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好冷!”這是筆者在今年糖酒會期間到達成都的第一反應,不禁抱怨起前一天在“朋友圈”曬出夏裝出行的朋友們,從短袖到毛衣只經過一天的跨度,這在以氣候溫和著稱的成都非常罕見。接下來,這樣的“冰火兩重天”則在糖酒會的大氛圍里不斷上演。
“另類”糖酒會
據了解,本屆糖酒會規劃總面積為12.5萬平方米,比去年少了5000平方米,而預計十余萬專業廠商參展的規模,也比去年少了三成。沒有了熙熙攘攘的人流,沒有了交通堵塞,沒有了鋪天蓋地的戶外廣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主場館展位在一周前還未售罄,黃金地段的賓館在展會期間仍有空房……
當“天下第一會”的固有形象被顛覆,李敏鎬和美國第一夫人米歇爾先后造訪引發的轟動也顯得杯水車薪,一屆史上最“冷”的糖酒會呼之欲出。
“挑剔”的經銷商
作為往年糖酒會的絕對主力,今年白酒的展館面積大幅縮小,僅有4號館、5號館兩個展館,國內一線白酒的展臺面積也比去年縮水。雖然客觀上受到同期召開的瀘州酒展的影響,但白酒行業的“冰冷”仍顯而易見。雖然各企業依舊不敢降低宣傳推廣費用,吸引眼球的方法無所不用其極,但經銷商對此并不感冒,許多打腫臉充胖子的企業收獲寥寥。業內專家表示:“行業處在調整期,經銷商開始回歸理性,糖酒會招商不再那么粗獷。糖酒會上產品在服務、包裝、定位上都嚴重同質化,這對經銷商來參展熱情有不少影響。”其中傳達出的信號是,白酒行業的春天回歸尚早,糖酒會這個傳統平臺對于市場渠道的影響力正在被弱化。
“平民化”的進口酒
今年葡萄酒及烈酒展區面積和參展商數量均創歷史新高,其中因素很多,并不能就此認為進口酒商的日子好過。事實上,由于經營難度增加,庫存壓力大,利潤下滑,不少專業酒商紛紛缺席本屆糖酒會。此外,受到整體行業和政策環境的影響,高端進口酒前景黯淡,大部分酒商已經意識到市場正步入平民化的個人消費時代,紛紛主推中低端產品。當葡萄酒價格透明度進一步提高,酒商的利潤空間進一步壓縮,展會期間拋出“超低價原瓶進口”以去庫存和資金回籠的無奈之舉也就順理成章了。
關于糖酒會的“冷”,表象各異,看過的人從不同角度也有諸多解讀,我們也毋庸贅述。
“再冷的冬天也有陽光”,糖酒會之所以冰火兩重天,它的“火”更應該被關注和傳播。
比如,今年最熱的話題毫無疑問是白酒電商:新希望食品結盟O2O酒商1919、酒中酒以及西鳳等品牌紛紛牽手電商、上海酒業中心發布O2O平臺……似乎在現在的酒圈,你要不談出一些關于電商模式的看法就已經OUT了。還有,價位親民、打出青春時尚概念的小酒受到追捧;進口啤酒井噴式的發展,這些都是糖酒會“熱”的表現。
說到今年最“熱”的現象,很多人都認為本屆糖酒會的活動是史上最多、各種理論、觀點的碰撞,各種報告和新品的發布,以及眾多為了“趕場”而奔波的聽眾們。雖然這些活動的主題方向不同、規模形式各異、水平參差不齊,但是通過對它們的梳理和總結,我們也能窺測到行業發展的一些方向和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