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中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方法: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來自我院接受治療的中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4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內固定手術治療或非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采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治療后,觀察分析和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結果:治療后,患者的癥狀均有所改善,觀察組患者手術時間和出血量均高于對照組(P>0.05),但是觀察組住院時間和并發癥發生率優于對照組,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5.00%,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0%,兩組相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中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療效好,并發癥發生率低,住院時間也有所縮短,值得臨床推廣和運用。
關鍵詞:全髖關節置換術;股骨頸骨折;傳統內固定
【中圖分類號】
R27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39-01
股骨頸骨折是在骨科中常見的一種骨折,因為中老年人骨質疏松,所以常發生于中老年人群,隨著中老年人群增加,發病率逐年上升,且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1],以前常用的治療方法是傳統內固定手術或非手術治療,但是,住院時間比較長,且并發癥發生率較高,容易給患者帶來不良的后果;現在全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推廣,成為治療中老年股骨頸骨折一種積極有效地方法,為了確保此種方法的有效性和臨床效果,筆者近年來對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中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做了研究,取得了滿意的效果,現將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來自我院接受治療的中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40例,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2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有8例,女性患者有12例,最小年齡58歲,最大年齡79歲,平均年齡65±1.9歲,骨折時間最短為2天,最長為9個月,平均骨折時間6±1.2個月,左股骨頸骨折12例,右股骨頸骨折8例;觀察組男性患者有9例,女性患者有11例,最小年齡58歲,最大年齡80歲,平均年齡66±1.2歲,骨折時間最短為3天,最長為10個月,平均骨折時間6±1.3個月,左股骨頸骨折13例,右股骨頸骨折7例,未有心、肺、肝、腎等功能嚴重損壞患者,兩組患者在性別比例、年齡、骨折時間、骨折部位以及其他一般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在手術前進行常規檢查,影像學檢查,明確骨折的具體情況。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內固定手術:1.小切口經股骨頸空心拉力螺釘固定或動力髖螺釘固定;2.切開復位直視下經股骨頸螺釘固定并帶血管骨塊移植;3.牽引復位,防旋鞋固定,持續下肢牽引。觀察組患者采用全髖關節置換術。兩組患者手術治療后,均接受抗感染治療3天,指導適當功能鍛煉。
1.3 觀察指標:
兩組患者治療后,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
1.4 療效評判標準:
(1)顯效:患者經過手術和抗感染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傷口無感染,能夠正常行走;(2)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所好轉,傷口有部分感染,行動方面稍有些遲緩;(3)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未消失,傷口嚴重感染,不能下地行走。(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
1.5 統計學處理:
根據統計學處理方法,對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2檢驗,計數資料采用t檢驗,用均數加減標準差(x±s)和百分率(%)表示,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見表1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兩組患者經過手術和抗感染治療后,癥狀均有所好轉,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00%,對照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為65.00%,觀察組患者無一人感染,兩組相比較,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以及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注:出血量、手術時間P>0.05,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比較
注:P<0.05
3 討論
股骨頸骨折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見的一種骨折,與骨質疏松導致的骨質量下降有關,當遭受輕微扭轉暴力則可發生骨折。又因股骨頸解剖位置的特殊性,股骨頸骨折易導致旋股內外側動脈損傷致使股骨頭缺血性壞死[2]。雖然傳統內固定手術操作時間短,出血量少,費用低,能達到骨折復位,固定的作用,但是效果不佳,愈合率極低,總治療時間比較長,并發癥也比較多,患者的出院后生活質量差[3],給患者帶來了麻煩。然而全髖關節置換術可以徹底治療骨折不能愈合和骨組織壞死等并發癥問題,且住院的時間大大縮短,避免了因患者長久臥床而引起的墜積性肺炎、褥瘡以及泌尿系統結石和感染等其他并發癥,避免了因并發癥而引起的第二次手術[4],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但全髖關節置換術出血量較多,手術時間較長,有可能出現機械性失敗和感染,所以需要醫護人員技術熟練,極大可能避免機械性損傷。筆者研究表明,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中老年股骨頸骨折效果顯著,并發癥發生率低,值得臨床運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1] 朱雪峰.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中老年股骨頸骨折21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1(27):31-32.
[2] 張英澤.下肢骨、關節損傷 外科學第8版
[3] 魏艷霞,王芳梅,李海永.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28):504-505.
[4] 田家心,劉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可行性探討[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28):117-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