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以為,飛機失事時只能聽天由命。但航空界人士說,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在飛機起飛或著陸發生意外時,逃生成功率相當高。
事實上,當飛機遇險需要緊急撤離時,機組和乘務組都有相應預案和應急操作程序,且都經過嚴格訓練。只要旅客提高安全意識,掌握應急逃生方法,反應及時,在一定程度上的確可以減少傷害的產生。
1.出現緊急情況,旅客應充分信任機上乘務員,并聽從乘務員的安全指令從相應的逃生口撤離,緊急撤離時要保持冷靜,保持客艙秩序。同時應謹記緊急撤離時不可攜帶任何行李。緊急撤離時間緊迫,如果此時還從行李箱內取行李會十分耽誤時間,且拎著行李逃生,行李會堵塞通道,減緩撤離速度,也易擠傷人。跳滑梯時,行李會劃破滑梯,滑梯漏氣造成的傷害會更大。
2.客艙如失火出現濃煙,產生的有毒氣體威脅極大,旅客需謹記不要大聲呼叫,不要打開通風口,否則會加大對煙霧的吸人。也不要驚慌失措全部涌向飛機的某一部分,會使得飛機重心失衡,離開失火部位4排以上座位即可。逃生時要盡量放低身態,屏住呼吸,或用濕毛巾、衣物堵住口鼻,防止有毒氣體的吸入,這一點和平時火災中逃生類似。飛機著火嚴重的可能發生爆炸,旅客在離開滑梯后要迅速逃離飛機100米開外。
3.采取正確的跳滑梯姿勢。正常人從滑梯撤離,應雙臂平舉,輕握拳頭,或雙手交叉抱臂(也可雙手抱頭)。從艙內跳出落在梯內時手臂的位置不變,雙腿及后腳跟緊貼梯面,收腹彎腰直滑到梯底,站立跑開。抱小孩的旅客要把孩子抱在懷中,兒童、老人和孕婦也應坐著滑下飛機。傷殘旅客根據自身的情況坐滑或由援助者協助坐滑撤離。援助者包括乘坐飛機的機組人員、航空公司的雇員、軍人、警察、消防人員、身強力壯的男性旅客。跳滑梯時必須聽從乘務員的口令一個接一個有序往下跳,不可推擠。
4.褪去身著的堅硬物品。高跟鞋、眼鏡、絲襪等都可能妨礙逃生,要及時除去。如果機組已經發生了迫降預警,旅客們首先要做的是確認安全帶是否扣好系緊。飛機發生事故時會產生強大的沖擊力,這也會對旅客的身體產生致命傷害,而安全帶在這時就會發揮出重要作用。當然,等到飛機著陸或者停穩后,順利地解開安全帶也頗為關鍵。建議旅客登機入座后,可以重復幾次系、解安全帶的動作,以防后患。
5.乘客需按客艙乘務員的示范做好防沖擊姿勢。成年人旅客應身體前傾,頭貼雙膝,雙手緊抱雙腿,兩腳平放用力蹬地,系緊安全帶;或兩臂伸直交叉緊抓前面座椅靠背,頭俯下,兩腳用力蹬地。懷抱嬰兒的旅客應將嬰兒斜抱在懷里,嬰兒頭部不得與過道同側面朝上,彎下腰俯下身雙腳用力蹬地;或一手抱緊嬰兒,一手抓住前面的椅背,低下頭,雙腳用力蹬地。特殊旅客(肥胖、孕婦、高血壓、高大者)應雙手抓緊座椅扶手,或雙手抱頭,同時收緊下腭,兩腿用力蹬地。對于雙腳不能著地的兒童,可采取將雙手壓在雙膝下,手心向上,彎下腰的方式。
6.每個航班起飛前,乘務員都會播放安全須知錄像,目的是讓旅客學會正確使用機上應急設備和了解應急出口的位置及逃生方法,有助于旅客在緊急情況下正確、迅速地采取有效行動。旅客應仔細聆聽,以備在發生意外時可有效地安全處置。每個座椅的背后也放有安全須知手冊,旅客也需仔細閱讀。
7.逃離飛機后迎風快跑。飛機發生意外時,往往伴隨濃煙失火甚至爆炸,濃煙和火焰會隨著風勢蔓延。因此,順風跑動的幸存者可能會受到二次傷害。逃離飛機后,旅客應該判斷當時的風勢,盡可能的遠離飛機,確保最大的安全。(文章有刪節。來源:2014年3月10日《瀟湘晨報》)(編輯/馮立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