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全面配合公司共青團工作,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公司一線青年當前的思想狀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加強團青工作,有效推進青年與公司同發展、共進步。根據公司團委、青工委的要求,油建科宏公司于2014年6月在勘測與道橋事業部開展了青年思想狀況和團青工作的調研。
一、調研的基本情況
此次調研通過匿名調查問卷的形式對勘測與道橋事業部20名青年進行了調查。調查問卷主要包括:基本信息、思想價值觀、企業認同感、青年婚戀交友、共青團和青年工作、建議與意見等七個方面,共58個問題。調查對象涉及項目部所有崗位,共發出20份問卷,收回20份問卷,問卷有效率為100%。
本次問卷調查信息由專人負責統計處理,并從多個角度進行了較全面的分析,因此我們認為本報告中的統計數據較可靠,基本反映了勘測與道橋事業部青年思想和團青工作的真實情況。
1、勘測與道橋事業部共青團組織現狀
事業部現有青年79人,占項目職工總數近81%,團員32名,占青年總數41%。
2、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人數:20人
性別:男性15人,女性5人。
年齡:20~25歲1人,26~30歲9人,31~35歲6人,36~45歲4人。
婚姻狀況:已婚13人,未婚6人,離婚1人。
學歷:大專及以下10人,本科10人。
職位:技術工人12人,技術干部6人,行政管理干部1人,黨群管理干部1人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8人,共青團員3人,群眾9人
二、青年思想基本情況
1、思想政治素質較高,價值觀多樣性明顯。從本次調查來看,多數團員青年員工政治思想素質比較高,他們關心國家大事,忠誠黨的事業,對國家的發展充滿信心。例如,信仰共產主義的占80%,在最關心的項目選擇中,前三名分別為:國有企業改革發展前景(21.8)、社會就業和物價(20.3)、反腐倡廉(17.3),這集中反映出了團員青年員工較高的政治思想素質。
隨著時代的發展,青年所接收到的信息越來越多,視野也越來越開闊,對問題和事物的看法就會越來越多元化。從本次調查的結果來看,廣大青年對于很多問題的認識日趨分散和多元化,答案的選擇豐富多樣。如被問及“您最崇拜的偶像是”,有40%的人選擇了科級精英,10%的人選擇了政治領袖,有25%的人選擇了無偶像。在“您最崇尚的生活方式是”這一調查中,廣大青年有45%的人選擇了追求符合自己興趣的生活,25%的人選擇了老老實實做事,清清白白做人,20%的人選擇了勤奮工作,出人頭地,只有10%的人選擇了拼命賺錢成為有錢人。這種多元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青年的工作生活中都有所體現。
2、企業認同感強,關心企業發展。在“你對本單位的歸屬感”這一調查中,有85%的青年選擇了“有”,在“對本單位的發展戰略、規劃和目標”這一調查中,80%的青年選擇的了解。青年對公司的發展戰略、企業文化等表現出了一種比較普遍的關心和理解,在企業的發展中,公司廣大青年能夠自覺地把企業發展同自身利益聯系在一起,行動上與企業榮辱與共。首先是在思想上相當活躍,在“您最關心本單位的哪些方面”這一調查中,青年對于工資薪酬調整、企業改革信息、企業發展戰略、企業市場信息等各個方便都表現出了關心。
3、期待自身提高,奮斗方向務實。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近年來,隨著公司深化改革,大多數青年員工感受到了提高自身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普遍表現出成才的強烈愿望。在“在工作方面,您最希望公司給自己哪些幫助”這一調查中,選擇參與更多具有挑戰性、鍛煉性的重要項目的占45%,選擇開展業務技能培訓的占35%,在“您對自身發展的規劃是“這一調查中,50%的人都有在本崗位3~5年的發展規劃,20%的人有在本崗位5年以上的發展規劃。這些數據充分說明青年員工有著積極的工作態度和提高自身職業素養的需求。
在就業形勢嚴峻,物價和房價不斷攀升的今天,青年員工背負了更大的生存壓力和經濟壓力,這就使得他們的奮斗目標趨向更加務實。在調查中,“您目前最大的壓力來自于”這一問題中,60%的青年選擇的經濟壓力,而在“您認為激勵青年成長成才最有效的方式是”這一調查中,也有35%的青年選擇了適當增加收入。
4、精神文化需求豐富,團青工作有待提高。從本次調查來看,100%的青年表示愿意參加團組織活動。在問及“您最希望團組織組織哪類活動”時,有45%的青年選擇的文體活動,25%的青年選擇了社團活動,在公司共青團已經開展的品牌活動中,40%的青年表示對“青年職工歌手大獎賽”等文化體育類活動最感興趣。這些數據表明青年員工希望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能夠有更加豐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在調查中,其中有50%的青年認為所在單位團組織作用發揮情況一般,有40%的青年認為發揮很好,還有5%的青年認為團青工作沒有發揮任何作用,這就對我們的團青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青年思想多元化,我們對青年的思想文化教育和引導要分清層次,區分對象,不斷探索適合青年特點的方式和方法。
三、企業團組織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推行,與之相適應的一系列政策法規也相繼出臺,但在這一系列政策與法規中,對企業共青團組織的地位并沒有明確定位。因此,企業團組織不可避免地遇到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青年的價值取向與當前企業團的工作不相適應,新時期企業青工的思想觀念、行為方式都發生了深刻變化,價值取向呈多元化發展,個人過分強調價值的自我實現,不太看重集體利益,團組織原有的教育方式和工作方法明顯滯后于青工思想的變化,人才流失問題嚴重,工程科技人員與一線工人的溝通需進一步加強。
2、部分領導對青年工作的認識存在一定“反差”:一是“高定位和低投入”,對青年工作的政治地位以認可,但在政策投入、精力投入、經濟投入、人員投入上不足。二是“現實與長遠”,有的青年工作是矛盾已經突出表現出來了才下力解決,缺乏預見性、防范性、深層次措施。三是“期望值的反差”表現為領導對團組織工作要求期望與團員青年對團組織依靠期望差距較大。
3、青年責任意識較差,消極思想時有出現。在“您認為青年群體普遍存在著哪些問題”這一調查中,有60%的人認為責任意識較差,50%的人認為奉獻意識不高,有40%的人選擇了過分強調自我。而大部分70后80后甚至90后都缺乏艱苦奮斗的精神和無私奉獻的精神。這些消極思想集中在一起對青年的健康成長是不利的,需要團組織在青年工作中能夠更加深入和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引導青年,解決問題。
以上矛盾和不適應相互交織在一起,大大消弱了團組織的吸引力,使得企業共青團工作陷入困難,但從企業的長遠發展來看,一方面企業機制轉換給團的工作帶來了發展空間;另一方面,企業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團組織發揮作用,另外,青年群體也發生了變化,他們的思想比較活躍,不受框框約束,敢說敢做;分析能力較強,不盲從;更具開拓意識,創造力比以前增強等,這些都是團組織發展的有利方面和發展契機。因此,團組織在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服務的前提下履行教育、服務青年的工作職能,不論是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還是文化建設,共青團組織都有著其它經濟組織和部門不可替代的作用,這就迫切要求共青團組織以應變,主動適應企業改制工作,把工作成果的終端顯示轉移到側重促進企業發展的思路上來,進行企業共青團工作企業行為化改革,在改革中尋求新的發展,找準企業共青團工作的切入點。
1、及時了解青年思想,加強活動的針對性
企業中共青團的工作要適應團員青年的特點,有的放矢地開展團的活動。如針對他們思想活躍、易于接受新事物,獨立性強、樂于表現自我的特點,在活動中引入競爭機制,如公開招聘團干部,鼓勵青年員工自己成立各種興趣小組,開展勞動競賽,以此來培養青年的參與競爭意識、管理協作精神、團隊精神。
2、加強團組織建設,提高團組織的凝聚力、吸引力
鞏固和加強公司團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公司共青團工作體系,使公司團的工作系統化、規范化,要堅持“團要管團,團要管用”的原則,抓好團干部和團員隊伍建設,全面提高團干部和團員隊伍素質。
3、切實把服務青年作為共青團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
團組織要著眼于青年的成才與發展,為他們的工作、學習、生活和精神文化需求提供實實在在的服務。
(作者單位:川慶油建科宏公司黨委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