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急性重癥胰腺炎并發癥的護理方法,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8例急性重癥胰腺炎并發癥患者臨床資料,針對并發癥采取“個體化護理”措施。結果58例患者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0例,感染3例,急性腎功能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1例,胰瘺1例,腸瘺1例,18例患者經治療及精心護理病情痊愈出院。 結論:科學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急性胰腺炎并發癥患者的治療效果有著十分積極的臨床意義,值得臨床借鑒應用。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并發癥;護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ethods of nursing care of complications of acute severe pancreatitis,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Methods: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18 cases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with clinical data, take the \"individualized nursing\" measures against complications. Results 58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 10 cases, infection in 3 cases, 2 cases of acute renal failure, 1 cases with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1 cases of pancreatic fistula, 1 cases of intestinal fistula, 18 patients after treatment and careful nursing illness cured. Conclusion: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 science has clinical significance is very positive for the complications of acute pancreatitis patients, is worthy of clinical use.
Key words:Acute pancreatitis; Complication; Nursing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006-01
重癥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Tanereafifis,SAP)是一種起病突然,病勢兇險,治療困難,死亡率很高的疾病,是目前外科急腹癥治療中最棘手的疾病之一[1]。隨著SAP診治水平的提高,監護儀器的發展,直接死于SAP早期急性反應階段的病例已明顯減少,后期死亡者多因各種嚴重的并發癥[2]。SAP的并發癥千差萬別、程度各一,最為常見的并發癥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感染、急性腎功能衰竭等。因此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加強并發癥的預防、治療、護理是搶救重癥胰腺炎的關鍵環節。我院2013年1月—12月收治58例重癥胰腺炎患者,通過細致的病情觀察及精心護理,取得了良好的療效。現將觀察護理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3年1月一12月收治的急性重癥胰腺炎患者58 例,其中男25例,女13例,年齡23一75歲,平均38.7歲,所有病例均符合國內急性重癥胰腺炎診斷標準[1]。有膽石癥患者23例;發病誘因有多種,其中,進食高脂飲食、暴飲暴食、酗酒9 例,膽道蛔蟲1例,無明顯誘因者6例。
1.2 主要臨床癥狀:①腹部存在相對較為嚴重的持續性疼痛癥狀,部分患者累及胸、背部;②體溫升高;③存在惡心、嘔吐等不適癥狀;④血壓降低,出現休克表現;⑤上腹部存在壓痛、反跳痛以及肌緊張等腹膜炎相關癥狀表現;⑥存在黃疸等臨床相關并發癥。
1.3 治療方法:①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對患者水電解質紊亂予以及時有效的糾正,適當補充鉀、鈣等離子,休克患者酌情采取白蛋白、輸液等對癥治療;②合理應用解痙藥物:以阿托品、哌替啶等行肌注治療;③抗生素聯用:以氧氟沙星、克林霉素等抗生素行靜脈聯合用藥;④降低胰腺外分泌量:以抗膽堿藥、生長抑素以及H2受體拮抗劑等藥物合理降低胰腺外分泌量。
2 結果
本組58例患者并發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10例,感染3例,急性腎功能衰竭2例,消化道出血1例,胰瘺1例,腸瘺1例,18例患者經治療病情痊愈出院。見表1.
表1 18例急性重癥胰腺炎并發癥患者情況(n)
3 并發癥的觀察與護理
3.1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RDS)ARDS常在術后3~5天發生,術后密切觀察患者呼吸的頻率、節律、呼吸困難程度,根據病性監測血氣分析,根據血氣分析監測氧分壓及氧利用情況,及時調整給氧方案,保持氧分壓在60mmHg以上,術后神志清醒,生命體征平穩后,可協助病人取半臥位,利于呼吸,協助病人有效清理呼吸道,向病人解釋咳嗽、咳痰的病理生理意義,鼓勵病人進行有效咳嗽,對無力咳嗽、咳痰者可用吸痰管吸取。一旦病人出現呼吸急促,呼吸頻率>28次/min,血氣分析發現氧分壓下降至8kPa(60mmHg)以下,動脈血二氧化碳分壓PaCO2<4.67kPa(35mmHg),就要考慮ARDS,經加大氧流量仍不能糾正低氧血癥時,及時做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進行機械通氣。
3.2 感染:感染是本病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常見的細菌為腸內G-菌,主要為大腸桿菌,真菌的感染率也很高,主要是念珠菌感染,臨床癥狀沒有特異性,早期不易被診斷。護理措施:①嚴密觀察體溫、脈搏的變化,定時做血液化驗,了解白細胞分類及中性數的改變。②使用抗生素,及早做多種體液標本細菌培養和藥敏,為選用抗生素提供依據,盡量做到合理用藥。③護士對用藥后的反應及時觀察上報。④當病人經治療后病情穩定、體溫又上升或不明原因出血,情緒低落,反應遲鈍或出現一些精神狀態改變,要考慮是否為真菌感染,在使用抗真菌藥物時,嚴格觀察其毒副作用。⑤使用一次性醫療用品,防止交叉感染,所用醫療儀器每周消毒一次,加強各引流管的更換護理。⑥嚴格無菌操作,做好深靜脈導管護理,減少導管與外界相通的次數,保持肝素帽內不存血。
3.3 急性腎功能衰竭該并發癥也是致死率合并癥之一。其發生是由于SAP 患者多發生循環血容量不足,繼而導致休克,從而引急性腎功能衰竭。因此,護理人員應嚴密觀察患者血壓,記錄24小時尿量,保證液體及時輸入,以維持有效血容量,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師采取有效措施,保護腎功能。
3.4 胰瘺可從腹壁滲出或引流管引流出無色透明的腹腔液,合并感染時引流液可呈膿性。應保持負壓引流通暢,保持瘺口周圍干燥,涂以氧化鋅軟膏,保護創口周圍皮膚,防止胰液對皮膚的浸潤和腐蝕。 3.5腸瘺腹部出現明顯的腹膜刺激征,有含糞便的內容物流出,即可明確診斷。應注意保持局部引流通暢,保持水、電解質平衡,加強營養支持。
3.5 出血重癥急性胰腺炎并發致死出血的發生率在1.2%~14.5%[3]。主要表現為消化道、腹腔以及腹膜后出血,患者突發腹痛、腹脹、大汗、心動過速,脈搏細弱和低血壓。護理中注意觀察胃液和大便顏色,密切觀察血壓及生命體征的變化,腹腔引流管每小時>100ml,出血顏色鮮紅應考慮腹腔內大出血[4]。
4 討論
SAP患者的治療復雜而困難,病情變化快,并發癥多,護士掌握了并發癥的發生原因后,主動采取“個體化護理”措施,有的放矢的觀察病情,及早發現問題,嚴格護理操作。根據不同病理階段、不同臨床表現指導病人配合治療,及時處理突發的病情變化,為救治病人贏得時間,對成功救治SAP患者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偉.整體護理在急性胰腺炎治療中的價值[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21):70-71.
[2] 齊麗娜,張文.重癥急性胰腺炎的護理體會[J],中國中醫藥咨訊,2010,( 28):19.
[3] 張偉月,虞曉明,湯慧琴.急性胰腺炎的內科護理體會[J],中外醫學研究,2010,8(23 ):133.
[4] 蔡冬姣,趙梅香,胡虞乾,等.13例血漿置換治療老年高脂血癥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0, (11):1032-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