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超市逛一逛,到處可見標有“低脂”“低糖”“零卡”等字樣的零食,“高鈣”“無添加”“助消化”等字眼也常會標在某類食品包裝最顯眼處,讓追求健康的人們忍不住放入購物籃。可是,這些看似健康的食品,是否真如我們想象的那般有營養,可以越吃越健康呢?
“健康零食”1:低糖低脂酸奶發酵乳
目標人群:尋求改善腸道功能者
健康危機:含糖量過高,非人人適合
生活忙碌的都市人,消化功能常會出問題,而酸奶和發酵乳不僅被強調有助消化,還可提升免疫力,維系正常腸道菌群功能。但無論是低糖還是低脂酸奶,熱量都不低,特別是果味酸奶,更會因為添加了果糖糖漿,變相地使酸奶成了含糖飲料,多喝易造成肥胖。
健康支招:酸奶含糖量高,會刺激胃酸的分泌,引起不適,因此有胃食道逆流問題的人,要視情況適量飲用,最好選擇無糖酸奶。腹瀉病人未痊愈時要特別避免食用酸奶、發酵乳。而對于那些患有便秘的人,喝酸奶可緩解癥狀,但最好不要空腹飲用,或從冰箱里拿出來立刻喝。
“健康零食”2:烘焙薯片
目標人群:注重補鈣人士
健康危機:含高油脂、高鈉
餅干中加鈣不但可吸引關注補鈣的人士購買,也起到了轉移人們視線的作用。通常,餅干的主要成分是精制面粉、油、糖分以及鈉。一包餅干中的油脂含量,便可占成人每日所需油脂的1/3,而鈉的含量也通常會達200毫克,超過人體最佳攝入量。醫學專家建議,每份鈉含量超過200毫克的食品,最好少碰。當人們將視線集中在“高鈣”上時,這些危害健康的物質便會被大大忽略了。
健康支招:如果吃高鈣餅干只為了多補充鈣質,不如喝一杯牛奶來得實際。此外,小蝦米、奶酪、黑芝麻等食物也富含鈣質。
“健康零食”3:零熱量果凍無糖汽水
目標人群:實施減肥計劃者
健康危機:含有代糖等化學添加劑
“零卡”一詞讓減肥者無從抗拒,但里面所含的化學物質偏偏卻會讓人發胖。一些號稱“零熱量”的果凍、汽水等食品通常都會使用人工甘味劑。人工甘味劑會讓人忘記自然甜度的味道,干擾身體控制熱量的能力,不自覺地攝入過多,最后反而導致長胖。此外,所謂的“零卡”并非真的毫無熱量,只不過所含熱量偏低,吃得過多,時間長了同樣會積累熱量。而其中添加的香料等人工添加劑同樣對身體無益。
健康支招:不要因為“零卡”的字樣就拿它們當代餐減肥,否則身體很可能長期缺乏礦物質、維生素與微量元素,造成營養失調,同時又因攝入過多添加劑影響健康。
“健康零食”4:無糖食品
目標人群:關注減肥人士及糖尿病患者
健康危機:代糖不利于消化
對于關注身材的女性和糖尿病患者來說,都會特別挑選“無糖”食品。其實無糖只能說明沒有使用傳統意義上的糖,卻一樣會吃進熱量與油脂,通常無糖產品會使用麥芽糖醇提味,但麥芽糖醇卻不利于消化,吃得過多可能會拉肚子,甚至還會有脹氣、過敏等不良反應。
健康支招:選擇無糖食品時'建議以原味為主,如此可避免攝入過多添加劑,同時要注意減少攝取量。
“健康零食”5:燕麥棒
目標人群:崇尚天然飲食者
健康危機:高能量
近年來燕麥棒很流行,因為標榜是純天然食品,引得不少人將它作為健康點心,甚至取代了早餐。燕麥棒由燕麥制成,燕麥富含膳食纖維,可精加工后的燕麥棒中所含的膳食纖維卻少得可憐,僅有2~3克,相當于我們一天應攝入膳食纖維的1/10左右。而且,它所含的脂肪、糖分偏高,吃得越多,攝入的熱量便會越多,于健康無益。
健康支招:燕麥棒作為一種能量棒,更適合從事中、高強度運動的人食用,不建議普通運動量的人食用。(摘自《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