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并分析采用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療效。方法:將我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36例腹外疝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采用傳統治療;試驗組: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結果;經治療后,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于對照組,且1年復發率為5.5%(1/18),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對比兩組患者出現的術后并發癥,試驗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臨床療效顯著,且安全可靠,復發機率小,應廣泛推廣。
關鍵詞:無張力疝修補術;腹外疝;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
R656.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33-01
腹外疝(abdominalexternal hernia),是腹腔內的臟器或組織及腹膜壁層經腹壁的薄弱點或孔隙想體表突出所形成的疝,其發病有兩個重要因素,分別為腹腔內的壓力升高和腹壁強度減小[1]。引發以上兩個重要因素的原因較多,因此,選擇怎樣的治療措施減少腹腔內的壓力及增加腹壁強度成為治療腹外疝的關鍵問題。在臨床治療上,傳統腹外疝的治療方法療效欠佳,并發癥較多,且具有較高的復發率[2]。隨著醫學水平的日新月異,臨床逐漸應用無張力疝修補術取代傳統療法。因此,本研究旨在驗證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療效,療效顯著,以下是詳細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臨床資料:此次研究和治療的36例腹外疝患者,均為我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間確診收治的。其中男性為33例,女性為3例;患者年齡在20~68歲之間,平均年齡42.3±5.5歲;腹外疝部位:腹股溝直疝16例,腹股溝斜疝15例,股疝5例。隨機分成2組,即對照組和試驗組各18例,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腹外疝部位等資料,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傳統腹外疝修補術。先對患者予以麻醉,后切斷疝囊頸部,為了使其與周圍組織分離而行高位結扎,固定縫合腹橫腱膜弓和斜肌下緣,最后縫合患者的皮下組織及表層皮膚。
試驗組: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患者于術前8h內未飲食,將患者置于平臥位時實施麻醉,將疝囊填充物置于患者的疝環中,固定好疝囊周圍組織及填充物,防止填充物發生脫出;將補片置于患者的腹股溝部位并用絲線縫合,最后依據患者的腹部組織結構依次縫合。
1.3 觀測指標記錄每位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觀測患者術后有無并發癥,并發癥包括血尿、尿潴留、切口感染等,隨訪患者一年內復發率情況。
1.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7.0軟件對所有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和分析,分別對比兩組的觀測指標,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經治療后,經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的試驗組患者的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于對照組,且1年復發率為5.5%(1/18),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見表1)。通過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試驗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作為臨床腹部外科常見疾病之一的腹外疝,其中以腹股溝疝較為多見,其余為切口疝和臍疝等。以男性為好發人群,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其臨床治療措施較多,其中藥物治療可改善患者的臨床癥狀,但其療效欠佳。手術治療中的傳統腹外疝修補術亦有以下缺點:術后麻醉消退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較大且恢復時間延長;易產生較多的術后并發癥,或伴有手術失敗的危險性[3];具有較高的復發率,較大程度上限制了臨床療效。因此,傳統療法并不是腹外疝患者的首選治療措施。
表1 比較兩組的觀測指標
表2 比較兩組的術后并發癥
注:與對照組*P<0.05。
隨著醫學水平的日新月異,腹外疝的治療方法與技術也隨著增強,而臨床以無張力疝修補術為主要措施,目前,此種修補術已成為治療腹外疝的主力軍。它以腹股溝解剖為基礎,通過人工材料進行填充,加強腹股溝管的后壁,增加腹壁強度。此修補過程完全符合機體的勝利情況,可將正常解剖層次給予完全對合,而且這種對合是無張力的,不會對組織產生干擾[4];此外,它的手術時間較短,有分離少等優點,因此,它所產生的疼痛感明顯小于傳統術式,而且患者術后恢復較快,具有較低的復發率及并發癥發生率。
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的試驗組的患者手術時間、術后疼痛時間及術后住院時間明顯縮短于對照組,且1年復發率為5.5%(1/18),低于對照組的38.9%(7/18),差異顯著(P<0.05)。對比兩組術后并發癥的發生情況,試驗組明顯少于對照組,僅有2例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其中1例為尿血,另1例為切口感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無張力疝治療可以減少術后并發癥及復發情況的發生,提高臨床療效,減輕患者的痛苦。因此,臨床應重視對經鼻腸梗阻導管安置術治療的進一步探究,期望將其臨床總有效率上升的一個新的水平。
綜上所述,腹外疝患者行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療效顯著,復發率低,并發癥少,術后疼痛較輕,相對于傳統腹外疝修補術具有明顯優勢,值得臨床適用。
參考文獻
[1] 閆立凱.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265例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1,32(27):5678.
[2] 於國平.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的臨床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3):124.
[3] 鄧安鴻.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83例臨床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3,8(29):37-38.
[4] 李紅梅.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外疝38例臨床分析[J].醫藥前沿,2012,02(4):153-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