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高齡老年人腹股溝疝的手術治療方法。方法:選取2002年3月~2011年10月高齡老年人腹股溝疝106例,改進治療高齡老年人腹股溝疝的傳統手術方式。結果:經隨診調查,復發7例,106例均無明顯手術并發癥發生,療效確切。結論:改進后的手術方式治療腹股溝疝較傳統該術式操作簡單、創傷小、恢復快、費用少;非常適用于基層醫院老年腹股溝疝患者的手術治療。
關鍵詞:高齡;腹股溝疝;手術治療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22-02
腹股溝疝是老年人的常見疾病,70歲以上高齡老年腹股溝疝病例臨床也較多見。老年人主要臟器的功能隨年齡增大而減退或并存多種疾病使手術風險增大、術后病情復雜、較易出現術后并發癥,給高齡疝的外科治療及預后都帶來不利影響,是普外科醫生面臨的一個棘手問題,無張力疝修補術雖頗具優點,但在基層醫院因經費等原因難以推廣[1]。本文總結了我院9年來手術治療的高齡腹股溝疝106例,將治療體會介紹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本組106例,為我院2004年3月~2013年10月收治的高齡腹股溝疝病例。年齡71~88歲,平均75.8歲;其中男97例,女6例。男性右側斜疝80例,其中雙側斜疝6例,嵌疝6例,其中女性2例,直疝8例,其中女性5例,混合疝3例。伴隨慢性支氣管炎13例,支氣管哮喘3例,肺結核2例,肺心病12例,高血壓病14例,冠心病4例,心律失常5例,前列腺增生13例,習慣性便秘9例。
1.2 手術方法:突破傳統術式,切開疝囊并還納疝內容物、荷包縫合內環口、懸掉于腹橫肌;間斷縫合疝囊壁層,加強腹外鈄肌。全部采用局麻,無中轉其他麻醉,取常規疝切口。對于大的疝囊要中部橫斷,用縫線嚴密的縫合后再內翻。最后間斷縫合腹外斜肌腱膜,縫合切口[2]。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3~6d,術后6h離床活動,7~9天拆線。
2 結果
106例全部治愈出院,無心腦血管疾病或其他疾病的合并癥,無1例因手術引起相關并發癥,手術時間40~64分鐘,平均48.6分鐘,下床活動時間為9~26小時,切口疼痛需用鎮痛劑者6例,術后發熱14例,體溫37.5~38.0℃,未做特殊處理,均無尿潴留,無傷口感染,陰囊積液等并發癥。局部有異物感及疼痛7例,均在半年后癥狀消失,平均住院時間為4.6天,隨訪1~3年,未見復發及其他合并癥,并且創傷小、時間短、恢復快、并發癥少、復發率低、療效好。
3 討論
腹股溝疝是老年人的常見外科疾病之一,其病情或在處理上要比中青年人要復雜得多,如果檢查不徹底或忽視老年人可能并存的常見病以及術前準備與術后處理不當等,將造成不良后果。
直接間斷縫合處理疝囊時,打開疝囊將疝內容物回納后,在內環口處以四號線單純荷包縫合、并將荷包縫合線懸掉于腹橫肌上,無需剝離疝囊和游離精索、無需斬斷疝囊;間斷縫合疝囊壁層,使其不留盲袋,以防止產生積液及出血,術后讓疝囊自行粘連閉合;仔細觀察有無出血并處理,然后用粗絲線間斷加強腹外斜肌。此法有創傷小、出血少、手術時間短的優點,筆者數年來運用在各年齡段的疝手術患者中,效果良好[3]。
對于疝囊較大者傳統術式多采取橫斷剝離疝囊,游離精索、加強后壁的方法。在高齡疝手術中,由于老年患者全身情況較差、常并存各種疾病。為加快手術進程、防止術中并發癥,筆者大膽采用高位結扎、加強前壁為主的方法,其手術時間短、操作簡便、易掌握,極大地提高了手術效率,能有效地降低因為老年人并存病較多、手術耐受程度較小而帶來的手術風險。
內環口較大者,可給予內環口雙荷包縫合,再間斷縫合疝囊壁層,并加強前壁。由于老年人腹外斜肌腱膜較薄弱,邊對邊平行縫合易致腱膜撕裂造成加強處理時的困難,此時必需間斷梯形縫合,繼以重疊縫合致滿意。在重建外環口時,環口大小以可容納食指尖大小的空隙為宜,以利于精索通過。
對高齡腹股溝疝患者手術治療時必須注意,應詳細詢問病史及體格檢查。弄清引起疝或疝嵌頓的根本原因及其伴隨疾病,以便在治療疝的同時控制其夾雜或隱匿病變,不斷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復發、增加手術安全度。術前充分估計病人是否能安全度過手術和其并發癥。高齡并不是手術的反指征,手術盡可能擇期進行,以保證老年病人得到術前充分準備[4]。對嵌頓疝可行手法復位的先手法復位,變急癥手術為擇期手術。術中盡可能采用對病者干擾小,安全度大而療效可靠的術式,以利病人迅速恢復。對于老年人雙側疝,情況許可最好雙側同時修補,以減少兩次手術的打擊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對巨大疝或復發疝預計難以修補成功者可同時行睪丸切除,高位離斷精索縫扎,完全關閉腹股溝管以簡化疝的修補及減小再發疝的發生。凡對嵌頓疝或對疝內容物存活力判斷不清時寧可及早手術松解或切除存活希望少的疝內容物,切不可抱以僥幸心理,強行手法復位及術中盲目將疝內容物還納。麻醉選擇前,同樣首先應對其臨床進行估計,從而選用最適宜的麻醉藥物和方法,麻醉期間也應嚴密觀察、綜合治療。術后嚴密觀察,加強對心肺的監測和保護[5]。老年病人術后最急需控制的是疼痛,心力衰竭及感染。尤其是肺部感染對老年人術后帶來威脅更大,這不僅易引起疝的復發,而且可導致死亡。因此采用足量適當的抗生素、半坐體位、深呼吸鍛煉及拍背協助排痰等是老年人疝術后的應用措施,同時術后對其它夾雜病亦不能放松治療。消除導致疝復發的一切不利因素[6]。糾正低蛋白血癥,改善全身營養狀況,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促使組織迅速修復、增強抗感染能力是很重要的[7]。同時也要重視引起腹壓增加的咳嗽、腹脹、尿潴留等一切疾病的控制和清除,方能達到減少疝的復發,提高手術療效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佟秉權,黃曉波,衣春鳳,18例高齡老年人腹股溝疝無張力修補手術臨床研究[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09,3:127
[2] 朱朝軍,高齡腹股溝疝手術治療體會[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雜志,2011,17:88-89
[3] 劉鵬,老年人腹股溝疝184例診治體會[J]新醫學導刊2008,4:50
[4] 唐健雄,陳革,黃磊,等,應用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疝256例臨床經驗.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1,21(2):78-79.
[5] 張進峰,老年人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臨床治療分析[J]中國醫藥論壇2006,3:35-36
[6] 肖暉,關山,崔志剛,疝環充填式無張力疝修補術在老年腹股溝疝中的應用.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01,21(2):82-83.
[7] 陳洪流,劉萬紅,無張力疝修補在老年腹股溝復發疝中的應用[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醫學版201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