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玉琪不是那種把所有時間都耗在工作上的人,他對自駕游情有獨鐘他喜歡坐在自己定制的那輛保時捷卡宴越野車上,車窗兩邊的風景漸次向后退去的感覺。
采訪的頭一天,王玉琪剛在北京參加學習歸來,偌大的行李箱還擺在客廳沒有來得及收拾。因為掌管著多家公司,王玉琪的大部分時間都跟事業捆綁在一起。他要處理公司的業務,要開拓新的項目,最近幾年,他還作為多個總裁班的組織者,活躍在成都企業家圈子。
不過王玉琪并不是那種把百分之百的時間都交給工作的人。工作之余,他有一個最大的愛好,就是自駕游。他幾乎自駕去遍了大江南北數得上的景點。他喜歡坐在自己定制的那輛保時捷卡宴越野車上,車窗兩邊的風景漸次向后退去的感覺。
大概在八九年前,王玉琪跟一個朋友開車去都江堰虹口。朋友是資深戶外玩家,帶著各式各樣的炊具。一次簡單的野炊,讓久在城市中忙碌的王玉琪感覺到了自然的親和力。他們徒步涉水,河水清涼急促,空氣沁人心脾。晚上住在帳篷里,河水汨汨,和著鳥鳴蟲嘶,俗事在那一刻都被拋進了河里。
兩個月后,王玉琪再次跟朋友一起自駕出游。那一次他們選擇了祟州的白云溝。他們把帳篷搭在樹上,距地面有四五米高,一夜清澈的酣眠。
隨后,王玉琪就喜歡上了自駕出游。
生意與游玩并行
王玉琪主要從事邊坡防護網、玻璃膠的生產銷售,市場已經發展到中國多個城市,國外則涉足東南亞以及非洲一些國家。雖然有好幾個職業經理人打點公司,但因為要不斷拓展業務,時間對于王玉琪的自駕來說是一個小小的障礙。他沒法像一些愛家一樣,抽出大把時間來伺候自己的業余愛好。
通常,自駕的時間總是搶不了的,太匆忙會讓行程失色。王玉琪的方式是讓司機隨行,如果中途有生意上的事情,就近趕飛機,辦完事再接著跑。“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我是一個理性的人,當生意和游玩沖突時,我會優先選擇照顧生意。”
王玉琪把自己的激情釋放在自駕上。他曾經用一天的時間開車從成都跑到南寧。不為趕時間,更不是為了省錢。他想去南寧拜訪親友,順便測驗一下自己的體力和意志。
在王玉琪印象中,比較長的一條線路是從成都出發,取道漢中——天水——蘭州——西寧——銀川,之后從銀川飛到烏魯木齊辦事,期間司機把車開到北京。等王玉琪把事情處理完,直接飛到北京,他們繼續自駕到哈爾濱,再經長春、沈陽,到大連,最后他直接從大連飛回成都,繼續忙生意上的事情。
帶上家人去旅行
王玉琪無比看重自己的家庭,他說沒有什么比一家人呆在一起更重要。做了一輩子教師的爺爺對于王玉琪影響至深,等他事業有成想好侍奉老人時,爺爺卻因為腦溢血昏迷半年后去世。奶奶也因為腦把我3個舅舅則稱作哥哥,但我3個舅舅總是陪著我姥姥。3兄弟待在老太太旁邊一起下象棋,其樂融融。我父親說:‘只要你姥姥活著,我們都會高興,哪怕五年、十年了還這么糊涂。’我問為什么,父親說:‘因為這樣,我們就還是小孩。如果哪天她不在了,我們就是老人了。’”
正是因為這樣的家庭因素,王玉琪自駕時都會優先考慮帶上家人。“跟家人呆在家里是一種感覺,一起在戶外扎營野炊,又是另一種感覺。有些體驗很微妙,我也說不好。”
冒險不是我的菜
自駕穿越,聽起來總是不乏驚險刺激,甚至一些奇遇。王玉琪不是一個特愛冒險的人,他有過兩次歷險,之后便非常謹慎。不管去什么地方,選擇什么方式,對于王玉琪來說,安全永遠排在第一位。
他有一次開車去九曲十八彎,過黃龍之后走進一條斷頭路,那時天色已晚,調頭重新尋路時遇上爛泥路,下車查看時在燈光的盡頭發現好幾匹狼,那種驚悚刻骨銘心。
現在王玉琪自駕,堅決不單車出行。前兩年他帶家人自駕去西藏,那陣勢甚至有些夸張。他們一家人開車在前面,后面跟著一輛后勤保障車。不巧的是趕上壞天氣,翻越唐古拉山時,他們遭遇冰雹,打起了退堂鼓,結果折回十多公里,天氣又轉晴了,再折回去。“那一天,我們經歷了7次天氣變化,下雨、晴天、暴風雪、冰雹,云彩像龍卷風一樣。”
七八年下來,中國的名山大川,王玉琪基本上都親眼看過了。他說,接下來自己可能會嘗試開車+自行車的方式,去一個想去的地方,體驗式地生活一陣,感受慢生活,而不是為了旅行而旅行。不過他對旅行的目的地少有刻意規劃(以前是擠時間擠得比較用心),看時間、身體、心情,臨時起意。
現在,旅行已經深植王玉琪的內心,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