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析陰道分娩行會陰側切術對產婦盆底支持組織功能的近期影響。方法: 選擇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140例健康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施行會陰側切術分娩,對照組施行選擇性剖宮產,比較兩組患者盆底肌肌電圖的峰值與活力值。結果: 觀察組共10例患者產后出現壓力性尿失禁情況,發病率為14.28%,對照組有8例,發病率為11.43%,比較無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的右側活力值與峰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值與均值存在較大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陰道分娩行會陰側切術不會對產婦盆底支持組織功能產生明顯影響,但是為了降低產婦出現盆底支持組織功能的幾率,可適當控制新生兒的體重,以免發生尿失禁等問題。
關鍵詞:陰道分娩;盆底支持組織;尿失禁;收縮
【中圖分類號】
R714.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030-01
PFD(Pelvic Floor Dysfunction,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指的是盆底支持結構出現缺陷、損傷或者功能障礙等問題[1]。導致PFD的原因有多種,比如體型、種族、發育情況以及遺傳因素等內在原因,也有內科疾病、職業、手術損傷、肥胖、絕經、衰老以及不良生活習慣等外在因素。其中內在因素是主要的發病原因,而外因則為疾病的發生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共同促成的疾病的出現。女性盆底功能障礙包括盆腔器官脫垂、慢性盆腔痛、壓力性尿失禁、糞失禁以及性功能障礙等,在我國的發病率高達70%[2]。女性盆底功能障礙雖然不會造成生命威脅,但是會對女性的心理健康以及生活質量都會造成嚴重影響。目前的臨床研究普遍認為妊娠和分娩與女性盆底功能障礙的發病之間有著重要聯系,其中關于會陰側切術對女性盆底功能的影響有著較大的異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組選擇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間收治的140例健康初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入選產婦均為自愿參與此次研究。年齡在22歲到33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7.6±2.4)歲。孕周在36到40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8.9±1.3)周。采用隨機分配的方法將以上產婦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均為70例,其中觀察組施行會陰側切術分娩,對照組施行選擇性剖宮產,兩組產婦在年齡以及孕周等方面的差異不具備統計學意義(P>0.05),可以進行比較。
1.2 方法:
產婦分娩后6到8周采用女性尿失禁臨床癥狀調查問卷對其展開調查,產婦排空膀胱后取取膀胱截石位,陰道內放入探頭并進行提肛與收縮陰道的動作,以此測定產婦盆底肌在舒張以及收縮時的數據。
1.3 判定標準:
具體參照2003 年國際尿控協會所制定的診斷標準[3],以產婦大笑、運動以及咳嗽時出現的不自動漏尿問題定義為壓力性尿失禁。產婦盆底肌舒張運收縮的判定標準如下:記錄產婦兩側肌電圖的峰值與活力值,其中活力值代表產婦盆底肌收縮前后肌電圖的數值之差,可以用來衡量產婦盆底肌的收縮能力;峰值是產婦盆底肌收縮到最大程度時肌電圖的數值。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上述治療進行數據的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計數資料使用百分率(%)表示,進行X2檢驗,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壓力性尿失禁發病率的比較:
觀察組共10例患者產后出現壓力性尿失禁情況,發病率為14.28%,對照組有8例,發病率為11.43%,比較無顯著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活力值與峰值的比較:
觀察組壓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的右側活力值與峰值明顯低于對照組,差值與均值存在較大差異,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信息如表1 和表2:
3 討論
妊娠與分娩是女性身體的特殊時期,其體內激素的含量會發生一定的變化,因此盆底肌組織也會受到影響。初產婦經過陰道分娩之后,陰道附近的支持組織會在分娩過程中受到擴張與牽拉作用[4],因此出現損傷的幾率較大,產婦的盆底肌組織的收縮能力就會下降,隨之出現松弛問題。此外,陰道分娩過程中膀胱經位置以及活動度的改變都會導致產婦尿道閉合壓的逐步下降,進而出現壓力性尿失禁等女性盆底功能障礙。
表1 兩組產婦盆底肌肌電圖活力值的比較[n(%)][x±s]
表1 兩組產婦盆底肌肌電圖峰值的比較[n(%)][X±s]
本次研究中的觀察組與對照組采用了不同的分娩方式,壓力性尿失禁的發病率分別為14.28%和11.43%,對比沒有明顯差異(P>0.05),說明分娩方式并不會對產婦的盆底支持組織功能造成嚴重影響。但是在盆底肌活力值以及峰值的比較方面,觀察組患者的結果比對照組差,提示新生兒體重以及產婦分娩之前的體重等因素可能與產婦的盆底支持組織功能障礙有一定關系,原因在于新生兒體重越大,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受到的擴張與牽拉作用就更強,損傷的可能性更大。
綜上所述,陰道分娩行會陰側切術不會對產婦盆底支持組織功能產生明顯影響,但是為了降低產婦出現盆底支持組織功能的幾率,可適當控制新生兒的體重,以免發生尿失禁等問題。
參考文獻
[1] 徐永萍.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婦盆底支持組織功能所產生的近期影響[J].安徽醫學,2012,10(30):1314-1316.
[2] 李海英,王忠民,吳曉爽等.會陰側切對女性盆底功能的近期影響[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13,05(02):377-380.
[3] 申理智.探討不同分娩方式及產科相關因素對盆底支持組織功能的近期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3,09(25):18-19.
[4] 高鷹.不同陰道分娩方式對盆底肌肉的近期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3,12(01):5629-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