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河,是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一個縣,有“小西藏”之稱。
從蘭州乘坐汽車,一路經過荒山禿嶺到水草豐茂,夏河也就到了。甫入甘南的地界,一路看到的清真寺就變成了白塔,這個過渡干脆利索。
天色擦黑的時候,車停下來,我看到六七個人站在路邊,忽然很高亢嘹亮的歌聲就響起來了,原來是當地的主人以下馬酒的方式來歡迎我們。獻哈達,唱歌,敬酒,連平時不愿意喝酒的女孩子也爽快地端起了杯。那迎客的歌聲,清澈明麗,像遼闊的草原,又像晴朗的天空,極具穿透力,一直能鉆到人的心里去。

拉卜楞寺:出鏡天下無賊
到夏河,必到拉卜楞寺。
拉卜楞寺位于夏河縣城西1公里處,它與西藏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扎什倫布寺、青海的塔爾寺合稱為我國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其規模僅次于布達拉宮。拉卜楞為藏語“拉章”的轉音,意為佛宮所在之地。
拉卜楞寺始建于清康熙年間的1709年,寺廟的城垣均為紅、黃兩色,寺里有18座金碧輝煌的佛殿,萬余間僧舍。前殿供藏王松贊干布像,正殿懸“慧覺寺”匾額,這里可容納4000名喇嘛同時念經。寺中還有兩座講經壇以及藏經樓、印經院,其中珍藏文物數萬件。拉卜楞寺還有“拉康”18處,“拉康”(佛寺)即全寺各扎倉(學院)的喇嘛集體念經的聚會之所。其中以壽禧寺規模最大,有6層,高20余米,殿內供高約15米的釋迦牟尼佛像。拉卜楞寺治學嚴謹,寺內學者、活佛眾多,是藏傳佛教的高等學府。拉卜楞寺每年農歷正月和七月都舉行大法會,場面非常壯觀。

拉卜楞寺這個名字對我來說并不陌生。電影《天下無賊》里有些場景就是在這個寺院里拍攝的,也讓這里名氣更大了。
拉卜楞寺比我想象得要荒涼一些,主要是因為它的占地規模比較龐大,有1300多畝。我本來對“畝”是沒概念的,但忽然想起我的大學占地是1000畝,這樣就有了明晰的參照。
寺里的僧人都穿紅色的衣服,暗紅的桃紅的都有。僧人的年齡構成也很多樣,似乎每個年齡層都能看到。我問當地人什么樣的人可以去當僧人,他們說,任何人,任何時候,只要想出家,都可以,只要自己想清楚了寺院就會接受他。不過進入寺院,生活的各項開支是要自己承擔的。

八角古城:生活著的古城遺址
八角古城的建筑很有特點。如果從空中看,這個城的外輪廓是一個空心的“十”字,這樣就有了八個角。
八角古城故址距離夏河縣城37公里,方位正北,總體上呈北高南低,西高東低,整個城垣保存較好。城墻是由一層土一層砂石夯筑而成,現存城墻殘高6米至13米,城四面正中有甕城。東、西兩面緊鄰甕城的南側各有一夾道,形似“S”,整個城的8個外角均被抹平,形成了16個外角,內角為直角,緊鄰直角的外角處均有一馬面,現存馬面6個。城墻外圍有一護城河,護城河水引自央拉河水,后匯入央曲河。專家認為是經過此地的商人居住之地,相當于今天的旅館,但也有人認為是練兵場。
當地旅游局在勘察八角城時,發現這條路線的沿線多保留明代的遺跡,說明絲綢之路河南分道自唐代廢棄后,宋元之際,是茶馬交易之地和驛站。明代,僅是軍事設防系統的組成部分之一。元、明時期,八角城開始廢棄,但只是一座重要的驛站。根據歷年來征集到的文物以及史料的記載,八角城應初建于南北朝時期,宋代進行了完整的修筑過程,從筑城的技法上看,元代也進行了較大規模的修繕工程。
據當地一位88歲的藏民講,清代末年,八角城內尚無居民居住,城內居住少量的清兵。民國時期,當地漢、藏居民開始大量入住八角城。現在這里的居民總共500多人,70多戶,藏、漢雜居。
八角古城,一座生活著的古城遺址。
達爾宗湖:高山里的圣水

達爾宗湖被稱為藏區的“碧玉曼遮湖”。湖面海撥3000米,四周樹木茂密,近湖處被綠色小草覆蓋,幽靜宛如隔絕塵世。湖水清澈冰涼,有大量小蝦和蛙類繁衍,黃鴨也不時嬉戲于水面。無風時湖面水平如鏡,水天融為一體,風起時波光粼粼,漣漪綽約,充滿神秘與活力。
湖畔古松參天,藤蘿纏繞,樹林中棲息著雉、藍馬雞、金錢豹等珍稀野生動物。春夏時節,黃、白色的“篇麻”花和鮮紅色野生杜鵑花開遍湖畔,各種鳥禽宛囀啼鳴。6座插箭臺和刻有佛經佛像的嘛呢堆、煨桑臺錯落排列,呈現出濃厚的宗教氛圍。
達爾宗湖是藏在高山里的一泓圣水,美不勝收。我經常覺得自己和高原湖泊具有某種相似之處。當我站在湖畔的時候,這種感覺非常強烈,覺得我就是湖,湖就是我,靜謐如湖,靜默如我;超然如湖,超脫如我;清新如湖,清雅如我;淡泊如湖,淡定如我。這其中的靜美難以用語言描述。
達爾宗湖是夏河給我的意外驚喜。就像你從沒有期待什么,而那樣的美好卻一下從天而降,會讓你喜悅得說不出話來。
桑科草原:美到人心之地
在夏河縣城西13公里處,便是遼闊美麗的桑科草原。桑科草原為四周群山環抱,中間開闊平坦的高山草原。以其優良的草場和歷史上多在此舉行盛大的藏傳佛教佛事活動,而享譽西北藏區。
夏季的桑科草原綠草如茵,似一塊天然地毯鋪展于天際,綠茵中各種野花爭奇斗妍,絢麗悅目。大夏河從草原上蜿蜒流過,似一條哈達飄落于綠毯。在桑科水電站水庫區,水波蕩漾,清澈見底,藍天、白云映入水中,充滿詩情畫意。在遼闊的桑科草原上,牛羊點點,帳篷星羅棋布,炊煙裊裊,馬背上牧歌飄蕩,高原牧區的景象和藏族牧民的風情得到充分展示。隨著旅游業的興起,桑科草原成為中外游人旅行觀光的熱點。
天空遼闊,草原遼闊,放眼望去,一覽無余,人的心境也一下子就疏朗起來,即使心里有什么雜念,也會被草原上的風吹得了無痕跡。我想,這就是我們來到草原的意義。
要離開草原的時候,不需要仰望,就能看到晴朗無比的夜空,和密密的繁星。我說,有多少年沒見過這么多的星星了啊。同伴說,我從來就沒見過這么多的星。
夜空里的銀河清澈,夜空里的繁星晶瑩。不經意中,還會看到流星飛逝,讓人的心不由地就很感動。感動于自然的美好,世界的美好,生命的美好。那時的我,希望自己成為一顆明亮的星,閃爍在靜靜的草原上空,閃爍在這夏夜如水的清涼里。
這樣的夜,這樣的星,讓人不由得就浪漫起來,空靈起來。
草原真美,美到人的心。可是再美麗的地方,它不是屬于我們的,我們只能離開。

離開夏河的時候,一路上閉著眼睛,回想著夏河的草原,夏河的湖泊,夏河的廟宇,夏河的古城,還有夏河人淳樸的笑容,充盈在內心的,是喜悅。
夏河也能給你帶來喜悅嗎?你到夏河去一趟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