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家的美食秘報
茶餐廳是一種香港地區獨有的快餐食肆,集快餐店與餐廳的特色于一身,提供糅合了中餐特色的西式餐飲,是港島平民化的飲食場所。茶餐廳的前身是冰室。早年香港地區只有高級餐廳(當時稱為西菜館或餐室)會提供西式食物,而且收費昂貴。后來冰室在香港地區逐漸興起,因為提供廉價的仿西式食物而大受歡迎。
冰室當時主要提供咖啡、奶茶、紅豆冰等飲品,配以三明治、奶油多士等小食,部分更設有面包工場,制造新鮮菠蘿包、蛋撻等。后來冰室提供的食品種類逐漸增加,又與西菜館和餐室的模式結合,演變成為今日的茶餐廳,提供傳統中餐小炒及西式餐點,后來更發展至晚飯小菜,款式可謂多元化。
在香港地區,茶餐廳遍布全城,營業時間不定,通常由早上6時至凌晨1時,旺角等繁忙地區的茶餐廳更可能通宵營業。要體驗地道的香港地區生活,必得去一趟茶餐廳不可。
茶餐廳擁有著快餐店特有的效率,由點菜至結賬都很講求速度,顧客從一坐下,就可從各種預設好的常餐、快餐、午餐、特餐中選取所需,效率極高。侍應很快就會送上餐點,一般都不需要等候太久,很配合生活繁忙的都市人的急速節奏。最重要的是食品價錢相宜。
港式茶餐廳近年來,在內地也遍地開花。而近幾年到香港地區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飲食文化和生活文化的交流,讓港式茶餐廳在內地市場也得以迅速地被接受。對于年輕人來說,選擇什么樣的餐飲,也是對時尚的一種追求方式,他們吃的可能根本不是食物本身,而是這種餐廳和食物所代表的新鮮文化氛圍和生活方式。港式甜品、港式餐廳正是因此在年輕人和都市白領中受到歡迎,也成為時尚風向標的一個走向。
很多茶餐廳都會有自己的絕活,要么是一杯純正的絲襪奶茶,要么是極度美味卻很便宜的菠蘿油包,也可以是專注于燉好一鍋牛腩,更可能只用一碗鮮蝦云吞面便能讓人念念不忘。你大可在飽餐一份牛腩飯套餐、一碗老火靚湯后,再點上一個冰火菠蘿油,把九分飽的肚子撐到十一分飽。
忙碌的工作和生活,讓很多人都無法好好享受一頓飯的美好時光。而在茶餐廳,因為上菜速度極快,所以怕只是一杯奶茶、一個蛋撻,都可以讓你度過一小段休閑的愜意時光。坐在茶餐廳里,店外人流如織,無論是和同事、朋友邊吃飯邊高談闊論,聊一些相互熟悉的人和事,還是在非就餐時間喝杯飲料,看看報紙,發發呆,消磨一段午后聊時光,都充滿獨熱的生活氣息,給人一種與人相隔很近的親切感。這種慵懶的生活調調正是茶餐廳所特有的氛圍。
那么,在成都的那些地方,能找到地道正宗的茶餐廳呢?
推薦菜品:梅菜排骨、煎釀三寶、西洋菜蜜
小家品薦:茶餐廳是以地道的港式美味為主,兼容各地特色美食的中式時尚連鎖餐廳。金翠河茶餐廳承繼了傳統茶餐廳的特色,菜品豐富,口味獨特,而其簡潔、時尚的店堂設計和輕松隨意的餐廳氛圍更是吸引客人的秘訣所在。梅菜排骨煲所用的梅菜干是客家人的傳統食品,選取環境優雅的山村定點種植,采用鮮嫩梅菜為主要原料,經傳統工藝精制而成。金翠河的梅菜排骨煲用久負盛名的平遠梅菜干配以上選排骨,再用其獨家香料烹制而成,菜品色彩艷麗,口感極佳,排骨甜而不油膩,品嘗過后讓人齒頰留香。煎釀三寶是嶺南地區最為傳統和家常的一道菜肴,在菜市場或路邊小吃攤都能買到。這道菜因采用苦瓜、青椒、茄子3種瓜菜釀上新鮮魚肉和豬肉而得名,深受當地人喜愛。西洋菜檸檬蜜選用精制西洋菜蜜和檸檬片,加入適量熱水,出品的溫度保持在75—80℃,口感清甜爽口,實為夏季的飲用佳品。
推薦菜品:鮮油菠蘿包、港式凍奶茶、凍檸檬紅茶
小家品薦:港九的菠蘿包選用進口面粉、砂糖和黃油,用料多少都嚴格按照比例過秤,發酵后的面團由中央廚房統一送到每個店上進行烘烤,每天都是新鮮出爐。酥脆的菠蘿皮、松軟的面包、冰鮮的黃油組合在一起,香滑順口,甜度適中,吃在口中,酥在心中。港式奶茶茶味重,口感爽滑且香醇濃厚,而檸檬紅茶則口感甜酸,清熱解暑。這兩款茶飲的制作方法也較其它茶飲更為復雜:奶茶要經過手工拉制7—8次的工序,以保證奶茶中保留茶葉的濃厚香氣,再加入奶。檸檬紅茶則純用檸檬片提味,沒有勾兌任何添加劑。港九針對寫字樓的白領還有15點15分推出的下午茶時間,經濟實惠,深受歡迎。
推薦菜品:燕窩冰淇淋、招牌小籠包
小家品薦:翠苑餐廳整體環境以翠綠和白色為主,給人感覺十分干凈清新。菜品用料也比較考究,食材都很新鮮。招牌小籠包肉質緊實鮮嫩,多汁而不油膩,皮薄肉厚,一口咬下去,湯汁瞬間飆出。配上一碟姜絲,再根據自己的口味蘸著有醬油、醋和辣椒醬的調味碟吃,非常美味。燕窩冰淇淋的燕窩選用新加坡第一品牌,營養豐富,對于女性來講滋補養顏,絕對是白領女性飯后甜品中的最愛。
小家對話美食大咖
小家:港式茶餐廳為何近年大受歡迎?文西:港式茶餐廳中的菜品與內地各大萊系從口味到選材上都有較大的區別.其中西食材和烹飪方式的混合很適合大家換口味,追新潮。在有品質和口味保障的基礎上,茶餐廳的價格又平易近人得多,且產品豐富,自然會大受歡迎。
推薦菜品:牛腩河粉、招牌原只椰子燉竹絲雞、臘味煲仔飯
小家品薦:牛腩河粉是廣東的傳統小吃,底湯用新鮮的牛肉、牛骨加上店家秘制的香草配方慢火熬制而成,喝一口,帶著濃濃的牛肉清香。河粉自得自然,薄薄的,非常滑溜,細嚼之中有著濃濃的大米香氣和絲絲甜味,完全是新鮮制作。碼放在河粉上的厚切牛脯蘸上牛肉湯汁,與河粉一起吃,那個香,沒法形容,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椰子燉雞用整只椰子作為燉湯的容器,不加一滴水,完全用清椰汁做湯,清、甜、香、潤。椰子燉盅使椰肉的清香融入雞湯里,喝了真是從里潤到外。此湯補益脾胃,養陰生津,椰子的清香再加上雞肉的細嫩,香濃、軟滑,意猶未盡,絕對是一種美味享受。
小家:港式茶餐廳的特色主要有什么?
文西:茶餐廳是香港地區平民化的飲食場所。隨著人口遷移和文化的傳播.近年來在其它地區都不難找到茶餐廳的蹤影,成都當然也有不少。在香港地區,大街小巷,無論是繁華鼎盛的中環,還是僻靜的屋村里,都必然有茶餐廳的存在。香港人的一日三餐,有不少都是在茶餐廳里解決的。
小家:很多茶餐廳除了經營傳統茶點以外,近來也嘗試創新,以豐富大眾不斷變化的胃口。你覺得有什么菜品是比較新穎的?
文西:茶餐廳開到不同地區,也會根據當地的食材和胃口進行一番調整。在成都,我就曾在一家茶餐廳里吃到過紅燒小黃魚。估計是近年來海派濃油赤醬的小黃魚在成都漸受歡迎,口味新鮮,價格適中,一些靈活的茶餐廳便也不會錯過這個賺進口碑和收入的好機會。
小家:在成都有沒有你覺得口味不錯,值得推薦的茶餐廳?
文西:我覺得粵來悅不錯,在倪家橋路口。店名很討巧,其英文名MoreMore也與中文結合得非常巧妙,創意很棒。餐廳從中餐到夜宵都提供,萊品豐富,價格超值,人均幾十元就可以好好感受一番了
小家:有沒有在家也能自己烹飪的港式菜品?
文西:臘味煲仔飯比較適合在家烹飪。將米洗凈后浸泡一段時間,直到泡透米心。煮的過程中,關鍵是控制火候,火太猛,煲里的水容易溢出,帶走了浮在水面的油,煮出的飯就沒有滑的口感。待飯煲至八成熟后.把煮熟后切好的臘味放進煲里與飯一起烹煮,至肉汁滲入飯內,讓飯與臘味更加融合,濃香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