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常情況下,消化內科患者在住院期間,如果功能性消化不良,進餐后容易出現惡心、上腹痛、上腹脹氣等癥狀。針對這種情況,文章將以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在明確臨床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借助臨床研究流程,分析進餐后對患者影響的表現,進而總結出相關的臨床診斷經驗。
關鍵詞:消化不良;消化內科;住院患者;進餐
【中圖分類號】
R45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30-02
1 臨床研究方法
為了更加深刻掌握消化內科住院患者在進餐后的臨床狀態,采用了上消化道內鏡檢查方法,在胃體內取活檢,通過對甲苯粉紫染色的觀察,確定患者是否受到螺旋桿菌感染,而在直觀方面,則在臨床檢查時,由患者表達進餐后的胃部感受,以及結合患者的體重變化等,判斷進餐對消化內科住院患者的影響狀況。具體的研究方法分為六個部分:一是臨床研究準備工作,患者在接受胃功能檢查前的12小時內空腹禁食,并保證休息時間至少為20分鐘,如果患者為月經周期內的女性,則需要在月經干凈后的兩周內檢查,這樣就能夠避免體內激素影響胃排空;
二是進行胃排空閃爍攝影檢查;三是接受臨床試驗的患者按照以下標準進食,包括煎蛋60g、非油炸面95g、花生油10g、沖泡100℃熱水500ml,保證患者攝入總熱量為500Kcal,然后進行胃排空檢查;四是分析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與進餐的關系,期間需要借助視覺評分量表,觀察患者在進餐后不同時間段的癥狀強度變化情況,分別對患者各種消化不良癥狀進行評分,譬如惡心、上腹痛、上腹脹氣等;五是結合相關的觀察指標,在胃排空檢查后的7天內,完成近端胃功能的檢查工作,并提出臨床診斷的經驗總結;六是消化內科住院患者的營養評價,借助NRS2002作為篩查工具,完成營養風險評定工作。
2 臨床研究流程
2.1 進餐后各時間點的患者反應: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在進餐之后,各時間點患者的反應如下:240分鐘內,飽脹不適、腹脹等癥狀明顯,并沒有出現回落趨勢;上腹痛和噯氣癥狀,在進餐前變化不明顯,直至進餐30分鐘后,癥狀強度明顯增大,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檢查結束,才恢復到進餐前的水平;惡心和燒灼感在進餐前后全部時間點,都沒有存在明顯的變化。通過觀察,可確定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消化內科住院患者,表現出最多的反應是腹脹、飽脹不適、噯氣,其他癥狀的表現均不明顯,而且各時間點的癥狀強度均有差異性。
2.2 進餐對患者生理機制影響:
進餐后患者消化不良癥狀是否加重,即進餐對患者生理機制是否存在影響,需要對沒有參與進餐臨床診斷的患者進行比對分析,其中包括不同年齡、不同性別患者的對比。通過觀察,發現年齡越大的患者,不良癥狀的波動規律最為明顯,尤其是腹脹、飽脹不適的癥狀,而上腹部燒灼感和惡心癥狀表現最低,由此可確定進餐對消化內科住院患者的影響分析,需要考慮年齡的因素。
3 臨床研究經驗總結
3.1 評定工具選擇:
該工具由丹麥腸外腸內營養協會開發,在歐洲醫學界已得以廣泛普及,屬于較為客觀的營養評價工具,在診斷調查中,消化內科患者基本適用于這種篩查工具,并結合問診和其他簡便測量方式,可高效地完成營養風險評定工作,而且患者無須支付醫療費用和無創,因此支持率比較高,為消化內科住院患者的進餐影響分析,提供有利的診斷條件,由此可認為消化內科患者營養風險臨床診斷,適合以NRS2002作為篩查工具,可進一步推廣和應用。
3.2 結合年齡因素分析:
通過臨床診斷發現,消化內科患者在進餐后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癥狀,表現程度的高低與年齡因素息息相關,并且其他類型內科患者的消化狀況臨床資料,比對發現消化內科患者的癥狀現象最為明顯,同時證實有大部分的消化內科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情況嚴重,從側面要求及時改善這些患者的消化功能。筆者認為年齡越大的消化內科患者,在手術之前有必要進行充分的營養支持,這也是國內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時需要重點兼顧的內容,即重視老年住院患者的營養問題。在對老年內科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情況臨床診斷期間,我還整理了巴西有關4000名消化內科住院患者的調查資料,其中顯示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年齡越大時,更容易誘發癌癥、感染等其他疾病。除此之外,消化內科患者以BMI作為營養不良的評價指標,以血清白蛋白值作為輔助參考,但這種指標所定義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明顯低于NRS2002測得的標準值,說明對消化內科住院患者進餐影響的診斷,不能僅用單一的人體測量指標。
3.3 實施營養支持:
在臨床觀察進餐對消化內科住院患者影響的同時,對于存在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應該針對性實施科學合理的營養支持,為避免營養支持濫用和營養支持不合理,筆者一方面協調了患者腸內營養和腸外營養的使用率,另一方面采用了靜脈營養技術,即從靜脈為消化內科患者提供PN臨床支持,但對于存在導管感染、血氣胸、靜脈炎等癥狀的患者,則為其腸胃道提供代謝需要的各種營養物質,促進腸胃功能恢復,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傊瘍瓤婆R床營養支持旨在進一步改善患者的臨床結構,在避免患者支付不必要醫療費用的前提下,由醫師、營養師、藥師和護理人員等,共同致力于患者的營養支持工作,同時控制營養支持時其他并發癥的發生。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餐對消化內科住院患者影響的臨床研究,需要采用合適的研究方法和借助合理的研究工具,并分別了解進餐后各時間點的患者反應和進餐對患者生理機制影響,以此總結出包括評定工具選擇、結合年齡因素分析、實施營養支持等臨床研究經驗總結。文章通過研究,基本明確了進餐對消化內科住院患者影響狀況,但鑒于臨床診斷的復雜性和多變性,因此還需要繼續深入臨床診斷工作,以期總結出更為合理的研究經驗。
參考文獻
[1] 宿麗新.功能性消化不良臨床診治分析[J].工企醫刊,2014,(1):598-599.
[2] 郭冬.消化內科患者惡心嘔吐原因的臨床分析[J].中國衛生產業,2014,(6):150.
[3] 張悅,張遵城,董萍等.核素胃排空檢查在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中的臨床應用[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14,(5):674-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