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兩種不同方案治療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效果。方法:48例納入患者隨機分為2組;觀察組采用依那普利聯合吲達帕胺及二甲雙胍聯合治療,對照組采用美托洛爾、二甲雙胍聯合治療;比較兩組臨床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分別為(5.1±3.6)mmol/L、(8.8±1.5)mmol/L,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1.6%,高于對照組(79.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差異(P﹤0.05)。結論:依那普利、加吲達帕胺及二甲雙胍聯合療法臨床效果較佳,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高血壓;糖尿病;藥物療法
【中圖分類號】
O629.7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27-01
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是臨床上一個特殊的群體,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快,該群體數量日益增加[1]。高血壓、糖尿病同時存在可使患者發生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等的風險顯著增加,因此積極尋求有效的治療方法對于改善患者預后、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本研究對兩種不同方案治療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的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間收治的48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2組,每組各24例。觀察組:男14例,女10例,平均年齡(60.3±7.1)歲;平均高血壓病程(5.6±2.4)年;平均糖尿病病程(7.0±3.8)年。對照組:男13例,女11例,平均年齡(62.5±5.9)歲;平均高血壓病程(4.8±2.1)年;平均糖尿病病程(6.3±3.4)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參照高血壓、糖尿病臨床診斷標準確診者。排除標準:未按計劃完成治療者。
1.3 治療方法
1.3.1 觀察組: 采用依那普利、加吲達帕胺及二甲雙胍聯合治療:給予口服依那普利(羅欣制藥公司產)10 mg/次,bid;加吲達帕胺(泰康制藥公司產)2.5 mg/次,qd;二甲雙胍(齊魯制藥公司產)0.25 g/次,tid,連用4周。
1.3.2 對照組: 采用美托洛爾、二甲雙胍聯合治療:給予口服美托洛爾片(黃河藥業公司產)25 mg/次,bid;二甲雙胍0.25 g/次,tid,連用4周。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①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情況;②臨床療效:參照衛生部頒布的《心血管系統藥物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降壓、降血糖效果評定標準分為顯效、有效、無效3級。
1.5 統計學方法: 使用SPSS18.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后收縮壓、舒張壓、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比較(X±s)
與對照組比較,﹡P﹤0.05
2.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與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文獻報道約有56%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合并有高血壓,其發生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則是正常人群的4~5倍。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狀態可使動脈發生硬化性改變,并對腎臟造成損害,合并高血壓后進一步加重血管硬化程度,增加腎臟血流阻力、導致腎小球硬化等,危害患者生命健康[2]。美托洛爾、二甲雙胍聯合療法是常用的治療方法,其中美托洛爾為受體阻滯劑類藥物,降血壓效果顯著;二甲雙胍則是最常用的降血糖藥物之一,具有不良反應少等特點。近年來有研究指出該法雖具有一定的降血壓、降血糖作用,但臨床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美托洛爾具有加重患者胰島素抵抗、引起脂質代謝紊亂等不良反應,進而影響二甲雙胍的降血糖作用[3]。依那普利、加吲達帕胺及二甲雙胍聯合療法則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新方法,有研究報道其可取得較佳的控制血壓、血糖效果。依那普利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類藥物,具有降壓效果穩定、持久的特點,同時其對患者血脂、血糖代謝無不利影響,可增強二甲雙胍的降血糖效果;聯合應用小劑量利尿劑加吲達帕胺可進一步提高降血壓的效果[4]。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時血糖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則明顯高于對照組,表明依那普利、加吲達帕胺及二甲雙胍聯合療法治療高血壓病合并糖尿病臨床效果優于美托洛爾、二甲雙胍聯合療法,與其它研究結果一致[5]。趙亞麗等的研究認為依那普利可使患者對胰島素敏感性增加,與小劑量利尿劑、二甲雙胍聯合應用可取得理想的降血壓、降血糖效果。
綜上所述,本研究認為依那普利聯合吲達帕胺及二甲雙胍聯合療法臨床效果較佳,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張任君.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治療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2013,8(35): 135-137.
[2] 陳瑜. 高血壓合并2型糖尿病臨床治療效果觀察[J]. 中國中醫藥咨訊,2012,4(5): 281.
[3] 祝吉方.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治療方案[J]. 吉林醫學,2011,32(26): 5452-5453.
[4] 吳暉. 糖尿病合并高血壓的臨床治療[J]. 中國傷殘醫學,2013,4(10): 208-209.
[5] 趙亞麗. 高血壓合并糖尿病臨床治療探討[J]. 醫藥前沿,2013,13(20):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