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正的旅行,本身就是對自由的一種無止境的追求。于是,真正的行者開始尋找更有趣和具有挑戰性的方式,打破阻隔、掙脫束縛,真正接觸這個美好的世界。我能說做完這兩個采訪發現騎自行車的比騎摩托車的能說嗎,哈哈,請大家根據自己的喜好對號入座。
在路上做一個記錄者
一次旅行,從前期準備、體能訓練、辦簽證,到出發、結束,整個過程非常精彩,同時也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
認識廖凡是五六年前的事,那會兒在時尚雜志圈兒里深藏不露的年齡最小的攝影師吧,后來在德國出差遇見騎著摩托跑不限速公路的他。又過了幾年,收到他在美國騎行時候的照片。再后來,他去荷蘭拍片……在柏林電影節拿到了……哈,說是他也不是沒人信的,相信他的粉兒增得神速,也相信他根本不以為然。
不知道廖凡的收入有多少用在摩托車上了,但至少一個人在職業之外,找到樂趣所在是很令人羨慕的,他認為能騎摩托車旅行是一件樂事:“騎摩托車旅行和其他的方式完全不一樣,如果開汽車旅行,你被限制在一個小空間里,坐在車里就像看一個大屏幕電影。而騎摩托車不一樣,它沒有車窗玻璃阻擋你的視野,你身處其中,而不再是觀眾。你和大自然緊密地結合在一起,感受風、感受雨、感受味道。”光是這些,已經聽出了一個在取景框后面工作的人的思維方式了。的確,騎摩托車是一種享受,廖凡說他沉溺于控制自己的身體和車處于傾斜的狀態,并順著山勢以一種特殊的角度劃過,那一種完全取決于自己意識的方式。
如果你對你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騎行過程中的孤獨感,以及有可能導致你在路上放棄的因素都可以置之不理了,你就真的可以出發了。這是廖凡傳達給我的信息。我提心吊帶地問他:“在路上,曾經因為什么原因,你曾想過放棄?”各種凄慘、無助在我腦子里過了又過,我得到的回到只有寥寥幾字卻斬釘截鐵:“沒有任何原因會放棄行程。”那陣子對杜卡迪癡迷狂熱的廖凡終于騎上歐洲大陸,也不能完全算機緣巧合,他真的策劃了許久。從荷蘭出發,途徑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意大利,輾轉瑞士、奧地利,從德國飛馳而過,最終回到荷蘭的為期一個月的行程,他形單影只地騎著。他說:“孤獨感是一種很奢侈的感覺,我相信,大部分喜歡騎摩托旅行的人都很喜歡這種感覺。它讓人很安靜、專注。”他也在路上造訪朋友、偶遇熟人,他不是真的孤單,于是他大可不去怕。
路上騎行的瑣碎事很多,比如停車,摩托車的停放還沒有到被普遍認可的境地。尤其在晚上。在廖凡的歐洲之行途中,南歐特別是意大利人的“隨意”難免造成麻煩,“通常在市中心的酒店,大家總要收點兒‘保護費’,在那不勒斯(Napoli),我的后視鏡就被偷了。最好的辦法是在預訂酒店的時候確定酒店提供這方面的停車服務,并且盡可能停在亮堂的地方。”
像路上存在的安全隱患一樣,廖凡好像永遠對這些都有著高調認可和享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做任何事都存在危險,但是再危險的事也有人喜歡,不是么?我能做的是盡可能使用最好的裝備,提高自己的騎行意識,遵守規則,心平氣和。”說到安全,有時候結伴旅行確實見仁見智,有時候倒成為了累贅和爭吵的源泉。我讓廖凡選擇,他很理智地告訴我:“我最傾向于兩臺車一起。最大的好處是可以互相照應,安全系數會提高。而如果幾個人在一起必須提前做好非常詳細的時間表,避免選擇沖突等。”可能還需要一些規則的制定,我就曾在網絡上看到過各種避免分歧甚至絕交的“約法三章”,旅行中尤其是騎行,想多一些沒有壞處。
QA
Q:你曾經騎行的路線有哪些?最難忘的經歷是什么?
A:2007年:北京-廈門,11天,104國道;2009年:北京-塞罕壩,2天;2011年:荷蘭-比利時-盧森堡-法國-摩納哥-意大利-瑞士-奧地利-德國-荷蘭,30天;2012年:洛杉磯-舊金山 1號公路。每次經歷都畢生難忘。
Q:一路上,吃住的問題通常都是怎么解決的?
A:一般情況下我選擇經濟實惠的Motel,因為當你提著摩托車邊箱走向前臺Check in的時候,全身都是泥+死蚊子,那種感覺非常不好。早餐在Motel吃,午餐基本上可以在快餐店解決,因為如果停下來休息太久,下午的騎行將會變得很Lazy。晚上入住酒店后,我一般會騎車在周圍轉一轉,這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便可以找到超市和各式各樣的餐廳。既然到了陌生的城市,當然要嘗嘗當地美食。
Q:摩托車入境的手續是怎么樣的?
A:首先,在國內正規地買摩托車都不容易,所以在不正規購買的基礎上直接騎出境肯定會被抓。正規購買的情況下也要準備資料,走海關報關程序,比較麻煩,所以我都選擇租,歐洲大部分國家Sixt可以租,荷蘭可以在rbmotoren.nl上,翻譯成英文的摩托車駕照和公證書,需要提前發郵件去預約。費用上需要2000歐元的押金,每天20歐元的保險,和輪胎修補套餐,我也沒體驗過救援的質量。關鍵是車好,還車以后都要進行一次嚴格的保養,保證下一個租客的安全和騎行質量。路況就更別說了,旅行之后回國內真的沒法再騎摩托了,在歐洲公路基本上大家都規矩、禮讓。
Q:請推薦你鐘情的騎行裝備。
A:帶足夠的T恤和內褲,路上沒有時間洗衣服。足夠的藥物和簡單的干糧也是必需。至于裝備,要尊崇個人能力和喜好:摩托車(價格從高至低):BMW R、Ducati Multistrada、Yamaha XJ6F、Honda VFR,衣服和靴子:Dainese,頭盔:Arai,相機:Gopro、FUJI GF670,導航:TomTom Rider,郵差包:意大利L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