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討妊娠高血壓疾病剖宮產患者在手術前后超敏C反應蛋白(hs-CRP)的水平變化及其臨床意義。方法:選取106例妊娠高血壓疾病剖宮產患者(輕型組60例、重型組46例)納入研究,同時設60例正常血壓剖宮產患者作為正常對照組,測定剖宮產手術前、手術后第一天及第五天的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結果:與正常血壓剖宮產患者比較,妊娠高血壓疾病剖宮產患者的hs-CRP手術前后均有升高,特別是重型組(P<0.05)。白細胞及中性粒細胞變化不如hs-CRP明顯。結論:hs-CRP水平的變化與妊娠高血壓疾病的病情程度密切相關,比傳統的血常規檢測更加靈敏。對觀察病情變化及評估妊娠高血壓疾病剖宮產患者的預后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
關鍵詞:妊娠高血壓疾病;剖宮產;超敏C反應蛋白
Change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its clinic significance in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LU Gui-zhen,ZHANG Li-wu,LI Ling-yu,JI Chun-yan (Department of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Nanxishan Hospital, Guilin 541002)
Abstract:
Objective:To discuss the change before and after the operation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its clinic significance in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Methods:Selected 106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mild, 60;severe 46),and 60 cases of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with normal blood pressure as the control group.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white blood cell and neutrophil level were detected before operation,the first day and the fifth day after operation.Results:Compared with noral group,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level increased in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especially in severe group(P<0.05).Changes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re higher than that in white blood cell and neutrophil.Conclusion:The level of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course of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which is more sensitive than the tranditional routine blood test.It is very important to observe the diseases and evaluate the outcomes of cesarean section patients with gestational hypertension.
Key words:Gestational hypertension;Cesarean section; 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中圖分類號】
O629.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25-02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指妊娠20周后出現的血壓持續升高伴蛋白尿、水腫,是妊娠期特有的一組多器官功能障礙癥候群,其嚴重威脅母嬰安全,成為孕產婦及圍產兒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因該病的病理過程可誘發血管內皮損傷及剖宮產術后繼發炎癥,使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在手術前后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升高水平存在差異。
1 資料與方法
1.1 病例與分組:
2010年10月至2013年2月我院106例妊娠高血壓疾病剖宮產患者,其中子癇前期重度及子癇患者46例,均符合妊娠高血壓疾病的診斷標準[2]。患者平均年齡為(30.2±5.5)歲,平均孕周為(36.1±2.9)周。妊娠高血壓疾病剖宮產患者組分成兩組,子癇前期輕度患者為輕型組,共60例;子癇前期重度及子癇患者為重型組,共46例。正常血壓剖宮產患者組(簡稱正常組)60例,各項生理指標檢測正常,平均年齡為(31.1±4.6)歲,平均孕周為(37.9±1.8)周。兩組間年齡與孕周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除外患有原發性心血管疾病、肝腎疾病及糖尿病、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等相關疾病。將正常組、輕型組、重型組兩兩進行比較。
1.2 方法:
所有檢測患者均于清晨空腹安靜狀態下采集靜脈血標本,分別置于普通生化管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鉀抗凝管中。普通生化管立即分離血清,采用乳酸增強免疫比濁法在OLYMPUS AU640自動生化分析儀上測定hs-CRP,正常參考范圍是0-5mg/L。同時抗凝管血標本用Sysmex XT-1800i自動血分析儀進行血細胞自動分析,白細胞正常范圍是4-10×109/L,中性粒細胞比率正常值為50-70%。當日室內質控均在2s之內。
1.3 統計學處理:
用SPSS10.0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完全隨機設計的單因素方差分析,其中組間兩兩比較用LSD-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術前3組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的變化: 與正常組比較,輕型組、重型組的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均有升高,且以重型組的hs-CRP升高最為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1。
表1 術前3組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的變化
組間兩兩比較:均P<0.01。
2.2 術后第一天3組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的變化: 與正常組比較,輕型組、重型組的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的均有升高,且以重型組的hs-CRP升高最為顯著,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3 術后第五天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的變化:
與正常組比較,術后第五天血壓及體溫已恢復正常的輕型組及重型組患者的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相仿或略升高,但血壓或體溫未恢復正常的輕型組及重型組比血壓及體溫恢復正常的輕型組及重型組患者的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均有升高,且以血壓或體溫未恢復正常的重型組的hs-CRP升高最為顯著,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3。
表2 術后第一天3組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的變化
組間兩兩比較:均P<0.01。
表3 術后第五天hs-CRP、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的變化
*組間及**組間兩兩比較:“*P<0.01,**P<0.01”。
3 討論
妊娠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我國發病率高達9.4%,死亡率46.9/10萬,居孕產婦死亡第二位,是導致孕產婦和圍產兒發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原因之一[3],剖宮產術屬于II類手術,是一種創傷性手術,因手術操作、術中出血、陰道細菌的入侵、手術創傷引起機體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存在,故有感染可能。術后的感染一旦發生,輕者延長住院時間,增加患者費用,重者發生子宮切口裂開,繼發出血或敗血癥,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在手術前后對患者炎癥的觀察極為重要。
C反應蛋白是一種肝臟合成的蛋白質,與炎癥反應因子有關。研究表明,hs-CRP是人體最敏感的非特異性炎性反應標志物之一。早有報道指出,單純根據白細胞計數用于診斷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的準確性較低。白細胞計數結果容易受到年齡因素、環境因素、個體差異、生理狀態、免疫狀態及治療藥物的影響。而hs-CRP具有主要調節器的作用,能與廣譜細菌和組織膜結合,提高吞噬細胞活性和運動能力,促進對各種細菌和異物的吞噬,起到修復組織和清除炎癥的作用。在急性感染發生后的6至10小時超敏C反應蛋白可明顯增高,持續時間與病程相仿,病變消退時又迅速下降至正常水平[4]。與傳統的感染性檢測指標比較,hs-CRP的測定更加敏感,結果更加穩定。
近年來國內外已經有大量研究證實,hs-CRP可作為預測未來心腦血管疾病(如急性冠脈綜合征、中風、代謝綜合征等)發生危險性的有效指標,并且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治療、預后中的關鍵作用已經達成共識。通過對剖宮產手術前、手術后第一天及手術后第五天的hs-CRP變化的監測,可以發現在對妊娠高血壓疾病的預防、治療、預后中hs-CRP同樣發揮著重要作用。手術前hs-CRP的升高與妊娠高血壓疾病嚴重程度成正比,術前可有助了解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并積極治療,適時終止妊娠。手術后第一天炎癥反應明顯,3個檢查指標均能反應出病情,但hs-CRP升高更明顯。術后第五天患者病情趨于穩定,如果術后炎癥得到很好控制、體溫及血壓恢復正常,妊娠高血壓疾病患者的hs-CRP下降明顯,與正常患者幾乎處于相同水平,說明預后好。
綜上所述,監測妊娠高血壓疾病剖宮產患者的hs-CRP水平變化比僅檢測白細胞計數及中性粒細胞比率更加準確反映患者的病情,對指導臨床用藥及制定治療方案起到更好的幫助,有助于改善手術后患者的預后。
參考文獻
[1] 孫嫄嫄,吳振蘭,李玉.AECA與CRP在妊娠高血壓疾病發病中的表達及意義[J] .中國實用醫藥,2010,5(2):30.
[2] 樂杰.婦產科學.第7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M] .2008:94.
[3] 夏紅衛,劉先知,趙寧,等.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孕婦血內皮素、一氧化氮、腫瘤壞死因子水平變化及意義[J] . 實用婦產科雜志,2009,25(1):159.
[4] 巫向前.臨床檢驗結果評價[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5:450-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