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底,浙江麗水蓮都區人民法院正式開審涉及賭資高達7000萬元的“網絡賭博案”,被告之中有李俊,時間已經過去七年。這個曾因“熊貓燒香”病毒名震江湖,被追捧為“毒王”,繼而鋃鐺入獄的年輕人,已經31歲了。曾發誓“浪子回頭”的他,最終卻還是違背了自己的初衷,重入歧途。
“洗白”
2009年12月24日,李俊提前出獄了。出獄后,他第一時間聯系了自己的“師傅”雷磊——當年引他進入“黑客”之門的人。
當年被捕后,李俊曾如此描述走進黑客世界的感覺:“在這個群里,只要你是高手,其他人都會佩服你,追捧你,崇拜你。我非常開心,就像小時候上數學課,被老師表揚了,我就盼望著能上數學課一樣……我發現自己越來越離不開網絡了,那里有我的自尊,有我的能力被認同的成就感……”
在監獄里,他幫助獄警做電腦方面的工作,因此減刑一年。出獄后,當年的朋友們并沒有疏遠他,相反,向其他人介紹李俊時,朋友們都會提到他就是“熊貓燒香”的作者。而據媒體報道,“熊貓燒香”案發后有不下10家網絡公司表態說愿意聘用李俊。也許正是這些“肯定”讓李俊堅定了重拾舊山河的信心。2010年元旦過后,在一個網站記者的說服下,李俊與雷磊一起赴京求職。
北京之行的第一站是金山殺毒軟件公司。據說當時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帶他們在公司上上下下參觀之后,就安排他們“擺拍”。而到最后,金山僅發給了他們一份“網絡安全觀察員”的聘書。“這個‘網絡安全觀察員’不知道是干嗎用的。”原本打算接著去另一家殺毒軟件公司的李俊,聽說又有電視臺的人過去拍攝,決定放棄。他覺得他們“被利用了”。
另一種選擇
對于聘請李俊,很多安全軟件廠商自有顧忌:一方面,這些公司擔心被同行指責自己制作病毒,再假裝截獲;另一方面,他們認為李俊學歷不高,技術并不出眾,還不具備編寫殺毒軟件的水平。
不過李俊急切地“希望找份體面的工作,好好干下去,給父母創造幸福的生活”。由于生活拮據,他已退休的父親至今仍在外地打工,母親還在街頭做清潔工。父母的艱辛、自己的“不孝”讓李俊無比愧疚,不久急于掙錢的他接受了一位獄友的邀請,來到浙江麗水。
這個人名叫張順。當年因為販賣“熊貓燒香”病毒發財也因此入獄的張順,與李俊算得上是“難兄難弟”。張順出獄結識了一個名叫徐建飛的浙江老板。徐在麗水成立一家注冊資金500萬元的網絡公司,交給李俊和張順經營,兩人無需掏一分錢,還給他們15%的股份。在張順看來,公司應主攻企業網絡安全軟件。當時李俊也充滿信心:“我能攻擊別人的電腦,就知道怎樣去防止別人的攻擊。”然而,李俊一直沒寫出所謂“不一樣的”防毒軟件,他們希望能掙點小錢的小游戲也沒能把錢掙回來——當時,他們為一個寧波商人開發的“金元寶”棋牌游戲被投資方放棄,再加上之前開發的游戲賺不到錢,公司陷入困境。
“創業者,不要怕手臟”
于是張順將為寧波商人在杭州注冊的公司轉到自己名下經營。 “金元寶”的棋牌游戲上線前期,他們對別的棋牌游戲進行網絡攻擊。游戲上線后,他們在該平臺上設定“牛牛”、“梭哈”、“兩張”等游戲以輸贏游戲豆的方式供游戲玩家參與。一方面,他們用木馬程序植入玩家電腦,相當于出老千,這樣玩家必輸無疑;另一方面,他們在游戲運行一段時間后,把游戲玩家的贏率“暗箱”做調整,先讓你贏,到某個程度,就由游戲“機器人”自動把你的游戲豆全部贏回去。除此之外,他們還以“高售低收”的方式向玩家提供人民幣兌換——也就是說,面上是游戲,私下其實是網絡賭博。
從始至終,李俊并未對此提出異議。他堅信網絡游戲只要能打開局面,就一定會賺錢,而那些不好的手段只是一個資本積累的過程。他還曾轉載過一則“創業者,不要怕手臟”的微博。不過似乎,他理解錯了這句話的意思。
李俊最終沒能讓父母過上幸福的生活,而是讓他們兩次出現在法庭的旁聽席上。這一次,兩個已經退休的老人努力想要聽懂 “銀商”、“服務器”之類的術語。就好像6年前,他們想要聽懂 “木馬”、“肉雞”一樣。
2014年1月8日,因開設網絡賭場,李俊被判處有期徒刑3年。
(摘自《商界》2月刊,圖選自網絡,請作者與本刊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