檳榔深受我國部分地區男女青年所喜愛,然而近日卻曝出“檳榔致癌”,讓不少人大吃一驚:檳榔、砒霜、煙草共同被國際癌癥研究中心列為一級致癌物,常吃檳榔易患口腔癌。
纖維摩擦口腔黏膜
口腔黏膜疾病專家介紹,在口腔癌前病變當中,有一種叫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口腔黏膜下纖維性變是一種慢性、隱匿性、具有癌變傾向的口腔黏膜病,這種疾病和咀嚼檳榔有很大的關系。在有咀嚼檳榔習慣的臺灣、湖南、海南等地發病率較高。
咀嚼檳榔時,檳榔纖維的摩擦會造成口腔黏膜的局部外傷和黏膜損傷。長期咀嚼檳榔,會導致損傷遷延不愈,形成局部的慢性損傷,從而引起慢性炎癥、氧化作用增強和細胞增殖。
生物堿有“毒”
專家表示,檳榔含有大量的多酚和多種生物堿,其中檳榔堿是最主要的成分。檳榔堿能明顯促進上皮細胞的凋亡,并干擾細胞外基質大分子(膠原、彈性蛋白等)的沉淀和降解過程。
與煙草聯合作用更易致癌
單純咀嚼檳榔即可明顯促進口腔癌的發生,而同時吸煙的檳榔愛好者發生口腔癌的概率更高。吸煙本身也是口腔癌一個單獨的危險因素。研究表明,檳榔和煙草共同食用,唾液中的毒性物質會顯著升高,對細胞DNA合成等過程有明顯的破壞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