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眸蘇寧
蘇寧始創于90年代初期,歷經二十余年風雨,從單一的空調專營店發展為大型3C家電連鎖企業。自1995年開始,蘇寧率先在中國家電流通領域嘗試連鎖經營的模式,近年來門店數量已突破千家。自2009年,在互聯網大潮的沖擊下,蘇寧開始探索企業轉型模式。2009年8月,蘇寧推出電商平臺——蘇寧易購,開啟“店商”模式。與此同時,蘇寧開始進行全品類經營的探索,進一步開展了“去電器化”:將非電器類商品種類拓展至百貨、圖書、母嬰、虛擬產品等。
時至2013年,蘇寧明確提出了“店面+電商+零售服務商”的云商模式,并于2月將公司名稱正式更名為“蘇寧云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由此便可看出其對于“云商”模式的重視非同小可。同年的6月8日,蘇寧正式宣布其線上線下同價戰略。對于其他無線下門店的電商的成功,蘇寧也堅定的不會放棄大的門店體系,用張近東常說的一句話來講,就是蘇寧要做“沃爾瑪+亞馬遜”的完美融合體。
化蝶的痛與難
對于任何一個企業來說,轉型勢必會伴隨陣痛,蘇寧也不例外。尤其是從傳統零售商向具備互聯網思維的新企業轉型。誠然,在轉型中的蘇寧無疑是年輕的,這一條將線上線下完美融合的O2O轉型路線也同樣坎坷。
線上線下同價,對其自身、以及行業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由于成本、運營等問題,線上線下價格本應該不同,蘇寧將線上線下價格統一,勢必影響到了線下的毛利收入,在電商戰中兇多吉少,稍有不慎實體店將完全淪為線下體驗店。蘇寧易購成立幾年來,雖然其規模逐年擴大,但盈利卻不盡人意,蘇寧近日發布財報顯示,2013年蘇寧云商營業總收入為1054.34億元,增長7.19%;凈利潤為3.72億元,下降86.11%。
2013年,蘇寧在O2O方面做出了不少轟動的營銷案例和促銷活動,但卻未能給用戶帶來良好的體驗,蘇寧作為連接供應商與用戶的平臺,只有將服務做到極致,才能將云商的理念推行的更遠,這也是張近東所反思的。對于O2O的理想模式,張近東的解釋是:“未來的零售企業,不獨在線下,也不只在線上,一定是線上線下的完美融合,沒有線上就沒有線下,有了線下才能有更好的線上。”
美國的企業史學家小艾爾弗雷德·D.錢德勒教授曾提到,各個產業的成型需要50年左右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里,企業必須抓住機遇進行相關投資,形成并維持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構筑進入壁壘,一旦錯過機遇,進入相關行業的機會就會非常渺茫。蘇寧即是如此。張近東在他的一次演講中說道,互聯網時代的零售業有三個特點:“信息進入網絡化傳播、貨幣變成電子化結轉、商品實現自動化揀配。面對如此巨大的變革,螳臂當車般阻撓和溫水青蛙般觀望都是徒勞的。” 張近東并不打算妥協,在互聯網時代,中庸之道并不能解決問題,要么前進,要么衰亡,只有將事情做到極致,將服務做到極致,將這種“云商”模式做到極致,在極致中創新和改革,與其將來被別人改革,不如現在來改寫自己的命運。未來,O2O模式勢必是發展趨勢,也同樣是目前傳統零售商和互聯網企業的痛點,這并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解決的問題。只有直面痛點,才能真正的化繭成蝶。這一條路,道阻且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