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搶占日出最佳拍攝點
清晨6點半,當月亮還掛在天上,我們已整裝待發。
云南東川紅土地的海拔在2000米以上,晝夜溫差明顯。雖說已是春天,但在寒氣未散的清晨,還是越發顯得冷。冷風肆無忌憚地鉆進衣服,直達毛孔,刺激得人直打哆嗦。
然而,對紅土日出的強烈期待,極大地鼓動著每個人離開溫暖的被窩,去搶占日出的最佳拍攝點。
向導張開權帶來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他說可能會出現傳說中的電筒光。既是傳說之中,就足見它的難得。
電筒光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它的學名叫做“丁達爾現象”,也叫云隙光,說白了就是太陽光透過云層的縫隙灑落下來,形成像電筒光一樣的效果。
“我們去落霞溝!”他的話音剛落,車子已經輕盈地奔跑在盤山的小路上了。
“為什么不去打馬坎呢?”我心存疑惑,因為網上攻略言辭鑿鑿地說打馬坎才是日出的最佳拍攝點。
“相信我,旅游的人看攻略,但玩攝影的,要看天。”張開權信心滿滿。
紅土美景,恍若仙境
在張開權看來,高原的天氣瞬息萬變,一成不變的攻略是不科學的。
張開權每天都要看天。清晨6點鐘,他就會起床,看當天的天氣是晴朗還是多云,有風還是無風……大自然總會留下這樣或那樣的跡象,而任何一點“蛛絲馬跡”都可能帶來不一樣的結果。然后憑借多年“看天”的經驗,張開權再決定當天要去哪個地點,預計會出現什么樣的效果。
張開權算得上當地玩攝影的第一人,2001年4月,他在花石頭丁字路口的老房子迎來了第一批攝影愛好者。來者中,有對他影響至今的來自廣州的黃國偉先生。
那時還沒有所謂的拍攝景點,熟悉村落和山路的張開權領著他們,一步步地走在山路上,尋找紅土地最美麗的角度。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黃國偉為張開權打開了一扇前所未見的攝影之門。后來,“愛玩”的張開權玩了幾年膠片機,什么天氣什么光影能出好片子,早已熟稔。
紅土美景,既是大自然的饋贈,又不全是自然的產物。這種高溫多雨氣候影響而成的土壤含鐵成分較多,這些鐵經過氧化慢慢沉淀,形成紅土。每當翻耕待種時,犁過的紅土便呈現出最天然獨特的紅色。
如果一部分紅土地上的農作物已然成長,一部分還是翻耕待種,整片山地就會紅黃綠相間,就像一幅色彩斑斕的畫。
而當陽光恰到好處的時候,眼前的景象就會美得恍若仙境。誰都希望身臨仙境,但這要看運氣,可遇而不可求。
一路上,我們期待又忐忑,不知不覺到了落霞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