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水,也會淹死貓
你會認為只要水淺一點,小孩子就不會發生溺水嗎?那你就錯了!曾有個意外,一個小孩子被馬桶的水奪取了性命。這是因為小孩生活經驗不足,心理承受能力也十分有限,當面部浸水的時候就很容易驚慌過度而不斷掙扎,當他越是掙扎,越容易深陷水中,自然生理反應也促使他停止呼吸,或屏住呼吸。當他最終必須呼吸時,就會吸入大量水造成窒息。而這種情況,就是我們常說的“溺水”,溺水是水上活動導致死亡的最常見原因。
游泳預備課,必須告訴孩子的
教孩子正確的呼吸方法,并且在家練習。下水前,你必須和孩子一起練習如何在水中換氣,告訴他們如果嗆了水,首先要張大嘴,做深呼吸,哪怕喝上幾口水,也一定要張大嘴。
嚴肅地告訴孩子不要在游泳池四周打鬧。在泳池邊打鬧的危險不言而喻,滑倒摔傷不說,一不小心掉下水會非常危險。
告訴孩子不能在游泳池跳水。孩子們會很羨慕跳水運動員可以在空中翻騰再完美落水,喜歡去模仿他們。可是公共游泳池泳客眾多,你跳水,很可能砸到別人。
不雒讓孩子到江河湖海和水庫游泳。江河湖海、水庫地勢不平,也沒有足夠的安全設施保證我們的人身安全,孩子們的游泳技術還不夠高,無法應付突如其來的危險,如急流、漩渦、逆流等等,非常危險。
●任何情況下,孩子下水,無論會游與否,必須安排游泳教練或會游泳的家長在場,不能單靠岸上救生人員。
●父母必須有耐心,有的孩子可能非常喜歡在水中玩耍,但有的可能非常怕下水,這時你千萬不要強迫他,應該等他準備好后再下水。要緊記,越害怕,越容易溺水。
●泳池設有深水區和淺水區兩個區域,父母要根據孩子的綜合情況選擇適當的區域,切忌為了讓孩子學會游泳,突然把孩子帶到摸不到邊,著不了地的深水區,要循序漸進。
●下水前,大人和小朋友要做好準備活動,如活動活動四肢,模仿一些游泳動作,用冷水擦身適應水的溫度,防止抽筋。
●在水中的時間不宜過長,尤其是在烈日當空的時候。一旦發現孩子感覺不舒服,就馬上帶孩子上岸,以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孩子游泳時由于鼻子嗆水、喝進水、疲乏勞累、情緒緊張,有的會造成暫時性的反胃。此時應及時上岸,用手指壓中脘、內關穴或服幾粒人丹。
●針對特別害怕把臉浸濕的孩子。我們可以在家中讓孩子嘗試著把頭放在噴頭下淋水,逐步習慣后再下水。
兒童溺水救出水面后應分秒必爭地進行搶救。現場急救的要點是立即排出體內積水,促其呼吸,恢復心跳,然后迅速轉送醫院繼續進行搶救治療。
1、排出積水。小孩一經救出水面就應立即傾倒出體內尤其是呼吸道的積水。將患兒腹部置于救者的肩部,頭足下垂,快步奔跑,借跑步抖動利用患兒頭部下垂的重力學作用使溺水兒童呼吸道內的積水迅速排出。
2、促進呼吸。若患兒尚有心跳呼吸,應馬上撬開口腔,清除口鼻部的淤泥、爛草、嘔吐物等,將患兒舌頭拉出保持呼吸道通暢。現場如有呼吸興奮劑可拉明、洛貝林等可立即注射;沒有的話就用手或針刺患兒的人中等穴位。
3、人互呼吸,恢復心跳。如果病兒呼吸心跳已經停止,應立即口對口人工呼吸,并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千萬不可只顧傾水而延誤呼吸心跳的搶救,尤其是開始數分種。
4、急送醫院繼續搶救。患兒經以上處理,呼吸心跳恢復后,不要以為萬事大吉,因為還會出現肺部、心臟及腦的并發癥,所以家長一定要迅速護送到醫院繼續進行搶救治療。
為何判斷孩子溺水
媒體曾做一個關于溺水的調查,調查顯示,八成市民不清楚人在溺水時的狀態,大家都錯誤以為,人在溺水時會呼救,會掙扎。
權威專家告訴我們,人嗆水后,是無法呼喊的,也無法掙扎,真正的溺水現象是,溺水者雙手是無法向上伸直的,兩手習慣下壓,處于無聲的跡象狀態。孩子在小里的正常狀態是拍打水面、嬉鬧,如果孩子突然沒有聲音了,直立著,或者頭前傾或后仰,就要十分警惕,這有可能就是溺水的前兆,要馬上通知救生員,立馬帶孩子上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