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為先,立德樹人,是各級各類教育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我們江蘇職教的德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領域內,傾心打造魅力德育,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魅力”意為“極有吸引力”;中等職業學?!暗掠笔菍W生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法紀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它與智育、體育、美育等相互聯系、有機融合、共同育人,對學生健康成長和終身發展具有奠基作用;“魅力德育”不僅僅是指德育的教化作用和吸引力,而且更是指“德育在人的成長、成人、成才過程中所起的引領和基礎作用的教化育人的核心價值取向”。
有人說,德育是虛的,看不見,摸不著??墒俏乙f,德育是實的。它體現在學生的一舉手一投足之間,一句話一個行為之中。這就是德育!學生良好的言行舉止,助推了自己的成才,這就是德育的魅力,魅力的德育!
還有人說,德育是軟的,可做可不做時,可以不做;非做不可時,隨便應付一下??墒俏疫€是要說,德育是硬的。它體現在學生就業時,企業等用人單位對學生的勤勞、吃苦、責任心、誠信品質、質量意識等的要求是第一位的,這就是德育!它體現在學生自主創業時,能否成功,成功后能否持久、能否可持續發展。這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德育!這就是德育的魅力,魅力的德育!
所以,“德育并不僅僅是對個人的規范約束,而且是對個體生活的發展和提升?!钡掠前殡S著人一生的最重要的素質。這就是德育的魅力,魅力的德育!
2013年3月7日,教育部袁貴仁部長在全國政協教育界別聯組會上,回應政協委員“中國教育夢是什么”提問時,用四個詞勾畫了一副“中國教育夢”: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
中國教育夢是中國夢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名中國人,理應有中國夢;作為一名教育人,理應有教育夢;作為一名江蘇職教德育人,理應用自己的教育夢助力中國夢,為每一位中職生播種夢想,點燃夢想,最終實現夢想,把自己的夢和中國夢有機結合起來;作為一名江蘇職教德育人,理應用魅力德育為中職生的理想、成才夢、家庭夢奠定基礎,進而為中職生托起并幫他們實現一個個“我的夢·中國夢”。
為此,江蘇職教德育人勇于創新,敢于實踐,不斷打造魅力德育,為學生“我的夢·中國夢”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們在育人的工作中,堅持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中職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尊重每一位學生,關愛暫時后進的學生,為每一位學生提供柔性服務;我們采取多種形式展示行業勞動模范、優秀畢業生事跡,展示在校生的技能、創新、創業和文明風采等成果,重塑了學生的自信心,振奮了學生的精神,為學生實現夢想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礎。
我們在德育管理工作中,建立了切實可行的文明禮儀管理、學習行為管理、紀律安全管理、勞動衛生管理、實踐活動管理、實習管理、獎懲管理等常規管理制度,約束和規范了學生的行為,逐步養成了他們良好的遵紀守法習慣、學習習慣、行為習慣、勞動習慣、活動習慣,為學生實現夢想奠定了良好的行為基礎。
我們在活動的策劃方面,精心設計并有序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特色鮮明的校園文化藝術活動、科學技能活動、文娛體育等活動,節慶日紀念活動,各種儀式慶典活動,積極組織學生參加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公益服務、科技發明、勤工儉學、社會服務和志愿者活動等社會實踐活動,學生在各項活動中,團結合作,充分展示多元智能,盡情發揮個人特長,獲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為學生實現夢想奠定了較強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管理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基礎。
我們在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方面,有計劃地開展了“創業、創新、創優”教育,積極組織學生參加文明風采大賽、技能大賽、創新大賽等,借助各類競賽平臺促進學生樹立誠信意識、競爭意識、創造意識、實踐意識;開展就業指導與服務,建立創業基地,引導學生創業實踐;為學生實現優質就業夢想和創業成功夢想奠定了良好的職業素養基礎。
此外,我們許多學校還通過德育特色的打造,深度發掘學生的潛能,充分展示學生的個性特長,也為學生的成長、成人、成才營造了良好的氛圍和環境,進一步凸顯了德育的魅力。如:南京高職校的“雙元制文化”、南京市女子中專的“淑女教育”、南京衛生學校的“仁愛教育”、南京金陵中專和常州衛生高職校的“生命教育”、南京市莫愁中專的“人本德育”、南京六合中專的“角色教育”、南京市玄武中專的“公民教育”、南京市財經學校的“素質拓展教育”、南京商業學校的“同伴教育”、南京新港中專的“生活德育”、江陰中專的“積極德育”、無錫機電高職校的“學生成長導師制”、宜興丁蜀中專的“實踐德育”、無錫旅游商貿高職校和蘇州旅游財經高職校以及鎮江潤州中專的“文明禮儀教育”、無錫立信中專校的“職業素養修煉”、宜興中專的“活動育人”、徐州機電工程高職校的“一系一品”、徐州張集中專的“挖掘成功潛能,培養自信的教育”、沛縣中專和蘇州市相城中專校的“學生自治管理”、徐州醫藥高職校和無錫衛生高職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常州劉國鈞高職校的“幸運教育”、常州旅游商貿高職校的“特色文化”、常州建設高職校和豐縣中專校的“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常州藝術高職校的“尚美文化”、南通中專的“成功教育”、通州中專的“做現代文明人教育”、如東第一職教中心的“文明修身工程”、海安雙樓中專的“尊嚴教育”、如皋第一中專的“體驗教育”、啟東中專的“三修教育”、海門中專的“和諧德育”、蘇州高職校的“德育超市”、蘇州絲綢中專的“傳承絲綢文化精神”、張家港第二中專的“五名工程”、的“自主管理”連云港中醫藥高職校的“人文素養教育”、贛榆中專校的“五感教育”、淮安高級職業高中的“體驗式德育”、金湖縣中專的“警示教育”、大豐中專的“學生成長日記”、鹽城機電高職校的“培養學生綜合素養”、東臺中專的“揚長教育”、阜寧中專的“特色校園文化”、揚州商務高職校的“職校特質校園文化”、揚州市高職校的“六個一素養教育”、揚州旅游商貿學校的“強化執行,注重細節”、鎮江高職校的“三好三人教育”、揚中中專的“幸福德育”、高港中專的“四治五位教育”、泰州機電高職校和鹽城高級職中以及射陽縣沿海中專的“社團活動”、宿城中專的“三自教育”、宿遷經貿高職校的“弘毅教育”等等。
正是因為有魅力德育奠定的基礎,據不完全統計,多年來,江蘇省中等職業學校就業率一直穩定在95%以上,近三年來156萬中職畢業生順利就業,圓了就業夢;到2009年初全省有9189人創辦了小企業1536個,近三年來,職業院校應屆畢業生參與創業實踐的人數達到畢業生總人數的10%左右,近20余萬在校生自主創業,圓了創業夢;有50000余人進入高一級學校深造,通過自學考試、對口單招、創新大賽和技能大賽金牌選手獎勵政策、中、高職注冊入學、專轉本的招生政策圓了升學夢;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江蘇代表團中職組、高職組雙雙獲得2009-201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六連冠”。近六年來,有一萬余人在江蘇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勇奪獎牌,有700多人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勇奪獎牌。有1700多人在創新大賽中勇奪獎牌;有56000多人在江蘇省職業學校文明風采大賽中勇奪獎牌。有20000余人在全國職業學校文明風采大賽中勇奪獎牌,圓了獎牌夢。三年來,有1700多名同學“榮獲江蘇省三創優秀學生”稱號圓了人人成才夢。
愿魅力德育永遠為中職生的“我的夢·中國夢”奠基!
愿魅力德育之路在江蘇職教德育人的腳下不斷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