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老年COPD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管理。方法:隨機選取我院收治的143例老年COPD患者,通過對老年COPD患者住院期間容易出現的安全問題進行分析并做出防范措施,給予患者全方位的護理干預,做好患者安全管理工作。結果:經護理后,本組143例老年COPD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問題發生率明顯降低。結論:由于老年COPD患者在住院期間,容易出現各種安全問題,應加強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的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
關鍵詞:老年COPD患者;護理;安全;管理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018-02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為呼吸科常見慢性疾病,發病率較高。在治療期間,患者長期臥床,受疾病折磨體質虛弱,容易出現墜床、跌倒、壓瘡等意外事件,直接影響患者的安全。為了降低老年COPD患者安全問題發生率,保護患者,充分發揮護理服務的作用,為患者的安全提供保障,針對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特點,在護理工作中留意影響患者安全的危險因素,落實護理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了護理質量,減少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本文對我院收治的143例老年COPD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其在住院期間的護理安全管理對策,現總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我院內科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43例,其中,男90例,女53例,最小年齡49歲,最大年齡92歲,平均年齡(70.5±2.5)歲;所有患者均經相關檢查確診為老年COPD患者,均符合COPD臨床診斷標準。本組143例患者均患有兩種及兩種以上慢性疾病,其中合并慢性肺心病者59例,合并肺部感染者70例,合并呼吸衰竭者45例。
1.2 安全護理措施
1.2.1 一般安全護理:
首先通過交談的方式與患者及家屬溝通,收集基礎資料,識別高危患者。護士應敏銳的評估并滿足他們的需求,讓其感覺到護士是可以依靠并且能夠提供支持的,以免因不服老或怕麻煩別人而作一些能力不及的事情以致發生意外。
1.2.2 用藥安全護理:
大多數COPD患者不僅常年反復用藥,而且聯合使用多種藥物[1]。故應加強用藥知識宣教,反復向患者強調藥物名稱、作用、注意事項及堅持服藥的重要性,做到發藥到口。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根據醫囑控制用藥時間、滴速,邊注射邊觀察,發現問題立即停止用藥并報告醫生。患者在服用有過敏反應的藥物時應注意其延緩反應。
1.2.3 防止跌倒:
對COPD患者進行全面評估,認真篩選高危跌倒患者,對高危患者在病歷和床頭做好標識,將安全護理納入護理計劃中。病室保持整潔,溫濕度適宜;病床高度合適,配有床欄、床旁呼叫器;地面平坦、干燥。走廊設有橫向扶手;廁所應設坐式便器,防止患者站立蹲下時跌倒;病房做清潔工作時,設置醒目的標志。行動不便的患者有專人陪伴。對患者及其陪護提供相關防跌倒的教育,使其掌握預防跌倒的干預措施。
1.2.4 防止墜床:
因COPD患者長期臥床,體力及平衡能力下降,易發生墜床。老人多晝眠夜醒,夜間需特別注意防止發生意外,應有家屬或護工陪護[1]。睡眠中翻身幅度較大或身材高大的老人,應在床旁兩側設防護欄,床高不超過60cm,并定期檢修床單位。
1.2.5 飲食護理:
進餐前病室宜開窗通風,進食時囑其注意力集中,不要講話,以防誤吸。吃干食易發噎者,進食時準備溫開水。臥床患者進食后不要立即進行翻身、叩背、口咽檢查、吸痰等刺激惡心、嘔吐等反胃的操作,以防止因食物反流而造成誤吸。
1.2.6 防止壓瘡護理:
COPD患者長期臥床,皮膚經常受潮濕或排泄物的刺激,加上老年人皮膚的皮下脂肪減少,彈性下降,若不及時為患者翻身,一旦局部皮膚受壓缺血缺氧嚴重便易發生壓瘡[2]。故要時刻警惕壓瘡的出現,對高危患者加強皮膚護理,經常翻身、按摩、檢查受壓部位,班班交接。
1.2.7 防止燙傷護理:
COPD患者多數為70歲以上老年人,皮膚組織衰老,溫痛覺減退,對熱的耐受力降低,故對末梢循環差的患者用熱水袋時要特別小心,蓋子一定要擰緊,用毛巾包裹,溫度控制在60°C以內。
1.2.8 氧療的安全管理:
吸氧對COPD患者有重要作用,能改善缺氧,有助于降低肺循環阻力,減輕肺動脈高壓和右心負荷[2]。但高流量吸氧會加重二氧化碳潴留,重者有發生肺性腦病的危險,因此要指導患者鼻導管吸氧控制在1.5-2L/min,每天氧療時間>15小時,注意用氧安全,病室內禁止吸煙及使用其他明火,氧氣不吸時及時關閉。
1.2.9 心理護理:
COPD患者病程長及長期服藥、吸氧,身體承受不同于一般人的壓力和痛苦,長期疾病的折磨易產生抑郁、焦慮、不配合治療等不良情緒,故要加強巡視,嚴密觀察患者的情緒變化,以良好的服務態度、嫻熟的專業技術取得患者信賴,減少其痛苦,以增強其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生命的渴望。
2 結果
經護理后,本組143例老年COPD患者住院期間的安全問題發生率明顯降低,與護理前相比,住院安全性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且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高達97.9%(140/143)。
3 討論
COPD屬于慢性疾病,主要由于氣道炎癥反應所致,氣流持續性受限是該疾病的典型特征,臨床癥狀包括氣道慢性炎癥癥狀、氣流不暢及呼吸受阻等。COPD的發生率較高,死亡率也隨著發病率的增長呈遞增趨勢,病程通常較長,甚至可長達十年以上,復發率較高,不僅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嚴重影響,還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使患者出現悲觀、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職業因素、環境污染、吸煙、不良生活習慣與COPD的發生密切相關,如何做好COPD預防工作,已成為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對于COPD患者,尤其是一些年紀較大的患者,由于其心理承受力較差、文化程度較低、身體各功能衰退,容易發生護理安全事件,在治療期間,應加強老年COPD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對患者實施全程護理,避免護理安全事件發生。
患者入院后,應對患者安全事件發生可能性進行全面評估,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做好安全防范措施[3]。對患者實施分級護理措施,例如,對于自理能力較差的患者,在夜間容易發生自殺、墜床及跌倒等意外,護理人員應給予患者重點關注,對患者進行精心護理。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關于COPD的相關知識,提高患者自我護理能力。以患者的實際情況為準,給予針對性的健康教育,讓患者及其家屬意識到護理安全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減低安全事件發生率。加強患者及其家屬的安全教育,提高患者自我保護意識,加大患者護理方面的安全管理力度。
對于部分不配合治療的患者,或不遵醫囑的患者,可自制情緒異常、易跌倒、禁食、輸液速度等應急提示卡,放在護士值班室,或懸掛于患者病床,也可以放在護士站較為醒目的地方,以此提醒患者,提醒醫護人員,注意患者的護理安全,降低安全事件發生率[4]。加強護理人員的專業培訓,尤其是溝通技巧培訓,要求醫護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交談,全面了解患者的實際情況。在本研究中,通過落實以上安全護理措施,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明顯減少,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高達97.9%。
綜上所述,安全護理為整體護理的一部分,護理人員應嚴格落實護理安全管理制度,將安全護理納入病房的目標管理,以保證COPD患者住院治療的順利進行。
參考文獻
[1] 羅煥球.36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急性加重期的護理體會[J].中外醫療,2010,10(22):124-125.
[2] 吳指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97例臨床診療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0,04(01):162-163.
[3] 王興蕾,金紅蕓.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護理體會[J].甘肅科技縱橫,2011,16(03):208-209.
[4] 李紅英.護理干預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0,12(08):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