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肝硬化患者凝血四項指標的變化,并探討其臨床意義。方法:利用CA1500血凝儀,測定80例肝硬化患者及60例健康體檢者的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FIB)水平。結果: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四項指標與對照組比較,PT、APTT、TT均明顯延長,FIB明顯下降,兩者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凝血四項指標可客觀準確的的評價肝硬化的凝血功能狀況,作為肝硬化病情診斷及病程進展的一個重要指標,有助于診治肝硬化合并出血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及療效觀察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關鍵詞:肝硬化;凝血四項
【中圖分類號】
R322.4+7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3763(2014)06-0149-01
肝臟是許多凝血因子,蛋白質合成的主要場所,是機體代謝的重要臟器,也是纖維蛋白溶解酶合成的場所。當肝臟發生病變時,特別是發生肝硬化時,可引起嚴重的凝血因子合成減少和消耗及蛋白質合成代謝異常,臨床上最常見的并發癥是出血[1]。本文通過對80例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時間(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凝血酶時間(TT)、纖維蛋白(FIB)檢測及分析其變化,以探討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及臨床意義,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肝硬化患者80例,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齡32歲~78歲,平均年齡56.8歲,均為我院2011年2月至2013年12月門診及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符合2000年修訂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2];正常對照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齡34歲~69歲,平均年齡53.5歲,均為我院門診健康體檢人員。
1.2 儀器、試劑及方法:儀器采用CA1500全自動血凝儀;試劑采用上海太陽血凝試劑。嚴格按儀器及試劑說明書操作。
1.3 標本采集與處理:實驗前肝硬化患者與對照組成員均未應用抗凝劑及溶栓藥物,空腹平靜狀態下抽取靜脈血1.8 ml,用109 mmol/L枸櫞酸鈉抗凝劑0.2 ml抗凝,充分混勻,以3 000 r/min離心15 min,分離血漿,嚴格按照操作規程測定PT、APTT、TT、FIB,所有檢測均在2 h內完成。
1.4 統計學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2 結果
肝硬化患者與對照組比較PT、APTT、TT均延長,FIB明顯降低,差異有顯著性(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提示肝硬化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礙,結果見表1。
表1 肝硬化患者與正常對照組血漿凝血四項指標的結果
注:與正常對照組比較*P<0.05;
3 討論
肝臟是機體代謝的重要器官,是多種凝血因子合成的重要場所,除VIII因子外,幾乎所有的凝血因子均在肝細胞合成,當肝細胞受損時,合成凝血因子的作用減少,引起凝血功能障礙,肝硬化致肝功能不全時,蛋白質合成明顯降低,維生素K嚴重缺乏,使維生素K依賴凝血因子的前體不能變成有活性的凝血因子,肝素酶合成減少,肝素滅活能力下降,血漿中肝素和類肝素抗凝物質增多等因素[3,4]。導致肝硬化患者體液處于低凝狀態[5]。引起PT、APTT、TT延長,FIB下降,本文統計顯示,80例肝硬化患者PT、APTT、TT明顯延長及FIB水平降低與之相符(P<0.05),提示凝血功能下降,可能與多種凝血因子缺乏、抗凝物質較多有關。 機體的凝血過程就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參與的復雜酶促反應,以凝血酶生成為中心,最終形成 FIB。肝硬化患者的凝血功能障礙與肝硬化損害程度成正比,隨著肝功能損害程度的加重其凝血障礙愈明顯。
PT、APTT分別反應外源性和內源性凝血因子的水平,在肝硬化時,晚期比早期延長,PT的變化是隨肝損害的嚴重度呈遞增趨勢,PT的延長與出血正相關,說明PT是反應肝細胞損害嚴重程度的特異與靈敏指標。作為過篩試驗,而TT能直接反應血漿中肝素和類肝素抗凝物質,與肝功能損害程度成正相關,是病情預后的敏感性指標[6]。FIB是肝臟合成的一種糖蛋白,在凝血過程中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當肝硬化后期患者常易發生自發性出血及出血難以凝固等現象。因此FIB是凝血功能障礙較敏感的指標。
綜上所述,凝血四項檢測從多方面反應凝血功能狀況,可作為肝硬化患者病情診斷及病情進程的一個重要指標,有助于診治肝硬化合并出血,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許俊堂,從玉隆.抗栓與溶栓藥物的血液學監察[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1,24(1):5355.
[2]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華肝臟病雜志,2000,8(6):324329.
[3] 馬慶海,楊文東.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和凝血功能變化與肝功能分級的探討[J].江西醫學檢,2005,23(5):477.
[4] Polack B,Vigier J P.Stability of prothrimbin time and the impact of container material[J].Clin LabHaematol,2000,22(1):58.
[5] 吳家明.肝實質損害患者凝血、抗凝和纖溶指標檢測及其臨床意義[J].臨床檢驗雜志,2004,22(6):463.
[6] 楊會霞,王長友.肝硬化患者PT、APTT、FIB、PLT檢測分析[J].中原醫刊,2003,30(9):4849.