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討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在消化道腫瘤患者行氟尿嘧啶(5-FU)持續靜脈化療的應用效果,以減少化療不良反應,減輕患者痛苦。 方法: 隨機將90例消化道腫瘤化療患者分為觀察組50例,對照組40例。觀察組采用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持續化療48小時;對照組采用外周淺靜脈留置套管針穿刺。 結果:觀察組導管異常情況發生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導管留置時間為(50.6±37.2)天,對照組導管留置時間為(3.88±1.51)天。兩組患者在發生靜脈炎、局部疼痛、導管發生異常情況以及導管留置時間上比較均存有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持續化療可減少氟尿嘧啶(5-FU)化療所致局部不良反應,保證化療效果。
關鍵詞:腫瘤;化療;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微量注射泵
【中圖分類號】
R322.1+2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068-01
靜脈化療是惡性腫瘤綜合治療的主要手段之一,氟尿嘧啶為消化道腫瘤聯合化療常用藥。傳統的方法是經外周淺靜脈留置針穿刺。本研究采用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持續化療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選擇我科2010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消化道腫瘤化療患者90例。男性56例,女性34例;年齡在23~72歲,其中胃癌20例,食管癌4例,結腸癌32例,直腸癌34例。均采用以氟尿嘧啶(5-FU)為主的聯合化療方案。觀察組采用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持續化療,對照組經外周淺靜脈留置針穿刺常規靜脈化療,兩組患者均為首次接受靜脈化療。兩組病人年齡、性別、血管情況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觀察組:具有PICC置管資格的護士進行操作,50例均采用PICC配合微量注射泵化療,選用美國巴德公司生產的三向瓣膜式PICC導管,導管全長60cm,導管型號為4Fr ,微量注射泵采用浙江醫科大學醫學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微量注射泵。首選右臂肘靜脈穿刺。穿刺成功后連接可來福接頭,根據化療方案設定微量注射泵的參數,用50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所需藥液,打開微量注射泵開關,使藥液勻速輸入,持續化療48小時。
1.2.2 對照組:由具有5年以上臨床經驗的護士執行,要求穿刺均一次成功。40例均采用常規化療方法,選擇前臂彈性好、粗直的血管穿刺,連續化療3-5天。
1.3 評價指標: 化療一個周期后,觀察兩組患者化療所致局部不良反應:①靜脈炎:采用美國靜脈輸液護理協會靜脈炎程度的判斷標準(0級、I級、Ⅱ級、Ⅲ級標準)。②疼痛:采用WHO數字分級法的判斷標準,0分為無疼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9分為重度疼痛,10分為劇痛。③導管異常:包括導管堵塞、導管滲漏及導管脫落,出血、局部感染等。導管相關性局部感染的診斷標準為:穿刺點局部紅、腫、疼痛、有滲液或膿性分泌物,對分泌物進行培養證實為細菌感染[1]。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資料均由SPSSl0.0統計學軟件分析,采用秩和檢驗、X2檢驗和t檢驗等統計學方法。
2 結果
2.1 2組腫瘤化療患者發生靜脈炎例數比較,觀察組例數50例,腫瘤化療患者靜脈炎0級50例,I級、Ⅱ級、Ⅲ級無。對照組40例,腫瘤化療患者靜脈炎0級22例,I級10例、Ⅱ級7例、Ⅲ級1例(P<0.01)。
2.2 2組腫瘤化療患者穿刺局部疼痛情況見表1,兩組患者間穿刺局部疼痛情況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1。
表1 2組腫瘤化療患者局部疼痛情況 例
注:兩組間比較,u=2.984,P<0.01。
2.3 2組腫瘤化療患者導管異常情況。觀察組1例24 h內穿刺點有少量滲血,采用彈力繃帶加壓包扎后無再滲血;對照組6例發生導管堵塞, 12例發生導管滲漏, 3例發生導管脫落,均重新穿刺。觀察組中2例,對照組中8例因發生導管局部感染后拔管。
3 討論
3.1 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能減輕化療局部不良反應
3.1.1 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能減少化療所致靜脈炎和局部疼痛的發生:
對照組的靜脈炎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 (P<0.01),PICC置管藥物由上腔靜脈直接進人心臟,縮短了在靜脈中停留的時間降低了化療藥物對血管的直接損傷,針頭滑出液體外漏引起組織損傷和壞死;輸液速度均勻,血藥濃度恒定,可減少靜脈管壁造成的傷害,因而降低靜脈炎和局部疼痛的發生機率。
3.1.2 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能減少導管異常情況的發生:
PICC導管生物相容性佳,不易與血管內物質融合發生反應,因此細菌感染發生率較低。本研究中觀察組未發現導管堵塞。PICC導管穿刺點位于肘關節處,留在血管內的導管長達45~50cm,且無液體外溢等情況。值得注意的是,微量泵在輸注受阻時有報警功能,但少量藥液外滲時,微量泵報警系統不會出現反應。
3.2 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能保證化療療效:
采用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進行持續化療,可按設定時間持續完成給藥過程,且進藥緩慢均勻,維持了藥物在血液中的有效濃度,可避免藥物蓄積,提高了化療療效。
3.3 PICC聯合微量注射泵能減少護士工作量:
PICC導管雖較靜脈留置針費用高,但其遠期效益是靜脈留置針不能比擬的[2]。PICC導管設計應用的時間長、材質好,長時間應用導管內壁的沉積物少,留置時間可長達1年。
4 小結
近年普遍認為PICC置管為多療程靜脈化療的首選用藥途徑,微量注射泵與PICC結合是一種新的給藥方式,易被廣大患者接受,值得臨床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譚敬華.PICC置管術在癌癥患者中應用的護理探討.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09,30(17):2212
[2] 李愛芹,鄭善英 .PICC管與靜脈留置針的臨床觀察.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0,8(17):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