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該改善的部分
孩子生活中有很多重要內容,例如健康、快樂、玩伴、學習、興趣班、學英語、自信、孝順、勇敢等。通過這個“生活坐標”的活動,家長們會發現,哪些內容孩子已經做得挺好,不用改變繼續保持就好,哪些內容還需要幫助孩子改善。接下來,家長們再結合“媽媽眼里的孩子”與“孩子眼里的媽媽”,就能很容易找出:要幫助孩子改善某項內容,從哪里開始?怎樣做?
我自己和甄小美也做過這樣的活動。通過“生活坐標”,我找出了甄小美現階段生活中最重要的12項內容,分別是:彈鋼琴、和小貓玩、學漢語、快樂、看碟、身體健康、情緒控制、念書、誠實、在家里的運動、情緒平穩、學做飯。
接下來,通過對“期望值”和“滿意度”的衡量,我發現:彈鋼琴和學做飯,這兩項在甄小美生活里的現狀,比我期望的更好!而身體健康、快樂、誠實、情緒控制、和小貓玩、情緒平穩、念書這7項,和期望的幾乎一樣好!需要改善的,只有3項:學漢語、看碟、在家里的運動。
再看看“我眼里的甄小美”和“小美眼里的媽媽”——跟上課時的家長們一樣——我找到了改善的開始。
學漢語:每晚繼續念她近來最喜歡的《霸王龍》系列故事書,態度平和,讓她挑選。
看碟:每周一晚飯后,和她一起窩進沙發,一邊吃爆米花,一邊看一張DVD。
在家里的運動:每周三設立“跳舞時光”。
畫完“生活坐標”,找到了具體方法,我就開始實施。
學漢語
甄小美的學校進行英文教學,我便在家里教她中文,讓她每周至少3天抄寫漢字、造詞、造句。甄小美很不情愿,還覺得沒有必要。以前幾乎每次“學漢語”時間,都是我們倆發生小別扭的時刻。
這次,我先跟她坦陳了我的想法:“這是媽媽的母語,我希望你至少能學會讀和寫,畢竟你有一半是中國人。我理解你的不滿,覺得這是媽媽把自己的感受強加于你。我并不想這樣,但我找不到更好的辦法——如果你不會漢語,我心理上接受不了——而且,學會漢語,對你畢竟是一件好事。”
甄小美這次沒有再爭辯,我看得出,她陷入了思考。我接著說:“我決定不再強迫你,只給你念你喜歡的《霸王龍》那套書,你挑哪本就念哪本。”
甄小美抬起頭,睜大眼睛:“好?。】梢砸淮文?本嗎?”
“當然可以?!?/p>
“也可以念《小餅干》和《小兔子》那兩套中文書嗎?”
我簡直有點難以置信:“當然!當然可以啦!”
那天晚上,我給她念《霸王龍》的《遇到你真好》,這次的感受和以往完全不同,以前念書的時候,會讓她指著書名重復,會挑出幾個字考她。而這晚,我只是專心、平和地給她念這本書,我自己充分地體會到了書中的情感:甜蜜、糾結、悲傷……我和甄小美都沉浸在故事中。忽然,甄小美指著其中一頁說:“我認識這個,這是‘嗷嗚!嗷嗚!嗷嗚!’”又翻回第一頁:“這是‘以前,很久以前’。這幾個字我認識。”
我沒有狠狠贊美她,而是笑著點頭:“你說得沒錯,你的確認識了這些字!你為自己驕傲嗎?”
她想了想,非常平和地回答:“I'm OK,沒有很驕傲,我應該認識漢字呀?!?/p>
我摟摟她:“好,我相信你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漢字方法,你需要我什么幫助,我都會幫你。”
“那我們再念一本《霸王龍》,然后睡覺,好不好?”
“好。”
看碟
我們家已經3年多沒有看電視,電視機沒有電視頻道,只是挑選時間看DVD。甄小美最最最喜歡的事情之一,就是和媽媽一起吃爆米花看碟。雖然她以前抱怨過“媽咪,你為什么不能跟我一起看完一整張電影呢”、“媽咪,我們一起看,不是我一個人看”等,我沒有真正放在心上,以為只是小孩子的小不滿而已。
這次做了“生活坐標”,發現“看碟”的不滿意分數,是僅次于“在家里的運動”的倒數第二項,讓我意識到:對孩子這么重要的一件事——最能有滿足、甜蜜、幸福、放松、愉快的一件事——卻被我忽略了。
現在改,還不晚。
我和甄小美制定了一張專門的“星期一慣例表”,她決定:每周一放學后回到家,先吃些東西,然后念英文課本、中文課本;然后洗澡;然后吃晚飯;然后和媽媽一起看一張DVD——我完全同意!
甄小美給這張慣例表起了一個英文名:TV Monday;和一個完全不搭界的中文名字:小美九十歲。
“小美九十歲”貼在客廳墻上,一直執行到現在。我們的周一,從那以后,一直充滿了平靜的快樂和甜蜜。
在家里的運動
甄小美很愛運動,玩得很野,身體非常強健。只是近幾個月來,回到家就“懶得動”,不論坐或站,都弓著背、駝著腰、歪著肩膀。以前,我會硬叫她下樓輪滑,或者叫她“伸長脖子的烏龜”,或者一遍遍提醒她“站直”。她不耐煩,我也不高興。
我仔細看了看“我眼里的孩子”和“孩子眼里的媽媽”,又想到了上周一位學員媽媽的實例,豁然開朗:跳舞,我倆都愛的事!而我不需要強迫她、監督她,只需要我穿漂亮,認真、享受地跳舞,就足夠了!
甄小美對這個提議開心極了,我們約好:每周三下午,我們一起跳舞半個小時。
我在youtube上找到幾個既適合孩子又適合大人的舞蹈視頻,甄小美選了“Gummy Bear”這支兒童zumba舞蹈。我們跟著視頻里的美國小伙子老師一邊學,一邊跳,一邊唱,到了最后一句,同時“叭”張大嘴巴!才跳了三遍,我倆都微微出了汗,笑得合不攏嘴。
后來,甄小美還跟我學跳“瑪卡蓮娜舞(Macarena)”??粗幌乱幌履7拢只挚蓯鄣負u頭擺尾,最末“嘿!”一大聲,我忍不住哈哈大笑。
現在,甄小美又迷上了跟我學芭蕾舞的基礎動作。有天晚上躺在床上,還在一邊回憶,一邊伸出手臂“一、二、三、四……”做出每個手位,身體和小腳丫都繃得筆直。
這半個小時,甄小美給它起名Shine Your Way(閃耀你自己——她最近喜歡的電影《瘋狂原始人》主題曲)
不僅僅是這半個小時,我們的“霸王龍”時光,我們的“小美九十歲”,還有許許多多她自己的時間,都讓我越來越快樂,越來越看到女兒內心的光芒。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念書、一起看碟、一起跳舞,這些行為,既符合我的性格特點:善于思考、行動力強、喜愛跳舞;也符合她的特點:模仿能力強、有創造力、自律能力強。這3件事情,就是最適合我們倆的方法。
這些也都是很小的事情,正是這些小事,不但能夠改善甄小美的生活質量,也給我們的共同生活增添了幸福和樂趣,更能幫她發展出輕松、平和、快樂、面對困難、有效解決問題、主動尋找生活樂趣的積極性格和能力。
家長會發現,那些很大、很難的生活內容,那些孩子的人生方向,勇敢、自信、快樂、學芭蕾、練英語等,通過理智分析孩子的“生活坐標”,都能夠落實在一件件容易的小事上。
家長們不僅能找到這些小事,還能找到態度——既有適合孩子的具體方法,又有適合自己的態度;既有“術”,又有“道”。就這樣一小步一小步,孩子和家長的生活,都會越來越上正軌,越來越輕松、幸福。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