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為了能夠通過對產后出血的原因進行分析,提出合理的救治方法和解決策略。我們對3013年6月份來在我們醫院進行就診的60名患者進行了取樣分析。得出一個結論就是:產婦在進行治療后全部搶救成功,出血、焦慮等癥狀得到明顯改善。所以:對產婦進行生理治療和心理治療,有助于產婦抑郁情緒的降低,對產婦出血的救治有積極意義,提高產婦生產質量,保證產婦的安全。
關鍵詞:產后出血;臨床分析;救治方法
【中圖分類號】
R749.0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01-01
前言
產婦在懷孕期間由于壓力等問題會產生抑郁情緒,這對產婦的生產十分不利,不良的生理狀況是產婦產生出血的主要心理原因,并且會對產婦的今后生活產生影響,筆者在本文中對產婦出血的臨床反映進行分析,提出有效的救治策略。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在本次研究過程中,選用自2013年6月起至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62例產婦為研究對象。其中產后出血的標準為在生產后出血量滿足產后出血標注即大于500ml的孕婦進行臨床研究。孕婦的年齡從22歲至34歲不等,62例孕婦的中位年齡為28.4歲。其中順產產婦占67%,剖腹產產婦占33%。
1.2 方法
1.2.1 不同階段的救治方法: 分別在產前、產時以及產后給予患者有針對性的治療措施,重點針對患者心理問題而實施有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對產婦的心理護理要貫穿產婦的生產過程始終,從孕婦生產前就要做好相關的準備工作,主要是醫護人員要和孕婦以及孕婦的家人進行有效的交流,對與孕婦的焦慮情緒進行控制。例如:可以向孕婦及家屬宣傳分娩知識,可以介紹分娩過程或者產后并發癥。告知產婦產前做好必要的保健工作,同時做好產前的檢查工作,可有效防止胎兒難產、畸形以及分娩不順利發生。在術前通過觀察檢查情況,醫生可明確產婦的具體身體狀況,以及可能出現產后出血的誘因,針對這些誘因采取有針對性的預防控制救治措施。在分娩過程中,醫護人員可陪同鼓勵產婦。
1.2.2 測量出血量的方法:
測量產后出血量方法:經陰道分娩者在胎兒娩出后,立即把彎盤放于產婦臀下至產后2h取出,以稱重法計算彎盤及會陰墊中的血量,以面積法計算血紗布及床單上的血量。剖宮產者的術中出血量=負壓瓶收集血量+血紗布計算血量,回病房后出血量測量方法與陰道分娩相同。
1.3 統計學分析: 主要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15.0對本次試驗的研究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利用卡方檢驗,以P>0.05為不具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對這62例患者進行分析統計后,得出如下結論:其中比較主要的產后出血原因是宮縮乏力,然后根據筆者對62例患者的研究分別是依次為胎盤因素、軟產道裂傷、凝血功能障礙,具體數據見表1。
表1 產婦產后出血原因分析表
所有產后出血患者經過護理無死亡現象出現,所有產婦無一例切除子宮,全部患者治愈后出院。
本研究產后出血情況 產后出血時間分為產后2h和產后24h。以產后2h內出血量最多,見表2。
表2 產婦產后出血時間統計表
4 討論
產后出血在是產婦中比較常見的致死原因之一,但是產后出血不常出現,一般出現的幾率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從產后出血的時間來看,一般出現在孕婦生產后的兩小時以內。當產后出血現象發生時,醫生要根據產婦出血的癥狀分析具體原因,采取必要的緊急的措施,來保證產婦的生命安全,主要要及時補充血容量,防止感染問題的出現。如果搶救不及時,很有可能造成產婦死亡的嚴重后果。筆者根據自己的工作經驗對產后出血狀況的處理對策進行分析說明。
首先要糾正產婦水電解質紊亂的問題,補充血容量或采取靜脈穿刺法以及時補充和調節輸液速度與輸液量。確保病室內溫度宜人,使產婦取平臥位,給予吸氧并保留導尿管,并記錄其24 h內尿流量。密切監測產婦體征,如發現存在宮縮乏力現象,應采取如下措施:①在排除患有高血壓病、心臟病等的產婦后,取縮宮素及麥角新堿實行宮體注射;②于產婦陰道后穹隆部位置入卡前列甲酯栓或取米索前列腺醇片以肛塞或舌下含服的方式用藥;③靜脈點滴縮宮素;④還可對產婦使用沙袋包扎腹部、按摩子宮等方式以提高子宮收縮能力。
5 結束語
孕婦產后出血的狀況不容忽視,一旦狀況發生很可能造成產婦的死亡。因此要從產后出血的臨床分析開始,做好醫護人員的救治工作,對孕婦進行合理的心理干預,做好預防工作。通過這些方法來保證產婦和新生兒的健康。
參考文獻
[1] 龔敏.前置胎盤剖宮產產后出血及其影響因素[J].當代醫學,2013,19(16):110-111.
[2] 李仙玲,汪曉燕.106例產后出血相關因素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10):604-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