甚至老年意味的,然而現代建筑風格的住宅數量也正在這一帶不斷擴張著。海景房的主人是一對老夫婦,希望在這里繼續長時間生活下去,他們最大的要求即是令住宅毫不費力地與現存的街景融為一體,同時適應該小鎮正在發生的急速變化。于是,海景房的整個改造過程變得有點像是日本綜藝節目“全能住宅改造王”,完全的新或舊都令人感到乏味,JacksonClements Burrows試圖加入一些新的東西,同時讓原來的住宅舊得恰到好處一些。
房子最終被分為三個獨立部分,彼此之間用玻璃橋梁連接。南側包含起居室、書房、盥洗室和客房等私密空間,并能夠欣賞到江景;西南側的房間包括主臥室、套房、休息室等,北側庭院則用來阻擋吹向住宅的季候風。看得出,在設計過程中一直在謹慎地保留當地現有的鄉村和海岸式生活方式。在兼顧到當地傳統鄉村小屋風格的同時,又為其賦予了現代建筑的特性:住宅外立面用一層透明波紋板來做裝飾,室內的鋼梁結構在夜間清晰的暴露在外;室內間隔排列的細木條創造了漫射光環境;半自主的住宅結構為室內引入了自然通風和光照。
體味海景房的層次感是需要時間的,或許要先經歷過一次失敗的婚姻或度過壯志未酬的中年,然后你才會懂得如何變老,也愿意讓年華大方地老去。
以家的名義行“木馬計”
初看Trojan House(木馬之家),建筑外貌協會者或許會認為它實在是不夠張揚,但繞到房子側面,全木質的外墻令現代版的木馬造型呼之欲出。這所房子是為一戶擁有三個未滿10歲孩子的年輕家庭所設計,為了盡可能地保留后院空間,Jackson Clements Burrows以髖部和現有的愛德華七世時代的房子屋頂的山谷地形為靈感,將孩子們的臥室和一間浴室都以懸挑的方式設計在花園的上面,房屋第一層則是家庭共用的生活空間。
所有房子的內在結構包括屋頂、墻壁都被包裹在一個無縫木材打造的皮膚里面,一旦關上窗戶,屋內結構就隱秘得像是古希臘神話中的特洛伊木馬,人們對內部構造一無所知,而設計者蘊藏在其中的精巧構思也的確是值得好奇的:譬如,在夏天能夠自動散熱的熱煙囪和通風廊,每個房間都設計成允許對流保持空氣流動,雨幕的加入以便遮擋夏天的炎炎烈日,分散在走廊、浴室和臥室樓梯的圓窗讓不同水平間的視覺交流得以進行。此外,木馬之家對于“人與自然”“人與資源”的關系保持著超高的敏感度,主要體現在雨水收集裝置能夠為花園水池儲蓄11000升的水量,灰水(從盥洗室、沐浴間和廚房等流出的洗滌廢水)系統則成為灌溉花園的可持續性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木材、青草、清水的自然組合,有充足的光照供暖,再加上可以眺望星星的角落,令木馬之家當之無愧地躋身為一所幸福的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