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夫之子在中西醫結合領域聞名
陳立夫雖然晚輩眾多,但大都在國外發展,行事很是低調。只有陳立夫的小兒子陳澤寵,為繼承父親遺志,籌設了“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陸續舉辦了5屆“立夫中醫藥學術獎”,經常往來于海峽兩岸之間,以致力于推廣中西醫結合而聞名。最近,陳澤寵的妻子、著名國學大師林尹的女兒林穎曾,以“立夫醫藥研究文教基金會”的名義,與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商討購買《中央日報》的相關事宜,使陳立夫的后代再次出現在公眾面前。
嚴家淦之子晚年學畫小有名氣
已故的國民黨高官嚴家淦,早年曾歷任福建省建設廳長、福建省財政廳長、重慶戰時生產局采辦處長等職。1949年國民黨退居臺灣后,先后任臺灣“經濟部長”兼“美援運用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長”、臺灣“省政府主席”兼“保安司令”、臺灣“行政院院長”、臺灣“國民政府副總統”兼“行政院院長”。1975年4月蔣介石死后,繼任“總統”。1978年5月卸任。
嚴家淦的子女人數眾多,要說臺灣民眾最知曉的,當數嚴雋泰。嚴家第二代皆以“雋”字輩命名,除了嚴雋泰,其余均在美國發展,并且在異邦落地生根,孫輩也都在國外就學就業,很少再回臺灣。
嚴雋泰是前“總統”嚴家淦的四子,從小就被要求勤學上進的他,被刻意培養往理工方面發展,他從臺灣大學畢業后到美國深造。學成后返臺投入公共工程領域,現任臺灣中華工程董事長。不過,比他在工程領域里更出名的,應該是他的繪畫。一方面,嚴家淦生前非常喜歡畫畫,嚴雋泰得到了耳濡目染的熏陶。另一方面,嚴雋泰的妻子許婉瑱是位畫家,尤其以油畫擅長。因此,從未學過繪畫的嚴雋泰從給夫人作畫打下手開始,在他58歲的時候開始了繪畫生涯,并在繪畫領域里小有名氣。2012年7月,為紀念嚴家淦百年誕辰,他和夫人在臺北的孫中山紀念館舉辦了專門的畫展,展出了近60幅繪畫作品,受到了參觀者的好評。
毛人鳳之子毛渝南
因“西安事變”國民黨將軍楊虎城和張學良對蔣介石發動了“兵諫”,而使張、楊二人成為蔣介石心頭最痛恨的人。1949年,在國民黨退居臺灣之前,蔣介石下令毛人鳳。把監禁在重慶的楊虎城和他的一家四口統統“解決掉”。
事后,毛人鳳并未向他的后代詳細講述過去的所作所為。毛人鳳過世多年后,兩岸間有了相互往來,在海內外科技界頗有名望的毛人鳳的兒子毛渝南,和楊虎城的兒子楊拯民在北京會了面。雖然知道毛家和自己有殺父之仇,但飯桌上的楊拯民卻依然以主人身份宴請了毛渝南。酒過三巡之后,楊拯民更是和毛渝南稱兄道弟,將上一代的恩怨化解在濃濃的烈酒中。不過,在宴會結束后,聽到友人提及父親當年對楊家所做的一切時,明白事實真相的毛渝南這才恍然大悟。
張群后人靠出賣名畫為生
在第一代國民黨高官的后代中,也不乏遭遇境遇凄涼的個案。張群可算是國民黨第一代元老級人物了,1949年去臺灣后,曾任“總統府”資政、“總統府”秘書長等職。在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當政的年代,他曾經不可一世,紅遍半邊天。
由于張群積極鼓吹“臺日全面合作,共同積極反共”,所以在國民黨內以“反共”而著稱。1991年,張群在臺北病逝。
辜振甫在世時,某日,張群的遺孀派了一位親信,拿著一幅張大干畫的巨幅國畫,說要把這幅價值不菲的名家畫作,“讓”給辜老。辜振甫當時就明白了話里的意思,他馬上告訴來人:“你看這樣好不好?我這地方墻面不夠大,名畫我心領了,還是請你帶回去。你家主人生前是我老朋友,幫過我很多忙,我手頭上剛好有300萬現金,你拿回去交給夫人,請她有空打個電話給我。”
郝伯村之子惹爭議
與其他國民黨高官后代不同的是,郝伯村之子郝龍斌是個例外。他是為數不多的高官后代中的從政者。
郝伯村是軍事出身的國民黨高級將領,1950年到臺灣后升為炮兵指揮官,1958年金門炮戰時,他曾任國民黨軍師長,并獲得過蔣介石頒贈的“虎”字榮譽旗和四等云麾勛章。1990年至1993年間,他是臺灣的“行政院長”。此后三年,曾任臺灣“總統府資政”。近些年,作為國民黨的高官級人物,郝伯村已經鮮在媒體前露面了。
作為郝伯村的兒子,郝龍斌雖然一直也在臺灣政壇混跡,但知名度始終不太高。在高調提出參選臺北市長前,郝龍斌曾任臺灣大學食品科學研究所教授、“立法委員”、新黨召集人及臺灣紅十字總會秘書長。即便如此,外界對他的稱謂依舊是“國民黨大佬、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之子”。
與其他參選人不同的是,郝龍斌的表態,除了他是國民黨高官后代中少有的從政者外,他的參選身份及有“綠色”從政史得到了外界的質疑。
李敖公開罵郝龍斌:“是臺灣政治人物里,政治道德最下流的人,因為他當年以新黨身份,跑去民進黨政府任小官(指2001年受游錫堃邀請,擔任臺灣‘環保署署長’,成為泛綠陣營的‘閣員’)。”
以李敖為代表的人認為,郝龍斌曾經有“綠色”從政經歷,他的參選,有可能會打亂泛藍陣營爭奪臺北市長的計劃。
(摘自《世界新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