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美食的誘惑,人們往往控制不住自身的食欲,直到吃撐才會停下來。然而,這樣的暴飲暴食對身體的傷害是巨大的。營養食療專家指出,三餐過于豐盛,夜宵毫無節制,這樣的飲食方式,使人的胃、腸等消化器官時時處于緊張的工作狀態。久而久之就會造成胃功能降低,引發胃腸疾病。同時肝臟為了處理過剩的營養就會超負荷地工作,還可能出現肝功能異常。
俄羅斯科學家奇尼科夫曾提出人在飽食狀態下,體內的營養積聚過剩,超過了機體的代謝能力,體內的抗氧化酶活性大大降低,身體清除有害化合物的能力會慢慢減弱,當這些有害化合物產生過多時,人體抗氧化與氧化速度的平衡被打破,這就導致了細胞加速退化、變性,從而加速了人體衰老。美國科學家的實驗結果表明:輕微饑餓,有助于防止一些常見病,從而可延長壽命。其原因在于,細胞死亡是衰老的重要原因,而輕微饑餓會激發人體潛能,拯救細胞使之免于早亡早死。這和我們傳統的飲食養生經驗不謀而合,即“若要身體安,三分饑和寒”。
兩干多年前,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就說過“壽命是從嘴里省出來的”。2012年英國研究人員通過小鼠實驗研究發現,小鼠的食量減少40%、其壽命可延長20%~30%。與此同時,在狗和與人類享有60%共同基岡的果蠅等動物身上,科學家們也得出了類似結論。主導該研究的皮蓬博士表示:“按照該比例推算,人類少吃40%,可延長20年的壽命。”
長壽的秘訣就在于少食多餐。長期讓自已處于飽的狀態,人體對食欲的調控機制就會慢慢失靈,對飽的感覺會變得遲鈍,就會陷入越吃越多、越多越吃的惡性循環。其實,人的進食方式應該像“羊吃草”那樣,餓了就吃點,每次都吃得不多,使腸胃保持在不饑不飽的狀態。
(據《不吃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