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了解攀枝花市城區中學生艾滋病相關知識和態度情況,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開展及策略調整提供依據。方法:采用流行病學現況研究,分別于2010、2013兩年在本市城區中學校分層整群隨機抽樣,對中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比分析其艾滋病知識知曉及歧視態度情況。結果:2010、2013年共調查中學生910人, 初中學校的知識知曉率高于職業高中及普通高中;高年級學生知識知曉率高于低年級;不同類型學校、不同年級學生的正確態度持有率間均有顯著性差異(χ2=28.904,P<0.001;χ2=7.706,P<0.05);日常生活接觸知識與性傳播知識知曉情況影響態度改變。結論:攀枝花市開展的學校艾滋病防治干預措施總體有效促進了學生減少歧視,但正確態度持有率仍低于80%, 需加強學生專題健康教育,注重艾滋病日常生活防治知識及性知識教育;打破年級界限,全面均衡教育。
關鍵詞:艾滋病;中學生;KAP
KAP and Analysis on AIDS among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Panzhihua City. TANG Zhi.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in east district ,Panzhihua city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KAP about AIDS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relational factors ,in order to provide science basis for policy adjustment on AIDS intervention. Methods Used in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respectively in 2010, 2013 two years in the city's urban school questione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y stratified cluster random sampling, using SPSS19.0 contrast analysis of the knowledge about HIV/AIDS and discrimination. Results 910 high school students were studied in 2010 and 2013 years,Junior high school knowledge awareness higher vocational high school and ordinary high school; Senior student knowledge than junior;Right attitude holding rate of different types of schools, different grade student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chi-square = 28.904, P < 0.001; chi-square = 7.706, P < 0.05);Daily contacting knowledge and sexually transmitted knowledge influenced attitude change. Conclusion school AIDS intervention measures effectively promoted the students to reduce discrimination, but the right attitude holding rate is still less than 80%,We shoud strengthen health education and student projects focus on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aily life and sex knowledge education; Breaking grade boundaries, providing comprehensive and balanced education.
Key words:AIDS;KAP;middle school student
【中圖分類號】
R18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001-02
目前,艾滋病(AIDS)已成為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疫情呈逐年上升趨勢。2013年世界衛生組織發布報告指出,截至目前,全球約有210萬名年齡在10歲~19歲之間的青少年攜帶艾滋病病毒,且許多人沒有得到使其保持健康并且預防傳播所需的關愛和支持。此外,另有數百萬名青少年面臨感染危險。由于缺乏相關服務,全球青少年與艾滋病相關的死亡人數從2005年的7萬上升到2012年的 10.4萬。同年,世衛組織將活動重點確定為“增進青少年(10歲~19歲)獲得預防、治療和關愛服務”。因此,加強青少年的宣傳教育,正視艾滋病,消除歧視,勢在必行。為了解攀枝花市城區中學生艾滋病相關知識和態度情況為艾滋病防控工作的開展及策略調整提供依據。筆者對2010年、2013年的中學生問卷調查進行了整理分析。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轄區內初中和高中學校(包括中等專科學校)教育程度在校注冊學生。
1.2 方法:每年4~6月按照中專(職業高中)學校:普通高中學校:初中學校=1:2:3的比例分層抽取調查場所,在選中學校的每個年級內隨機選擇1個班;在每個被選中班級中,調查30名學生。根據學號進行系統抽樣,并保持男女性別比例與總體比例一致。問卷調查內容包括:基本情況、艾滋病相關知識和態度。
1.3 統計分析:采用Epi Data 3.1建立數據庫,雙重錄入并檢錯與核對;運用SPSS19.0統計軟件包進行描述性分析及χ2檢驗。
2 結果
2.1 人口學特征:2010、2013共調查910名中學生,其中職業高中170人,占18.7%;普通高中230人,占25.3%;初中480人,占52.7%.男生436人,占47.9%,女生474人,占52.1%,男:女≈92:100.
2.2 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與相關態度基本情況:
數據表明,2010年與2013年學生的知識知曉率均高于90%,且無顯著性差異;但正確態度持有率較低,均不足80%,且2013年的正確率高于2010年,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935,P<0.05 )。就艾滋病基本知識來看,“蚊蟲叮咬能傳播艾滋病病毒嗎”的知識點的知曉率較低,分別為70.3%,73.3%;“共用注射器有可能得艾滋病嗎?”的知識點的認知較好,2013年高于2010年,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艾滋病相關態度中,對同學感染的態度正確認知率高于對家人感染的認知率。(見表1)
表1 學生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及相關態度基本情況
2.3 不同性別、不同學校類別、不同年級學生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相關態度比較:
數據顯示,各類學校的血液傳播途徑知識正確知曉率無顯著性差異(χ2=3.199,P﹥0.05),性傳播、母嬰傳播、日常生活接觸三類知識點的知曉率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且抽樣初中學校學生的知識知曉率高于職業高中及普通高中,見表2。各類學校學生的正確態度持有率間有顯著性差異(P﹤0.05),其中職業高中的抽樣學生對“感染了病毒的家人態度”的正確持有率低于70%,兩年分別為66.7%,68.8%;男生與女生在各類知識點的知曉率上無顯著性差異(P﹥0.05),表明性別不是影響因素,見表3。不同年級各類知識點中僅血液傳播知識知曉率有顯著性差異(χ2=4.2,P﹤0.05),且隨年級增加知曉率有所增加;不同年級的艾滋病相關態度的認知存在差異(P﹤0.05),正確態度持有率隨年級增加而提高,見表4。
表2 分學校類型學生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及相關態度比較
表3 分性別學生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及相關態度比較
表4 分年級學生艾滋病基本知識知曉及相關態度比較
2.4 學生態度正確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以艾滋病正確態度持有率為因變量,以年級、學校類型、性別、血液傳播知識知曉、性傳播知識知曉、母嬰傳播知識知曉、日常生活接觸知識知曉為自變量,在單因素χ2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多因素非條件logistic回歸分析,并建立模型,僅日常生活接觸知識知曉(OR=2.443,95%CI:1.907~3.129)和性傳播知識知曉(OR=1.661,95%CI:1.140~2.419)納入模型,經模型擬合優度檢驗證明模型擬合合理(χ2=101.62,P﹤0.01)。
3 討論
分析顯示,中學生對“性傳播途徑”及“蚊蟲叮咬”的知識點的掌握程度處于較低水平,正確回答率分別為79.2%、73.3%,分析其影響因素可能有如下幾點:1、受中國傳統習俗的影響,長期以來,人們對性的知識一直采取回避態度。不管是學校的教育,家庭教育,還是社會教育,因缺乏指導,青少年學生分不清什么是健康的性意識,更難以知曉艾滋病與性之間的關系。2、當前的學校教育由于受社會的影響,家長的要求及教師個人的教學成績的評定,學校往往就只追求升學率,重智輕德,弱化了思想及健康教育,對于《生理衛生》、《生物》課中的某些章節都僅是泛泛而談或跳過不講,更不用說利用相關章節傳播艾滋病的相關知識了。3、“蚊蟲叮咬”是防艾知識的難點問題,大多學生因對艾滋病病毒特性缺乏了解,都從字面理解,并將其誤認為是血液傳播的一種,導致知曉率低。因此,應打破傳統習俗常規,將性教育與防艾教育有機結合,同時強化“共用餐具、咳嗽、噴嚏、蚊蟲叮咬”等非傳播途徑知識點的宣傳教育。
統計顯示,初中學校的艾滋病知曉率明顯高于職業高中及普通高中,其影響因素有:1、各學校對艾滋病健康教育課的開展程度不一,致使學生接受并掌握艾滋病知識呈現差距。教師越重視,開課越認真,學生的正確知曉率就越高。2、相比而言,高中所面臨的升學、就業壓力明顯高于初中,高中類學校壓縮健康教育課的現象尤為突出,有的學校為了追求高升學率甚至不開展健康教育課。3、職業高中的學生因其入校時起點相對較低,素質基礎一般較差,知識程度也參差不齊,對各類知識的吸收較為緩慢;加之,職業高中突出與職業教育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往往使學生認為學習艾滋病防治知識與自己的未來關系不大。因此,提高重視,保證基本的防艾教育課時顯得尤為重要。同時,大力向學生倡導健康意識,共同參與防艾迫在眉睫。
數據表明,高年級的知曉率及正確態度持有率高于低年級,可能與教師開展艾滋病健康教育課及學生的生理心理成長有很大關系。有的教師對防艾教育重視不夠,認為對低年級學生開展防艾教育還過早,甚至有些認為沒有必要開展,故造成低年級學生的防艾知識薄弱,甚至一無所知;加之,各類學校的高年級學生接觸社會教育機會相對較多,故知曉率相對低年級要高。因此,打破年級界限,全面均衡教育,共同有效掌握防艾知識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張雪,鄭英杰,王學財,等.德清縣中學生艾滋病知識、態度、行為調查[J].中國公共衛,2006,22(11):1313-1314.
[2] 張濤.學校預防艾滋病健康教育[J]. 現代預防醫學,2005,32(8):1015-1018.
[3] 孫莉,張建新,魏嗣瓊.中學生預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研究現狀[J].預防醫學情報雜志,2003,19(4):330-332.
[4] 劉會,范一海,龐有,等.張北縣中學生艾滋病知曉率與知識來源的現狀調查與分析[J].現代預防醫學,2014,41(1):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