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藝術管理這一概念興起于歐美國家,而藝術管理學科是六七十年代之后興起的新學科。對藝術管理這么學科來說,藝術的公共性和文化性是它的前提和基礎。我們可以認為藝術存在的價值不僅僅是經濟價值,不僅僅是市場消費原因,更是要提供與社會責任感有關的“服務”,同時藝術也是在不斷實踐發展過程中,通過逐漸與社會環境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種社會產品。只有有效認識藝術管理的內涵和產生來源,才能更好構建這一學科。本文擬從藝術管理定義認識入手,進而結合發展要求,從而正確認識藝術管理學科的概念、定義以及存在的社會價值和內涵。
關鍵詞 藝術管理學科 基本觀念 社會價值
藝術管理作為社會化發展和文化繼承的產物,在不斷發展進步過程中,確立了其學科地位。而藝術管理學這么學科,就是通過明確社會活動過程中,文化藝術自身的意義和使命,從而擴大文化藝術的效能,進而助推藝術管理學科和藝術管理事業的不斷發展。藝術管理,興起于20世紀60年代末的歐美國家,原名為“Arts Management”,也被翻譯為“藝術運營”。伴隨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在70年代,整個歐美地區迎來了文化理念發展轉換的機遇期。整個藝術文化事業得到空前發展。在這一時期,一方面著重對傳統優秀文化繼承和發展。另一方面又在相對自由的社會環境中確立了大力發展文化藝術事業的新政策。而這一背景下,隨著實踐活動的不斷進行和發展,形成了一門實踐性管理科學,即藝術管理學。這也決定了藝術管理這一學科的地位和實踐應用特性。
一、藝術管理學科———藝術與管理結合的產物
通常我們認為,管理更多與經濟、政治、利益分配等相關聯。很少有人會認為藝術管理能夠有效結合起來。然而事實上,藝術要想有效發展,就需要與管理緊密結合,通過有效管理手段,實現對藝術活動內容與發展形式集約化管理。整個藝術管理實質上是藝術與管理相互結合,互相融合的產物。
而要想認識藝術管理學科,就要從管理的概念和定義出發。無論是哪一種管理理論流派,毋庸置疑,管理都是通過有組織、有計劃的發展方式和理念,合理規劃發展思路,通過科學化管理手段和技術,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達到最優效果。簡單的說,管理實質上是資源最優化配置的過程。通過資源的最優化分配,從而實現預期目的。而在實現這一目的的過程中,要適當結合制約條件,實現最終目的,在這一過程中,要將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與客觀規律和發展目標緊密結合起來,有意識、有目標的協調發展。在藝術領域中的藝術管理活動,不僅包括對藝術活動的拓展與演出,也包括推廣藝術活動的資金支撐、隊伍體系構建等。而整個藝術管理活動實質上是一系列整體發展、全面規劃與發展目標緊密結合的具體過程。盡管藝術管理是管理活動,但與其他管理活動相比,藝術管理對利益價值目標的把握上,更重視的是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仍然具有自身的文化藝術特性。這是藝術管理區別于其他管理方式的最重要內容。
二、藝術管理學科的特點分析
1、傳承性和創新性的有機結合
任何社會存在都是人們群眾在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歷史中創造的。藝術、藝術管理都是這樣。在傳統藝術管理發展過程中,存在著許多值得我們思考、借鑒、吸收的先進藝術管理思想,而這些藝術中有許多內容值得我們去借鑒,通過有效吸收,結合具體發展狀況,從而有效創新。以往發展過程中所形成的的藝術管理思想,并不是所有部分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不可否認這些思想中有一大部分是符合我們現階段發展需要的。因此,要想實現更好發展,需要我們對這些舊的思想做好傳承和總結,同時在傳承、創新的基礎上做好發展和超越。而在現階段,要想做好藝術管理工作,我們就需要我們結合具體實踐理論,結合發展現狀,吸取發展過程中有益經驗,從而建設一條適合藝術管理學科良好發展的具體道路。
2、文化性與科學性的有效融合
藝術管理學科實質上是藝術與管理的高度融合。這一融合過程實質上融合了藝術的文化特征和管理的科學特征。藝術管理學科在培養文化素養的同時,也在培養管理能力。事實上,藝術管理學科是文化與科學的有效結合,而藝術管理也要考慮到管理在這一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和應有的地位。不僅要認識到藝術管理過程中的文化性,還要重視在這一過程中的科學性。但藝術管理學科更加注重精神價值的發揮和應用,在文化傳播過程中,要充分做到文化性與科學性的良好融合,實現二者有機結合和統一。
藝術管理學科是一種發展理念的升華。具體而言則是藝術性與科學性的相互融合,也是美與真實的最好融合。文化性與科學性是藝術管理學科的雙重本質。但是在藝術管理過程中,文化性與科學性的地位不同,科學性是藝術管理的基本和本質,而文化藝術性則是其良好升華和融合。文化藝術性的良好發揮應該是建立在科學性基礎之上的。作為管理科學的一部分,藝術管理有著自身的本質特征、運動規律,而這些內容在管理實踐過程中,是無法分割的。也是我們實施藝術管理所必須堅持的。想要構建合理、高效的藝術管理學科,就應該充分做好文化性與科學性的有機融合與統一。而不能把兩者分裂開來,要在實踐過程中做好二者相互借鑒與融合。
3、目標建設性與方法性的有機統一
構建藝術管理學科,就必須要知道藝術管理學科建設的目標。這是學科建設的切入點。而在建設過程中,更是要樹立正確的建設方法和方針。要依據藝術管理學科的建設目標,選擇有利于藝術事業發展的方針和路線,針對發展對象,選擇正確認識藝術管理學研究的方法層面。充分使用正確的哲學世界觀為基礎,結合信息科學、決策控制論等科學手段,通過批判吸收的具體理念,為藝術管理學科發展拓展新的發展思路。通過學科的有效整合,最終實現藝術管理學科更好更快發展。
三、藝術管理學科的社會價值分析
盡管藝術管理這一學科概念,在近年來才被廣泛宣傳,但這一學科在藝術活動產生之后就已經出現。藝術這門學科,不僅僅是一種社會現象,更是一種思想表現和社會觀念的最好表現。無論是有意識,還是無意識的文化活動,背后實質上都與公眾活動有關,同時比如通過詩歌、戲曲等多種文化藝術形式將這一系列內容合理保存下來,最終有利于文明的延續和傳承,同時更是一種民族精神和風氣的形成。
藝術活動在發展過程中,往往會受到社會環境影響,致使整個藝術活動發展質量參差不齊,大量不良文化現象出現。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些現象主要是因為缺乏有效的藝術管理,整個藝術活動現場混論無序,只有通過高效的藝術管理才能確保藝術活動健康持續發展。
藝術活動并非只能有一部分人享有,應該是全民所共有的。實踐證明,人民群眾才是文化藝術的創造者和傳承者。而藝術管理活動的有效進行,實質上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了更多文化資源,也體現了文化藝術應有的意義和使命。擴大了藝術文化活動的有效性和目的性,而這也能有效推動文化長遠發展,延續了整個文化活動的長遠發展。
四、結語
科學研究從來沒有的定論,而對于藝術管理這們學科來說,更是如此。隨著各種科學指導理論的不斷完善發展,結合實踐過程中得到新的發展經驗,逐漸為藝術管理帶來新的發展思路,而在這一系列過程中,藝術管理學科也得到了不斷深入發展,同時藝術管理作為一門學科,其社會價值和地位逐漸被認可,最終成為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一部分。
參考文獻:
[1]龔心瀚.關于文化管理學科建設之淺析[J].上海大學學報,2012,8 :22-24.
[2]李準.藝術管理學的研究和實現我國文藝管理的科學化[J].河南大學學報,2013,1:35-37.
[3]田川流.論文化藝術管理的主體系統[J]文藝研究,2013,8 :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