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泥炭
泥炭又被稱為草炭,采集自泥沼或者濕地,在長期缺空氣、水淹的條件下,由分解不完全的植物殘體和完全腐殖化的腐殖質以及礦物質組成。它擁有優質的排水、透氣功能,保水、保肥能力強,富含有機物,質地很輕,是非常主流的一種栽培介質。不過除了育苗以外,泥炭不適合單獨使用,這是因為純泥炭完全濕潤后,存儲了太多水,變得很不透氣,植物根系容易腐爛,另外純泥炭在完全干燥的情況下澆水,表面的泥炭濕潤后會形成一層膜,阻止水分進入,水從盆的邊緣流出,給人感覺已經澆透了,其實中間還是干燥的。因而需要添加改良介質,比如蛭石、珍珠巖、松鱗。如果要栽種大中型植物,最好是混合土壤以增加重量。國內資深花友比較追捧的牌子有發發得和維特,都屬于進口類泥炭。
2.椰粉
椰粉是在提取椰子纖維的加工過程中生產的椰纖維粉末狀物質,是加工后的椰子副產物或廢棄物,是一種綠色環保、天然優良的有機質介質。泥炭雖是十分理想的園藝介質,卻是一種不可再生資源,尤其因為近年來的過度開采,對環境的負面影響逐漸顯露,于是椰粉正在成為一種更理想的替代介質。椰粉具有良好的保水性、保濕性、透氣性及穩定的酸堿度,適合大多數植物生長的需求,一般與其他基質材料混合使用。椰粉不需要浸泡,可以像花土一樣直接使用。而經過高溫消毒壓縮成各種尺寸的椰粉磚,在使用前則需要用溫水浸泡15分鐘以上,可以通過攪拌來加速膨脹,把完全膨脹后的椰粉倒入種植容器中,澆水沖洗直至排出的水變得清澈。
3.腐殖土
腐殖土就是腐葉土,一般是森林中表土層樹木的枯枝殘葉經過長時期腐爛發酵后而形成,色黝黑發亮。在多種微生物交替活動的腐解過程里,腐殖土形成了很多不同于自然土壤的優點:質輕疏松,透水、通氣性能好,保水、保肥能力強;長期施用不板結,易被植物吸收,與其他介質混用,能改良并提高透氣性與肥力;富含有機質、腐殖酸和少量維生素、生長素、微量元素等,能促進植物的生長發育;分解發酵中的高溫能大大降低病蟲、雜草等帶來的危害。
4.樹皮
大多采用天然松樹皮,經多年自然發酵而成,再由人工殺菌、粉碎、篩選。具有優良的持水性、保肥性和通氣性,多用于氣生根發達植物的栽培,尤其適合國蘭、洋蘭、蝴蝶蘭、火鶴、大蕙蘭、高山杜娟等高檔花卉的栽培,也可以用來地表覆蓋。
5.干水苔
取自生長在水邊的苔類植物,經過干燥處理后制作而成。保水性強,透氣性好,但本身沒有營養又不能存肥,多是用于對肥料要求不高且對通氣性要求高的植物,主要是寄生類植物,比如蝴蝶蘭、鳳梨,它們的特點是大部分都是肉質根。買來的干水苔要先用水浸泡五分鐘左右,等浸泡透了,再撈出輕輕用力將水擠掉,待用。
6.蛭石
蛭石是一種水合物,呈塊狀、片狀和粒狀,是黑云母等天然礦物風化蝕變的產物,當它受熱失水膨脹時會呈繞曲狀,酷似水蛭,因而得名。園藝用蛭石,質輕,不易腐爛,能起到保肥、保水、儲水、透氣和礦物肥料等多重作用。中粒蛭石是播種、育苗、種植的常用材料,多與泥炭、珍珠巖等混合使用。
7.珍珠巖
珍珠巖是礦砂經預熱,瞬時高溫焙燒膨脹后制成的一種內部為蜂窩狀結構的白色顆粒狀物質。因為多孔特性,珍珠巖透水性和透氣性強,可保存大量的水分、營養成分,長時間供給植株的生長需要。同時,珍珠巖是園藝栽培中改良土壤的重要物質,能夠調節土壤板結,防止農作物倒伏,控制肥效和肥度。一般用于扦插或與其他介質(常用的有泥炭和蛭石)等配制成混合基質使用,提高植株成活率。
愛花之前,先愛上各種栽培介質
對園藝老手來講,他們多半不稱園藝用土為“土壤”,而是“介質”,這是因為有許多用來栽種植物的材質,并不都是“土壤”,土壤只是眾多栽培介質中的一種。
真正可以稱為土壤的栽培介質主要有壤土、黏土和砂土。壤土孔隙多,透氣性比較好,保水性也自然好,適合大部分植物,缺點是比較重,蟲害也較難控制,不大適合盆栽使用。黏土雖然排水、透氣相對較差,但有非常優秀的保水、保肥能力,我們生活里常見的水田以及河里的黑色淤泥,多屬此種,多使用于喜水類植物,和壤土混合使用可以增加保肥作用。砂土則和黏土完全相反,其保水、保肥能力很差,但透氣、排水性很優秀,常和其他介質混合使用。
而無論是基于環保的緣故還是為了種出更加美麗的植物,現代園藝一直在尋找與開發各種新型栽培介質。
一些常見的配土方案
好了,了解了這么多的栽培介質,接下來就是如何將它們科學配比使用啦。新手第一次栽種時,一般還是建議先購買現成的培養土(就是混合配比完成的理想栽培介質),等上了手,再一點點開始嘗試自己搭配。一般就是把握四點——保水、保肥、透氣性強、排水好,而越玩兒越深,自有一番不可言說的樂趣。
播種、育苗及扦插
少量泥炭土伴以大量細粒的蛭石(或珍珠巖)。
常見草本植物
泥炭、顆粒介質(蛭石、珍珠巖等)、腐葉土、其他介質(如草木灰、木炭等)的比例為4:3:2:1。
過去最常用的方案為泥炭、蛭石、珍珠巖按3:1:1配比,現在不少人開始用椰糠替代泥炭。
垂吊植物
泥炭、珍珠巖(或者蛭石)的使用比例為4:1。
多肉植物
2年內多肉種植推薦泥炭60%+沙子20%+顆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換成顆粒也可以,顆粒即珍珠巖、火山巖、蜂窩煤、陶粒、石子等。2年以上的多肉,加大沙子和顆粒的比例,例如泥炭、沙子、顆粒為 1:1:1。
蘭花
植金石、峨眉仙土、泥炭按照1:1:1的比例,混合使用。
1.赤玉土
日本擁有極為豐富的火山資源,遠古時期火山爆發遺留下來的火山灰、火山巖和浮石堆積在火山附近,被開發成為各種園藝栽培介質。赤玉土就是在日本運用最廣泛的一種園藝介質,取自由火山灰堆積而成的火山泥,呈暗紅色的高通透性圓狀顆粒,形狀有利于蓄水和排水,無有害細菌,pH值微酸。中粒赤玉土適用于各種植物盆栽,對盆景、多肉植物、蘭花等的栽培尤有特效。細粒赤玉土是草坪配植和植物育苗的優良選擇。赤玉土一般與其他介質(泥炭、鹿沼土等)混合的百分比是30%~35%,高于泥炭,效果可與泥炭媲美。
2.鹿沼土
鹿沼土同樣產自日本的火山區,由下層火山土生成,呈火山沙的形式。它有很高的通透性、蓄水力和排水力,尤其適合嫌氣、忌濕、耐瘠薄的植物,主要用于盆景、東洋蘭、高山花卉等。鹿沼土可以單獨使用,比如育苗,也可與泥炭、腐葉土、赤玉土等混合使用。
3.桐生砂
桐生砂是一種火山沙,以其產地日本桐生而命名,呈硬石沙狀。它有很好的通透性、蓄水性和排水性,是一種高級盆景用土,也經常被用于多肉植物、高山花卉、蘭花等的栽種。
4.陶粒
陶粒是黏土經高溫燒制后形成的具有一定孔隙度的粒狀物質。美觀,質輕,保水、保肥性能良好,保肥能力適中,本身不含養分,化學性質穩定,無污染,無異味,無病蟲害滋生,可重復使用,特別適合室內擺設。用于水培,起固定植株作用。覆蓋在花盆表面,防止澆水沖翻,美化盆面。鋪墊在盆底3~5cm,通氣、排水。
6.火山巖
火山巖多孔、質輕,透氣性良好,富含多種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多為黑、暗綠、磚紅色。它單獨使用時,如及時補氮,即可令植物正常生長,又可與各種仙土、泥炭、樹皮、樹葉等混合使用,是不可多得的養蘭植料。
5.輕石
輕石又稱浮石或浮巖,是一種多孔、輕質的玻璃質酸性火山噴出巖。其表面粗糙,結構多空隙,在園藝種植中主要用作透氣、保水材料,以及土壤疏松劑。最適合做缽底石使用,防止培養土的流失,促進排水。
7.木炭粒
木炭粒的吸附力很大,有吸收異味和毒素的作用,通氣性也很好,可以增加根部氧氣的供給,增強植物抗病毒能力,使枝葉生長健壯,對改良土壤的pH值也很有幫助。適合各種植物,可以直接混合,通常比例不大于10%。
8.稻殼炭
稻殼炭也被叫做熏炭,可作為栽培介質,改良土壤、平衡pH值。其質松多孔,透氣良好,吸熱作用強,吸附力大,有吸收毒素之作用,同時減少肥分和水分流失及散發。撒布于植物周圍還可以防止軟體動物等的入侵。適合各種植物,多用于多肉配土,比例在10%左右。
9.草木灰
草木灰是一種傳統的土壤添加劑,多與其他介質混合使用,其質地疏松,透氣、保水、保肥、保溫性能好,含鈣、硼、鋅、鉬等花木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時是一種多元素鉀肥,可用作基肥、追肥和種肥,具有平衡肥力、保根壯苗、殺菌、防病的功效。仙人類和球根類植物加大草木灰用量,效果更佳。
10.植金石
植金石是由日本高科技所研發出來的高級蘭花培養石,表面光滑,結構堅實,干燥時為白色,水浸后為金色,具有很強的疏水、持水、透氣性能,又無污染,菌蟲不易入侵寄生,藥肥液不易滲透滯留,不會導致基質溶液濃度過高,同時經清洗后可以重復使用。植金石除了含養分比較少之外,其他性能都很是完美,可適量混入人造顆粒土或有機硬植料。
11.日向石
日向石是一種火山浮石,分布在日本日向市一帶。其干燥,呈微酸性,適合不喜歡換盆和不用換盆的植物品種。除東洋蘭、盆景、觀葉棕櫚科、仙人球類、水草之外,作為一般盆花和山草的栽培介質也比較適合,常與其他介質混合使用。
12.河沙
河沙既可用來配土,改良土壤結構,也可用來做盆面裝飾,效果很是別致。
13.沸石
沸石具有很強的吸附性,可以減輕花盆中的異味,并且它的多空隙特點有助于各種營養成分的及時交換,可用來改良土壤,提高保水保肥能力,也可以鋪在盆土表面做裝飾用。
14.硅藻土
硅藻土是一種純天然環保型優質土壤改良劑,吸水、保水性能均優于蛭石和珍珠巖,同時具有殺滅病蟲害的作用,大量節省化學除草劑和殺蟲劑的使用量,既保護了環境,又降低了養護成本。
15.麥飯石
麥飯石具有良好的吸附性、溶解性、調節性、生物活性和礦化性等,經水浸泡后的麥飯石可溶出近20種微量元素。種植芽苗菜時,使用麥飯石過濾水噴灑,可以使芽菜更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