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周五,孩子都會高高興興地從幼兒園拿著老師寫的評語回家給爸爸媽媽看。作為家長,你是不是每次都認真地看過這些評語呢?你了解老師是、怎么寫這些評語的嗎?你知道老師寫評語的目的是什么嗎?今天,關于評語,我們來看看幼兒園老師是怎么說的。
看評語的兩大對對象
評語,是對孩子一個學期或者一段時間的表現的評價,我們需要客觀地將孩子的優(yōu)缺點寫出來,因此孩子是最有資格了解老師在評語中寫了什么。但由于孩子的閱讀能力有限,我們需要通過家長向孩子陳述評語中的內容。所以在寫評語時我們要考慮閱讀評語的兩大對象——家長和孩子。
首先,要讓家長接受評語的內容。
寫評語的最大目的是希望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行為,與老師達成共識,積極配合老師的教育。所以只有家長接受老師所寫的文字,讓他們對評語內容產生共鳴、引起重視,才能夠達到這個目的。在寫評語時,我們會具體展現孩子的一些行為,讓家長真真正正地了解到孩子的情況,并且巧妙地提出一些問題和建議,這樣的評語才會引起家長的重視。如果只是泛泛而談,家長對評語就不會感興趣,甚至會厭煩。
第二,要讓孩子理解并喜歡。
孩子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水平有限,他們需要通過家長的閱讀未了解老師評語寫了什么。在寫評語時,老師會盡量用淺顯易懂的文字,讓孩子聽懂家長所讀的內容。此外,每個孩子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和贊美,在語氣方面,我們要親切、充滿熱情,甚至夸張,讓他感受到老師對他的喜愛。如果要提出對他們的期望或要求,必須要委婉一些,不可過于嚴厲,否則會傷害到孩子的自尊心。
寫評語,三大“化”
個性化——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點
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更沒有兩個相同的人,所以在寫評語的時候,老師們會根據每個孩子的個性特點,做到一人一評,避免程式化、格式化。當然,要將每個孩子的評語寫的有個性化,這就需要老師的責任感和事業(yè)心。
具體化——大事化小,小事化細
寫評語的時候不能用過于籠統、抽象的語言,這會讓家長在看評語的時候產生模棱兩可的感覺,從而感到不知所措。老師們會將孩子的優(yōu)點、所取得的成績、存在的問題,甚至需要家長如何配合等清清楚楚地寫下來,這樣的評語才能讓家長了解孩子。
人性化——以愛為名
在老師看來,這是在寫評語時最重要的一點。評語是對孩子的評價,孩子的年齡小,他們幼小的心靈需要我們的呵護,老師必須要對孩子體現出人文關懷。特別是在語氣方面,要做到平易近人,即使要對孩子提出批評也要委婉一些。
評語的例子
評語1:君君寶貝,這一個學期以來,你表現出了非凡的能力——唱歌、跳舞、講故事、猜謎語等等,老師和小朋友都覺得你非常厲害,你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樂。老師希望你永遠做個快樂的小天使,也希望下學期來幼兒園時你可以自己一個人吃飯,然后多吃一些蔬菜,這樣的話你會’變得更厲害哦!
評語2:可愛的小妍妍,老師覺得你這個學期進步好快哦!你笑容變多了,每天來幼兒園都會跟老師打招呼;你膽子變大了,上體育課時敢爬上高高的凳子;你變細心了,吃完飯你會把掉在桌子上的米粒收拾干凈。妍妍,老師為你感到驕傲,同時老師也希望你以后上課要多多舉手回答問題,好嗎?我想,妍妍回答問題一定是最厲害的。
教師有話說
從這兩則評語中,我們可以看出兩個孩子的不同特點,君君是多才多藝的小寶貝,妍妍是個愛笑的、膽大的、心細的小姑娘;可以看出老師對孩子的關心和在意,她能夠抓住每個孩子的特點,并且給孩子十足的贊美和肯定,同時也讓家長真真切切地了解到孩子的特點和進步。當然,老師也提出了孩子的不足之處,就像君君吃飯時要老師喂飯,不喜歡吃蔬菜,那么這就需要家長的配合,在家時培養(yǎng)孩子自己吃飯的習慣,多吃一些蔬菜。這樣的評語能讓家長對孩子的優(yōu)缺點一目了然,然后根據孩子的情況去幫助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